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陵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面积只有3000平方公里。铜陵虽然小,为什么还要设一个地级市呢?
我们看看成为地级市的条件:
1,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5万人以上,市政府驻地从事非农业的人口达20万人以上;
从2018年铜陵人口构成比例上来看,铜陵的城镇化变是56%,这个比例还是很不错的,很显然,铜陵是满足第一条件的;
2,工农业总产值在3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比在80%以上;
铜陵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22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712亿元,三大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4.1:58.2:37.7,工业产值比例不到60%。
3,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
达标。
4,第三产业发达,超过第一产业产值,且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5%以上;
看第2条,此条达标!
5,地方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且已成为某区域内的中心城市;
此条达标;
根据以上地级市的规则,我们可以看到,铜陵除第2条不符外,其他都是达标的;
以上只是成为地级市所具有的标准条件,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地级市都是按照以上规则才成为地级市的,最具代表性应该就是海南三沙市和厦门市了!
三沙市是海南省的一个地级市,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年轻的地级市,陆地面积只有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3000人。
如果按以上地级市标准来看,我想三沙市要想成为地级市,那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了,但实际上,三沙市成为地级市已经有7年了,那么三沙市为什么会成为地级市呢?我想大家都知道原因,那就是因为三沙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国家战略需要所决定的!
再来说说厦门,厦门面积也不大,陆地面积1700平方公里,当初只所以成为副省级城市(行政级别比省会福州还高一级),也是由厦门的地理位置及国家战略需要的原因所成立的。
如果单论面积来算的话,在安徽省内,淮北市的面积只有2700平方公里,比铜陵的3000平方公里还小,放眼全国,比铜陵面积小的地级市也大有人大,刚才说了厦门(1700平方公里)和三沙(陆地面积20平方公里),还有湖北的鄂州(1500平方公里)、珠海(1711平方公里)等等城市,铜陵市与以上这些城市相比,面积其实算很大的了!
再说回铜陵,铜陵是在1956年就已经成为省辖市(铜官山市)了,至今也也有6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只是因为铜陵面积小,就不需要设地级市,那放眼中国,势必会引起全国行政区划的大调整,这可以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了,而且也不可能实现!
存在即是合理,铜陵做为一个地级市来说,面积虽然小,人口虽然少,但铜陵能成为地级市,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我是感悟社会人生,喜欢就给个关注吧!

一个地区被赋予什么样的行政单位,不是依据面积的大小进行划分的。
比如说我国有众多经济特区,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有3.54万平方公里,而面积最小的经济特区厦门,陆地面积仅1699.39平方公里,只是海南面积的零头。
铜陵市总面积3008平方千米,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在地级市中属于面积较小的那一类,安徽省内面积较小的还有淮南和淮北两个城市。
很多类似面积较小的城市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资源型城市,这类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根据资源开采与城市形成的先后顺序,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先城后矿式”,即在资源开发之前已有城市存在,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如大同、邯郸等。
另一种为“先矿后城式”,即城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如大庆、金昌、攀枝花、克拉玛依等。铜陵就属于这一类城市。
铜陵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
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

撤市设县级铜陵市,规芜湖市管辖!同意点赞!

提问者知道纽约 东京 香港 厦门,深圳,还有澳门有多大嘛?枞阳没有划给铜陵时人均GDP全省第一,全国名列前茅,现在还是名列第四。

因为铜陵有色是厅级单位 所以地方政府必须是平级的 就是地市级 安徽马鞍山 淮南 淮北都是这样的地级市 如果不是83年马鞍山管了当涂 14年加了和县 含山 就是一个大镇的面积

铜陵的工业比较发达,财政收入也高,农业不行,如果铜陵和池州合并,即解决了面积小,人口不足的问题,又能利用铜陵的工业带动池州的发展,中心城区设在铜陵,池州老城作为副城。

铜陵从三线变五线,去年发展的不错

建议池州和铜陵合并,成立九华山市

是不是地级市无所谓,问题是几十年前还不如铜陵的芜湖,人家现在甩铜陵几条街了!

