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汞核弹,早年在地摊小报上称为“红水银”,传得神乎其神。
按照传闻所述,一点点红汞,加上一点钚239,就能轻松制造出逾2000吨的核弹,而它的大小才台球那么大。

更有些传闻表示,红汞是一种不需要制造钚和铀就能制造核武器的物质,直接用红汞就能制造小尺寸的热核武器,连大型设备都不要。
多么邪恶的物质,一下子就拉低了核武器的门槛,让它们变得比吃饭喝水还稀松平常。
而“罪恶之源”指向哪里呢?当然是前苏联。

反正死人又不会还嘴,所以苏联这个灭亡的国家真是太厉害了,什么心灵控制、地心爆弹、地震武器、人猿杂交、西伯利亚僵尸……简直令人麻木,这都能输给美国我想不通哇。
没错,主流观点并不认为存在“红汞”这种东西,一切都是坊间传说。
然而,也有一些人,比如美国物理学家、曼哈顿项目的参与者塞缪尔·科恩(Samuel Cohen),声称这是真的。

阿拉伯网站上的红汞,你信现在就可以买
根据传说,红汞是一种樱桃红或深栗色、紫红色的,重而粘稠的液体状物质。
通常按照传统的观点,氢弹爆炸是通过原子弹的链式反应,引发氘化锂6的聚变反应,形成毁天灭地的大爆炸。
然而,所谓的“红汞”却能跨过这一步,它可以直接用化学手段引发氢同位素的热核反应,而无需铀238或钚239这些原子弹元素参与。如此,氢弹将变得极为简单,也能被缩得非常之小。
因为没有铀、钚等放射性物质,与氢同位素反应的又极为纯粹,因此“红汞核弹”也不会有强烈的核辐射,将核武器的后遗症也治好了。
而且,传说中的“红汞”被认为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炸药,具有战术核武器的威力。
多年前的《分裂细胞4:双重间谍》中就有关于“红色水银”的描述,恐怖分子要拿它炸掉纽约,这应该也是许多人第一次了解还有红汞这种东西。

网上找了下,关于红汞的故事挺多的,看得老夫笑得差点蔽过去。
有个故事名为“恐怖与红汞噩梦”,文章煞有介事地认为“伊拉克拥有2兆吨级的红汞聚变炸弹”,由经过辐照和压缩的汞锑氧化物触发,这种装置使核当量加倍,重量却减轻了百倍。因为使用重氢代替铀或钚来进行爆炸反应,它可以揣进兜里带到美国,不会被传感器监测到。
“情报显示”伊拉克一支特种部队消失了,连带消失的还有1吨红汞,天哪,太可怕了!只需要一茶匙的红色水银就能杀死五大湖中的所有生物。

好吧,海珊大叔如果真有这种东西,还能让美国洗衣粉给欺负了?
还有更搞笑的,说“恐怖大王”奥萨马·本·拉登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中过一个骗局,有人曾向他兜售“红水银”,结果没有下文了,也不知道拉登有没有电诈成功。
但事儿还没完,2014年,ISIS又翻出了当年的联系人,试图去购买红水银,这事儿再次没了下文,呵,送上门求拐。

联合国倒是报道过类似的事情,2012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活动的卢旺达激进组织“解放卢旺达民主力量”,曾试图出售铀、镭和红汞,他们还把兜售信息发到了网上。结果全是些不靠谱的欺诈信息,牛粪里加点料就敢称黄饼的那种,联合国索性也就懒得管了。
有条比较惊悚诡谲的说法,居然将红汞与传说中能将万物凋零的“纳粹钟”联系到了一起。

所谓的“纳粹钟”(Die Glocke)亦为二战的不靠谱黑料,传言此物乃是希特勒秘密开发的终极武器,高2米7宽约5米,由一种神秘的“Xerum 525”物质当动力,可以飞,想在哪儿出现就在哪儿出现,但只要出现,周围的生物就会死一片,还会形成奇异的结晶。
好事者认为,“纳粹钟”的“Xerum 525”燃料就是红汞,它应该是一种汞-钍化合物,再扯就丝毫不靠谱了,什么以太操纵、引力波操纵、时空操纵都出来了。纳粹有这实力还要靠冯布劳恩造火箭?还不如信美国人上月球。

