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宁波城的历史上有什么姓黄的名人?

宁波城的历史上有什么姓黄的名人?

宁波城的历史上有什么姓黄的名人?

1033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 知识库
最新回答 2022-08-07 14:55:24
共有5条回答
大唐都护

如果题主要找的是宁波里上的的名人的话,还真有很多,还是特别的有名。只是姓黄的就有点少了。

下面是我找到的,如果有不全面或者不对的请补充与指出错误。

东林七君子-黄尊素

初名则灿,后改尊素,字真长,号白安,余姚通德乡黄竹浦(今浙江省余姚市梁辉镇)人。

与汪文言并称为当时“东林党的两大智利囊”,最后忤魏忠贤意,被其弄死。

浙东三黄:黄宗羲、黄宗炎、黄宗会。

黄宗羲

姓黄的当中就他最出名了。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

他是明末清初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瞬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强烈的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这对之后的反专制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侍反录》、《孟子师说》等,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

黄宗炎

字晦木,一字立溪,学者称鹧鸪先生。黄尊素次子,黄宗羲弟。

其学术与黄宗羲等,代表作有《六书会通》、《周易象辞》

黄宗会

字泽望,号缩斋,又号藤龛,学者称石田先生。东林七君子黄尊素的第三子,兄长是黄宗羲、黄宗炎。

他的主要作品有《缩斋文集》、《缩斋日记》、《学御录》、《成惟识论注》、《四明游录》等。今人校有《缩斋诗文集》。

黄珣

明朝榜眼,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卒后赠太子少卿。黄珣历事三朝,有清谨之名,嘉靖皇帝诏准,追谥文僖。

黄珣为官平易厚重,为文也像他的为人一般。

著有《纷纷论稿》、《惕斋稿》、《东山文集》、《素庵诗集》等。

红尘如梦142084275

鄞东南即今首南街道姜山及下应云龙之地一部,也分布着黄姓人家。井亭村边上有一庙,祀着黄姓前人吧!或应称有名!

南门岭的柿子树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历史悠久,有七千年前灿烂的河姆渡文化,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影响深远的人物,像蒋介石、屠呦呦……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姓黄的历史人物

黄震(公元1213——1280年),字东发,号文浩,慈溪人;宝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任吴县尉;咸淳三年(1267年)任史馆检阅,不久因看到度宗无视国事糜烂而享乐,便忧国忧民地上了《戊辰轮对》,直指内政的四大弊:民贫、兵弱、财匮、士大夫无耻;接着又劝说皇帝停建宫内道场……惹怒度宗,后果严重,黄震被连降三级,贬到广德郡任通判去了;到广德后,黄震并没有怨言,办事十分认真,他看到当地的老百姓常常杀耕牛为祭品来祈祷神灵保佑并因此发生打斗,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村民的团结,便被他坚决取消了;后来又指责郡守的不法行为,被告到奸相贾似道那里,又一次被免职!

公元1271年,黄震任抚州知州;正遇到抚州闹饥荒,百姓无米可炊,富人乘机哄抬米价,发灾难钱,抚州城内一片惶惶……这时黄震还没有到达府衙就在驿馆里紧急处理公务,张贴告示“闭粜者籍,强籴者斩”,把米价打压下来;并亲自煮粥济灾,奖励有功人员,稳定了局面!

公元1275年,宁波一带的盐民因不堪官吏的盘剥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动;黄震临危受命调任浙东常平茶盐去处理乱局;到任后深入调查,知道事起于官逼民反,便向朝廷如实反映,并安抚盐民,如数发放所欠的盐款,革除盐场弊政,平息了这场动乱!

南宋灭亡后,黄震隐居在泽山,讲学著书,创立“东发学派”,不久病逝于故里!


福蕴堂主

黄珣,成化七年(1471)考中浙江乡试第一名。正德二年,进本部尚书。正德九年卒。赠太子少卿。嘉靖初年,追谥文僖。

黄宗羲,明清思想家、史学家。

西瓜虫211609650

黄胖,全宁波都知道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