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为“汉高祖”。
公元8年,汉外戚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长安,史称新莽。汉至此灭亡。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后裔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国号仍为“汉”定都洛阳。
这样就有了两个汉朝,为方便区分,后世史学界就按都城位置,长安在西,刘邦所建称“西汉”,洛阳在东,刘秀所建称“东汉”。
至于刘秀为何延用“汉”为国号,是因为他是西汉皇族,自认是光复汉室,不是另建新朝。刘秀既为光武帝,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

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这两个朝代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应该如何区分这两个朝代。
首先,西汉是由汉高祖刘邦建立,东汉是建武帝刘秀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了最大的竞争对手项后,天下已经没有谁再能和他抗衡。2月28日刘邦正式称帝,因为他分封时被封为汉王,所以他的国也叫做汉。后世人将他所建立的汉朝称作前汉,也叫西汉,他被称为汉高祖。
公元25年,刘邦的一个叫刘秀的后代,打败了更始政权,于河北称帝。史称建武帝,他所建立的汉朝被后世称为后汉,也叫东汉。
其次,虽然两个朝代都叫汉朝,但他们中间还隔着一个朝代和四个政权。
刘邦所建立的汉朝在经历了10任皇帝之后,第11任皇帝刘婴被后戚王莽强迫禅位。王莽于公元8年称帝,并将国号改为新,我国历史上又多了一个朝代:新朝。西汉王朝也正式宣布灭亡。
王莽建立新朝之后,不得民心,加上那几年天灾又多,致使天下大乱。民间许多想有一番作为的人都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举兵造反,打算推翻王莽。
刘秀就是其中一人,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作为汉室宗亲,刘秀和他的哥哥刘縯不忍看着汉朝就此覆灭,于他们所居住的南阳郡起兵。
三年后,历尽艰辛的刘秀在河北称帝,建立汉朝。
此时,中国境内除了刘秀所建立的占据河北的汉朝外,还有占据河南的更始政权,占据陇右(今甘肃)的隗嚣政权以及成都的公孙述,四个政权各占一方,形成割据形势。
更始政权就是刘秀和他的大哥刘縯起兵时,曾联合的绿林军。后来出于政治利益,更始政权的皇帝刘玄杀了刘秀的大哥刘縯。刘秀百般隐忍才得以留下一条性命,依靠自己的能力在河北闯出了一片天地,这才建立了汉朝。
隗嚣本是更始政权下封的一名将军,驻守在陇右(今甘肃)一带。更始政权覆灭后,他利用地形的优势,一直盘踞在陇右一带,给刘秀造成了不少的困扰。
公孙述则是王莽篡汉时,所封的蜀郡太守。和隗嚣一样,王莽政权覆灭后,他坚守四川,并与刘秀同一年称帝,国号大成。
隗嚣和公孙的述的政权在东汉建国之初,给刘秀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尤其是公孙述,他在四川盘据近12年,使东汉统一全国用了12年的时间。
因为隗嚣政权和公孙述的政权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一些历史研究者也叫这一些时期叫做小三国。
最后,这两个朝代为什么叫东汉和西汉,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定都的位置不同。
刘邦建立汉朝后,将都城定在长安(今西安)。刘秀建立汉朝后,则选择定都在洛阳。因为洛阳在长安的东面,所以后世的人们将刘秀所建立的汉朝称为东汉。将刘邦所建立的汉朝称作西汉。
只要知道了以上的三点,相信就可以很好地区分东汉和西汉了。
刘秀为什么一定要沿用“汉”这个称号呢?
自古以来,每一个统治者都非常在乎百姓的看法,但凡造反或者起义都会给自己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比如秦朝末期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时,为了让事态逼真,他们就先将一段写着“陈胜王”的帛书,塞进了鱼肚子。当人们发现这块帛书后,就相信陈胜是上天指定的拯救天下的人选了。
王莽所建立的新朝,在当时许多人的心中就认为是篡来的,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因此,当时天下有许多人是不服气的。正所谓民心思汉, 刘秀本来就是汉景帝刘启的后代,所以他起义时的口号就是光复汉室。既顺应了民心,又给了自己一个正当的理由。
大这好,这里是沉香学历史。欢迎关注,每天带你涨知识!