爱德华说这个我熟
嗯,科学侧的差不多了,还有魔法侧的,有人认为“红汞”的制作又不难,只是现代人太笨,把老祖宗的东西都搞失传了,“红汞”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贤者之石”,呃…咳咳。
实际上,“红汞”确实在现实世界引发过恐慌,2017年,美国亚特兰大市几条道路突然被封闭,因为有个人跑到了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室,声称自己身上有红汞。

于是,美国国土安全部、警方、拆弹小队、消防队员,以及危险品紧急处理小组(HAZMAT)被召集到现场进行调查。
几个专家觉得自己被官僚们玩了,因为根本不可能存在“红汞”,但瞧着大伙儿一本正经鼻头冒汗的德行,现场的遗留物质还是被送去做了检验。
不出所料,那只是一坨硫化汞罢了。其携带者也很快招供,他是从“非洲某地”得到这坨玩意儿的。

好吧,也许拉登当年也许真的上过这种当,硫化汞生活中到处都是,我国道士们拿来炼丹的朱砂、辰砂,刻印章的鸡血石,都是硫化汞。这能炸我信你个鬼!
更无语的是,亚特兰大当时发生了一起桥梁坍塌事件,结果被好事者硬是定义为“红汞炸的”并流传至今。
拜托!真要是描述中的红汞,亚特兰大早上火星了。

“中子弹之父”塞缪尔·科恩曾长期宣称,红汞是一种强大类似裂变爆炸物的化学物质。据称,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足以直接压缩次级聚变材料,而不需要热核武器中的初级裂变装置。他声称,他了解到苏联科学家完善了红汞的使用,并用它生产了许多垒球大小的纯聚变炸弹,重量只有4.5公斤,他声称这些炸弹是大量制造的。
他接着说,这一点不广为人知的原因是,由于这种武器会对核扩散产生可怕的影响,美国权力结构中的一些因素正在故意对其“保密”。由于红汞炸弹不需要裂变材料,鉴于目前的军备控制方法,似乎不可能防止其广泛扩散。他们没有试图这么做,只是声称它不存在,同时私下承认它的存在。科恩还声称,鲍里斯·叶利钦总统掌权时,他秘密授权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红汞,有时还会向易受骗的买家提供假红汞。
科恩的主张似乎很难得到科学支持。裂变初级释放的能量比常规炸药释放的能量多几千倍,红汞的方法将比要求的小几个数量级。此外,裂变技术材料是那些不会爆炸的材料,所以很难理解它们的能量是如何被用来产生压缩的。
此外,似乎没有独立的证据证明科恩对红汞的说法。传闻负责制作这些材料的实验室已经公开驳回了这些说法。
据科恩介绍,美国资深核武器设计师弗兰克·巴纳比博士对俄罗斯科学家进行了秘密采访,他们告诉他,红汞是通过将汞锑氧化物溶解在汞中,加热并照射所得汞合金,然后通过蒸发去除元素汞而产生的。据报道是通过将物质放入核反应堆进行的。
如前所述,“红汞”一词的来源之一是1993年俄罗斯《真理报》,该报声称红汞是“一种用于生产高精度常规和核弹爆炸物、“隐形”表面和自动导向弹头的超导材料”。对大多数人来说,任何具有这种高度不同性质的物质都是可疑的,但在大多数人否认了整个故事之后,这个故事仍然有很大吸引力。

