知识库 > 年轻一辈人还劝酒吗?

年轻一辈人还劝酒吗?

问题补充:每次和506070的长辈门吃饭,都免不了要被劝酒,而身为80后的我却属实不能喝,每次遇到劝酒的都想方设法推脱,但劝酒的情况还是有增无减。私下里和同龄人讨论喝酒的问题时,都表示应该随意不强求,也会表达出对劝酒行为的反感甚至痛斥,而那些长辈们却在酒席上推杯换盏,乐此不疲。请问大家,随着年龄的增长,8090逐渐成为酒席上的主导者,在各地,尤其是农村,劝酒的情况和从前有变化吗? 还有,为什么有些人(主要是老一辈的),那么喜欢酒席的氛围,甚至以将别人喝趴下为荣,而大家都主动过被迫的配合着,以伤害身体为代价,换取酒席上的和睦?

999人浏览
石塘网
相关栏目: 知识库
最新回答 2023-05-04 03:29:12
共有15条回答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喝酒,喝的是一种气氛。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喝酒不一定要劝,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如猜拳,猜火柴棒,翻扑克等来分出胜负,决定谁来唱酒的。所以,每到中午或者晚上,小饭店,甚至家庭里,都会传来猜拳声:

一心敬

二进宫

三桃园

四枚敬

五魁首

六六顺

翘七梅

八大仙

缺一个

全来到

那喊声,铺天盖地的,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得到。当然,谁家里喝酒,全村人都会知道的。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喝酒的频率越来越多了。而喝酒致人死亡的事也是常有发生。亲戚朋友反目成仇,要求赔偿的案件也层出不穷。过去说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劝酒方式已经不再,随之而来的是少喝酒,多吃菜,不讲气氛讲安全的喝闷酒现象。

现在请客,大都分为两部分。喝酒的一桌,不喝酒的一桌。就是喝酒的人凑在一起,也不像过去那样劝酒了。人们在转圈的时候,也不是一同干了,而更多用得词是:我喝了,你随意。

不劝酒,确实让人感到了好处:喝醉的少了;因酒误事的少了,喝酒出事故的少了。让人觉得最最温馨的是,喝酒文明了,不大喊大叫,影响邻居休息了,

大道至简正知正觉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是文明古国,在待人接物上讲究礼节。在喝酒方面也是有劝酒的习俗,特别是北方在朋友聚会或者其他应酬上都有劝酒的习惯,山东有主陪三杯(口)付陪两杯(口)边陪一口一杯,现在看来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但表达出地主(主人)诚意。

但目前年轻人对劝酒的不良习惯已经逐渐在改变,我是60年代的人已经经历了各种劝酒,年轻的时候也各种醉酒,含酒驾[捂脸],现在看来真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甚至是一种恶习。年轻人我感觉现在习惯特别好,不但不劝酒而且自己基本不喝酒。这与社会进步有关系,希望能保持下去。

谢谢

文雅金星

不需要劝酒、喝多易害病伤身惹事非,奉劝喝酒人、喝好就行、不多饮、多易醉。

真语清风

作为七零后对于酒有一些感受,自年轻时滴酒不沾,到如今对酒的眷恋,其中包涵了从助兴到寄情,自繁华到寂寞,酒对本心的意义逐渐改变。人到中年,高兴了要喝酒,酒就是与亲于友的热情表现。难过了想喝酒,一醉愁更切,一醉万事回,以无为对无奈,悲凉至酣。

说到劝酒,要看心情,想那春风得意的人,呼应满座,劝一劝酒,也是心意所发,即便施醉他人,也多为常发之事。

若平凡坎坷人,自知身份地位的卑微,一般少受人敬,所以也不可以敬人,以防制心,可少生事端,但若遇平生知己必醉无疑。

说劝年轻人的酒,是个人的兴趣,一般不需要,不论辈份大小,酒分量吃,但知自己喝大的难受,何苦强加于人,不论语言巧妙,拒绝也在情理之中。如今人们出行较多,喝酒严重危害人身安全,所以,年轻人要少近乡邻酒局,以免推辞不下,致以祸患加身,后悔莫及。

自信图们9O2

年轻人是不怎么劝酒了,但是等年轻人老了就不好说了,就像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最终还得看有没有被“泡透”



我本逍遥一散仙

其实中国的酒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一般座次,敬酒先后都有一定的讲究,目前很多地方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多讲究,除了我国山东地区。

而劝酒本身也是一种礼仪方式,里面包含着诸多传统内容,包含对长着、上司、朋友等之间的敬意。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酒文化很多也变着法从传统文化向恶俗方向发展,很多喝酒场合好像目的就是把别人灌倒来图高兴,这就完全成了低级趣味了。

朋友之间随意适量饮酒其实不错,互相分享彼此的心境,更有助于友谊的增深,还是一种排解心中苦闷等的方式,而现在很多劝酒方式也完全失去了喝酒的初衷。

直到今天,喝酒已经不像老一辈那样了,大家都适可而止,其实都明白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何必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呢。

HM的语音邮箱

做人做事适度就好,不要因为情绪的宣泄而去做不符合别人意愿的事,所以我不会劝酒。

装配式建筑驿站

喝酒随意,不可劝酒。

神王有点甜

现在的年轻一辈当然也免不了劝酒,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就经常跟同学一起喝酒,那时候就会互相敬酒,当然也会说一些一起发的话。等到大学毕业,在工作中跟同事们一起喝酒,也免不了敬酒,劝酒,因为你要跟领导喝酒,要敬酒跟同事喝酒,就要互相吹捧,吹着吹着就又劝了。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太难了,加油

人凰天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的品种多不胜数,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白酒了。酒文化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代人吟诗作对,饮食烹饪,消遣娱乐,养生保健等等都离不开酒。

中国饮酒有固定的敬酒顺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先开始,然后才到客人。到了现在酒被当做一种交际的工具,家庭聚会要喝酒。同事聚餐要喝酒,外出应酬要喝酒,逢年过节要喝酒。

在聚会上面对一些没品故意找茬前来劝酒的人你如果不喝的话还会被扣上了不给面子不尊重看不起他的大帽子,没有人会体谅你身体不舒服不能喝酒之类的理由。

现在社会发生了很多因为酒后致死的事件,所以法律法规也制定了相关严格的规定:

1、一起喝酒的同桌是否要承担责任,要看同桌人对死者是否有劝酒的行为。

2、一般来说,有以下情况劝酒者会被判定有过错:强迫性劝酒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在明知对方醉酒的情况下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回家和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3、以上过错行为与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4、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它合理费用。

5、具体的赔偿项目和金额的计算标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里面有详细的介绍。

喝酒是为了助兴,是为了抒发情绪,是为了缓解疲劳和缓解压力,不要去勉强别人喝酒。

小羽说房

劝,我就有很多次亲身经历,每次和朋友出去玩,明明自己已经个不下去了,但是他们还非要最后一杯最后一杯的往下灌我。很难!!!

白茶与风灬

劝酒这种事情和年龄没关系。

用户过去吃夠了苦的人

谁敢?出事了没有劝都要赔钱,人们该怎么办?

上海女子生活纪

一般都不劝了,也许是技术领域工作的人,没有太多应酬,有也是随意,现在大家都知道过量喝酒有害健康,都不做劝酒这样的事了。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吧,也许我们还可以成为好朋友。

雷猛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习俗都改变了很多。 年纪大些的长辈已经已养身为主。所以作为后辈们,我们一定要改掉以前不好的习俗,迎接新的未来!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