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涌现过很多朝代,几乎每出现一个新的朝代,便会改朝号。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朝代的更迭以成对的形式出现。比如“东汉”和“西汉”,“北宋”和“南宋”,“西晋”和“东晋,”唐朝后期有“南唐”,明朝后期有“南明”。
这些惯有方位词的朝代,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却反映出地域变迁的特征。
楚汉之争后,刘邦建立汉朝。公元8年,王莽篡位改称新朝。十几年以后汉朝皇族远亲刘秀推翻王莽政权,统一全国。
刘秀不认为自己建了一个新朝代,而是光复了汉朝。
由于当时的帝都长安在战乱中遭到破坏,刘秀迁都洛阳。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洛阳位于长安的东边,所以历史上将刘秀建立的朝代称为“东汉”,之前刘邦建立的汉朝成为“西汉”。
同样的,对于南宋和北宋的叫法,也是由于当时皇权落寞,北宋末年,金兵攻破宋都汴梁城,宋徽宗、宋钦宗被俘。
宋徽宗的儿子赵构在应天府即位,而后迁都于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汴梁位于淮河以北,临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于地域的考量。人们将之前的宋朝称为北宋,赵构即位以后的朝代称为南宋。
东西汉,南北宋的叫法主要是根据帝都的方位来确定,而它背后反映的就是各种纷繁复杂的权力争夺,以及一代王朝的兴盛与衰亡。

首先刘秀在众将的拥戴下称帝,封更始帝刘玄为淮南王,后来定都洛阳。后人为了与刘邦建立的西汉相区别,称其为后汉,又因为定都的洛阳在原来首都长安东面,所以又叫他东汉。
至于刘秀为和沿用汉这个国号。原因是刘秀本人是汉皇族的后裔。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刘启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人。所以沿用了汉这个国号很正常的事情。

在我国,汉朝有两个时期,西汉和东汉。
西汉是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政,改国号为新,自立为帝西汉灭亡;东汉建于公元25年,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改国号为魏,自立为帝东汉灭亡。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建立东汉并开创了光武中兴。那么光武帝为何沿用国号“汉“呢?
《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国号指的行使国家主权的政权名字,是代表一个国家法定统治政权的官方名称。在现代,《国号》与该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通常称谓或名字是不同的概念。中国古代的国号就是朝代名称。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即确立国号。
‖汉朝影响力大,有强大的号召力
使用前朝封号非但不是自贬身份,而是自抬身价。 按中国的传统的天命论,天子是君权天授。秦始皇让李斯在传国玉玺上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前朝得天下是上天的旨意,这是不能违背的。承认前朝的正统不是尊重前朝,而是尊重上天。前朝失德,受到上天的惩罚,于是把天下交到我的手里,这也是天命。 维护前朝的正统地位,就是维护君权天授,就是维护我自己现在的地位,汉朝统治了百余年,影响力深远,号召力大,沿用汉国号意义非凡,
‖宣扬正统,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地位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是正宗的汉室后裔,新朝末年,各地反抗王莽的斗争愈演愈烈,刘秀与兄长刘演在反抗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刘秀破王寻,王邑于昆阳,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让他名扬天下,而后他征王郎,平河北,后来以河北为根据地,经过十余年的征战,最终一统天下,中兴汉室。沿用国号汉既体现了自己的合法性地位,也宣扬了自己的正统。
总而言之:光武帝刘秀沿用国号“汉”,既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地位,也是为了宣扬正统性,更好的有利于统治。

时间上是前汉和后汉,地理上是东汉和西汉。
西汉=前汉 后汉=东汉
刘秀为啥沿用汉朝,因为他当初就是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帜啊,刘邦是他祖宗,汉以孝治天下,为表孝道他继续沿用祖宗的国号。
但这不代表东汉不是一个新朝代。
东西两汉就是两个朝代,哪怕它国号一样也是两个朝代。
区分朝代不以姓氏和国号,是以治统和道统。
无论是治统还是道统,都是两个朝代。
治统上西汉的确灭亡,新朝已经上台。
道统上,西汉是土德,水德。
东汉是火德
道统就是五德之说
关于道统的问题说来话长也语尽不详。这个涉及历法,古代看有没有朝代变动还要看历法的,建寅,建丑,历法不同,朝代不同。
东西汉是两个朝代,他们就算大宗看起来不变,但是昭穆早就改了。
昭穆都不一样,怎么可能一个朝代。
东汉有皇帝敢给刘秀迁庙?小心被骂死。
天子七庙,三穆三昭。这是祭祀的规矩。刘秀绝对是三穆里面的一个,这不能改的。
《礼记·王制》 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西汉皇帝祭祀的肯定是高祖,文景武宣这几个,东汉肯定换了。这个会迁庙的,但是东汉不会有人敢迁刘秀的庙。除非想找死。
- 下一篇:小学生校内被老师驾车碾压身亡,肇事司机已被警方带走
- 上一篇:习武的人长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