红汞核弹目前看来还只是西方媒体杜撰出的莫须有的武器,并没有找到任何实际存在的证据。在2013年由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电影《赤焰战场2》(其实英文名就是RED红色2)中,红汞核弹被描述为一种体积小到到能够装进手提箱,但是威力却足以毁灭一座城市的微型核弹。更有传闻称这种核弹是苏联在冷战时期专门研制的战术型核武器,目的就是用于袭击西方人口密集的城市。但是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了三十年,至今却仍然发现任何关于这种另类武器存在的迹象。
红汞核弹的核心就是红汞,这种物质是通过将普通的水银(汞)和氧化汞锑混合,然后将其存放进核反应堆中接受高强度辐射照射20天,在此过程中红汞大量吸收并在体内积存核辐射,最后得到成品红汞密度极大(20.2克/立方厘米),超过了铀元素(19.1克/立方米)。超高的密度加持超量的核辐射,可以使红汞在特定条件下瞬间释放出大量的中子,以此促使核材料的裂变反应。那么利用红汞的这一特征就能制造出核武器了吗?(想象中红汞的样子)
应该说这是毫无道理的!如果利用红汞制造原子弹之类的核裂变武器,那么必须确保红汞能发生持续性的链式核裂变反应,而红汞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如果是将其作为裂变弹中的中子源,理论上可以通过大量释放中子而减少核材料的临界质量。但是红汞本身的性质就极其不稳定,如何将其安装在核弹中的?怎么保证它在特定时间内释放中子?难不成再给它附加一套独立的反应装置?所以说利用红汞来制造核裂变武器基本上属于无稽之谈!(核裂变基本原理)
既然制造不了裂变弹,那么能不能用来打造氢弹?那就更没可能了,氢弹的原理是基于轻原子核进行融合而产生聚变反应释放大量能量,而要使轻原子弹发生融合,必要的条件就是制造出超高温高压,使原子核活性增加,赋予其动能,最后相互碰撞发生热核反应。所以氢弹一般使用原子弹作为扳机,原子弹先爆炸,产生高温高压环境,最后氘化锂-6内部发生热核聚变反应,氢弹爆炸。红汞既不能制造出高温高压的热核反应环境,内部也没有可供核聚变的轻原子核,所以用来制造氢弹的想法也GG了。(想象中以红汞为扳机的氢弹)
那么红汞在武器领域就一无是处了吗?其实也不是,红汞是自带大量的辐射的危险品,而且制造起来相对简单,成本比较便宜,不像传统的核材料那样稀有,因此可以随便放开了用。如果真拿来制造武器,其实只需要将一定量的红汞加入常规炸弹中就能制造出“脏弹”,这种脏弹内部的红汞在随着爆炸威力四散开后,会对所有沾染地区产生持续性的严重辐射,所有生物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样丧尽天良的武器有人敢用吗?我想除了恐怖分子,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在常规炸弹中加入这样的高辐射物质!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费尽心机,结果只是制造这样的脏弹,直接扔核弹不好吗?
(传说中的红汞包装)
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所谓的红汞核弹,其实不过是西方居心叵测的人制造出的谣言,目的就是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来歪曲事实,制造出对苏联的恐慌和仇视,之所以选择红汞抹黑,是因为红色就是苏联帝国的象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西方媒体制造的负面舆论无所不用其极,用心险恶,必须提高警惕!(西方杜撰出的红汞部队)

——理论上看,如果红泵核弹真实存在的话,它确实具有非常强大的军事和战略作用,因为它也是核武器的一种。
核武器的出现,毫无疑问是改变了世界战争的格局,毕竟它所拥有的杀伤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本身同样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就算是最简单的核武器体量也是非常大的,这则说明若光有核武器,而没有远程投送能力的话,依旧是无法形成核威慑。

因此,世界各大军事强国一直都在谋求推动自己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发展,当然也有一些国家“另辟蹊径”,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核武器的“缩小化”领域。
如果可以完成核武器的小型化,甚至是制造出一些仅有手提箱、行李箱那么小的核武器,所能产生的作用一样不可估量。打个比方,恐怖组织拿着一个手提箱大小(不易被发现)的核武器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引爆,肯定会导致整个美国都陷入混乱。

所以小型化的核武器,其本身同样是不容小觑的武器。而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研发机构都在核武器小型化方面投入了不少的精力,而最后的成果便是红泵核弹——其作为一种小型核武器,是通过核聚变的方式推动大量爆炸的热核武器。
它使用锑氧化泵作为中子源,而相对于普通的原子弹或者是氢弹,中子源的体积要小得多,并且其在核聚变的过程中是没有临界质量限制的,所以使得整个核弹不仅体积非常小,重量也比较轻。通过日常的监测手段,基本不可能检测得到。