安徽目前有着十六个地级市,这十几个地级市发展的方向也都是有所不同的。不过要说人均GDP最高的城市,还是当属皖南这座有着铜都之称的铜陵市。
说来铜陵以铜闻名,GDP虽高,但是面积却是全省最小的。为什么土地面积小其GDP反而更高呢?这主要是因为铜陵都是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很少,不太拖人均GDP的后腿。
作为对比,六安市的面积是全省最大的,但是人均GDP却不高,其中霍邱县有着160万的人口,GDP才120多亿,这样一平均,六安的人均GDP自然是高不了。不过现在铜陵划入了一个枞阳县,人均GDP以大不如前。
但是有问题是,铜陵虽然人均GDP高,但是奈何城市面积太小,发展的潜力基本上是一眼望穿。因此有人提议,应该把芜湖、马鞍山和铜陵这3个城市合并了。合并之后大力发展沿江的城市,然后变成安徽版的苏州。
一旦在皖南再打造一个大型的城市带,那么未来人口的流出相对来说也会少很多。最重要的是,如果安徽的皖南打造出一个大的城市,那么这个城市将和南京、合肥形成一个掎角之势。这样对于整个长三角地带的城市辐射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至于有人说为什么铜陵这么小的面价还能成为地级市,再说几个城市你就知道了,比如淮南、淮北、马鞍山,都是煤矿、铁矿城市,因此也都是地级市。而铜陵面积虽小,早年的铜矿产业却是不妨多让的,这就是赶上了历史的进程啊。

新加坡哪么小还是国家呢。

铜陵特别行政区,铜陵户口每家发1000万安家费。

安徽像淮北,淮南,铜陵都应该取消地级市,应变成县级市,地方太小了

历史地位!人均GDP全省第一!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宜居城市!全国双拥摸到城市!等等!太多了!其过的的荣誉称号全省没有第二个可以媲美!

一当合肥地铁一号线通往枞阳沿江一带。铜陵划为区,是合肥副中心区域。比如杭州到临平,下沙的距离是一样的,这样合肥人民星期六日可以来江边吹风游玩。
这步越早开发越有利。

以前还是特区呢~~~~

之前在望江有点小业务,也走过不少城市,望江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人口与铜陵没有合并前差不多,他们城市人口就10万人不到,经济确实没铜陵好,其实一个地方发展和当地理念有很大关系。芜马铜人思想与江浙人思想落后5到10年,安徽其他地方思想落后芜马铜3到5年,我说的是事实,勿喷!当然【霸都】除外啰!!

你说的不全对,铜陵市这么小为什么要设地级,是因为铜陵有色在,铜陵有色行政级别是地级单位,为了便于管理和领导就自然成了地级市,因为政府大地方半级,所以说有色一把手兼市委副书记。

设立地级铜陵市,有挤压安庆生存空间,牵制安庆发展,与安庆争夺资源,防止安庆坐大的作用。

真的没有必要。

说到安徽省大家可能对它的印象不是特别的深刻,安徽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所有的省份当中只能说是中下等的水平,境内发展最好的城市就是省会合肥了,还是全省之力倾向发展起来的城市,不过好在是现如今合肥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正轨了,发展速度很快。
在安徽省内有这样的一座城市让人感到非常的好奇,好奇之处在于这座城市的面积在安徽境内是倒数的,但是经济实力却可以排在前列,比省内面积第一的六安市经济实力都强大,这座城市就是铜陵市,安徽省境内的一座面积很小的地级市,在省内除了合肥以及芜湖之外,没有哪个城市敢说经济上比铜陵强大的,就连马鞍山也不敢这么说,它俩的经济实力差不多的。
那么铜陵为何这下小的面积却有着这么强大的经济实力呢?其实从它的名字上大家也应该可以了解到一点的,铜陵市的境内的矿场资源丰富,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铜陵的工业发展在安徽省内的确是非常的优秀的。另外虽然铜陵的面积小,但是铜陵的地理位置的优势还是比较的明显,位于长江下游,长江水道经过这里,还与池州、安庆、芜湖都相连的,是安徽南北交通的要道。
地区的经济发展光有资源只是一个前提,交通状况得跟上才可以进一步的发展,好在是铜陵境内交通条件还是非常的不错,首先水运方便,铜陵港是对外籍轮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境内长江黄金水道流经铜陵143.9千米,然后公路交通方面宁铜铁路、京台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现在还有许多条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中,是皖中南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
铜陵因为面积下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出要被别的城市合并的消息,早年在民间就传闻说铜陵会被安庆或者芜湖给合并了,不过发展至今铜陵不但发展越来越好相反的,还将安庆市的枞阳县给吞并过来了,这样以来铜陵的面积就不是全省倒数第一了,淮北的面积成为省内倒数第一了。

把铜陵划归芜湖

这样人均就高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