英国方面的情报机构曾经公布过消息:苏联早在1986年就研发出来了红泵核弹这样的核武器,它的体积仅有一个棒球的大小,但是爆炸起来当量却可以达到万吨左右,这能轻易摧毁一个城市的数个街区。
毫无疑问,如果在战场上有某个国家把这样的武器投射到对手地面作战部队上空的话,绝对可以起到显著的军事效果,而且还不至于造成太严重的核污染。
因此红泵核弹这种核武器的军事价值和战略意义都是存在的,这是所有人都必须肯定的事情。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红泵核弹这种核武器必须是真的存在,而非虚拟的。

而我们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红泵核弹核武器大概率没有被真的制造出来,毕竟现在只有媒体口头上的一些空谈,丝毫拿不出一丁点证据——当年英国人的报道,并没有列举证据;而美国人的情报组织也只是怀疑某些恐怖组织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从苏联的科研机构那里获得了这种手提箱似的核武器。
其实如果手提箱核弹真的被制造出来的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早就大范围宣传了,不可能一直瞒着。而现在也有比较明确的证据能够说明,核武器的小型化尝试一直只是在进行,而且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进展。

比如美国在成功地制造出原子弹后,在1959年的12月16日,成功研发出了第一枚小型化的核武器M388核炮弹。该炮弹的全长只有780毫米,最粗处的直径为280毫米左右,并且该武器在1962年5月14日就被美国的精锐作战部队101空降师,用在了军事演习之中。
但是其实M388核炮弹,对于美军来说只是一个失败的产品——因为在实验的过程中,美军的观测人员发现,这种核炮弹使用的是无后坐力炮的激发方式,很难准确地命中目标。也就是说,核炮弹的误差范围非常大,在实际作战的过程中,很难起到美军想要的战术效果。

但由于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还是在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前线部署了数千枚M388核炮弹,而这些核炮弹更多的是为了在爆发战争的时候刻意制造出核污染,最终起到阻止苏联装甲部队进攻的作用,反正就连美国自己也没有想过让这些核炮弹对苏联的装甲部队进行军事打击。
1971年,M388核炮弹被美国陆军全面撤回,之后美国也再次进行过核武器微型化研究,但是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获得技术上的突破。
——美国的核武器研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算顶尖的,就连它都尚且无法在核武器小型化方面获得成功,以当时苏联的技术实力想要超过美国的可能性并不大。

毕竟虽然美、苏同是冷战时期的两大霸主,但从整体的军事实力和科技研发力量上来看,苏联和美国还是存在一些差距的。甚至在冷战结束后,美俄在核武器研发方面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当然,我们并不排除在未来会有新的小型化核武器出现,不过为了世界和平与国际秩序稳定,还是希望这样的武器不要被研发出来。
虽然现在的国际社会仍旧存在一些利益纠葛,但是在大国都有核武器,并且每个核大国都有完善的战略投送能力的情况下,国际秩序还是能得到基本保障的,这也已经形成了一种战略平衡。
而如果小型化核武器出现,势必会打破这个平衡,尤其是这些技术若是被恐怖组织或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掌握,在未来或许会给世界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

只是污染比个别种类的核弹厉害,别说红汞核弹,就是一架满载燃油的波音747都能把一栋大楼摧毁,造成上千人的死亡,所以坏的东西在坏的人手里,肯定会后患无穷,作为一个国家,谁随便用那东西,就算用它灭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土地也不能居住了,又有什么用,只不过是一种战略威慑而已。

感谢邀请。
红汞核弹是一种人们猜想中的小型化的战术核聚变武器,体积很小,重量很轻,爆炸当量在万吨TNT左右的红汞核弹,其体积可能只有一个棒球大小。因为其便于携带,不易被检测发现,可谓杀伤力巨大,隐蔽性极强,威力惊人。虽然这种核弹极为厉害,一量大批量生产将给全人类带来重大威胁,但它目前仅仅属于人们推测中的概念性核武器,因此不需要过份担心。
红汞核弹据传最初由苏联于冷战期间研制,这是一种小型化的战术核聚变武器,它用锑氧化汞作为中子源来引爆氢弹。相对一般使用原子弹作为中子源的氢弹体积大大减少,且热核聚变没有临界质量的限制,使整个核弹体积变得很小,重量很轻。一般小型的红汞核弹可能只有一个棒球大小,但爆炸当量可达万吨TNT,能轻易地被恐怕分子运到某些重点军事经济区域,在不知不觉中将一个甚至多个街区的成千上万人杀死、杀伤。
红汞核弹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小型化、便携化和隐蔽性,利于恐怖分子将其运往目标地点,发动突然袭击,从而给目标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心理压迫 。美国一直怀疑恐怖分子手中持有这种所谓的手提箱核弹。
由于美国军方加快了钻地核弹的研制和开发,未来战争有可能从陆地引伸到地下,据传,其他一些国家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有的也启动了钻地核弹的研制。“红汞核弹”因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也非常适合应用在钻地核弹方面。但据传这种恐怖的核武器离实战还需要极长一段时间,一直到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也没有任何国家或组织公开宣称拥有此种核武器。因此该种核武器是否真实存在,仍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人类科技进步,未来谁也不敢保证这种核武器不会被研制出来。因此,出于人类和平和安全的考虑,善良的人们仍需提高警惕,不能掉以轻心。

红汞是小说和科幻片拿来欺骗知识量偏低民众智商的物质!

红汞核弹是一种小型化的战术核武器,是一种利用锑氧化汞作为中子源的核聚变武器,其体积比普通氢弹使用原子弹的中子源要小得多,而热核聚变又不受临界质量的限制,因此整个核弹体积很小,重量很轻。普通的小规模的红水银核弹可能只有一个棒球那么大,但其爆炸当量可以达到万吨,而且可以轻易杀死几个街区的数千人。
电影里的红汞核弹
据称,这颗核弹最初是由前苏联研制的,美国一直怀疑其为恐怖分子所拥有。随着美国军方加快了钻地核弹的研发,未来战争有可能从地面引伸到地下,中国军方和政府高层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目前正全面启动中国钻地核弹反击系统的研发和威慑,“红汞核弹”在钻地核弹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但距离实际作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正在全面启动中国钻地核弹反击的研制与威慑,而“红汞核弹”是非常适合用于钻地核弹的应用,但离实战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在发现红汞核炸弹的过程中,有一个故事,发生在2014年12月30日,来自江阴香山的村民老王看到一个木板箱,打开一看,里面放着六颗炮弹,还有关于这颗炮弹的信息。根据描述,这枚红汞核弹主要有大小、原料、产地、分子式、纯度等所有信息,还附有中英文对照表,此时,根据了解,这枚核弹是装在一个长45厘米、宽45厘米的盒子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苏联制造”,还有“红汞”,这枚核弹是从1967年8月27日研制出来的,后来,这枚核弹被当地公安局运走了,所以,世界上关于红汞核弹的消息不胜枚举。
核武器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武器,一颗小小的核武器就能把一个城市夷为平地,中国在1964年也试爆了自己的原子弹,成为了一个核国家。核炸弹有许多种,其中原子弹是一种裂变武器,其主要原料是铀或钚,而其他的氢弹是聚变核武器,其主要原料是氢的同位素。红汞核弹是其中最强大的,它以红汞为中子源,其体积比原子弹和氢弹小得多,而且其威力足以与一枚一万吨当量的战术核武器相提并论。
红汞核弹用红汞(氧化汞锑)作为中子源,所以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小。一枚小型的红汞核弹只有一个棒球大小,但当量可达万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公开宣称拥有此种核武器,因此红汞核弹是否真的存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如果把三相弹和冲击波弹,列为第四代核武器的话,那么,红汞核弹将属于“未来代”核武器,足以决胜未来。

不稳定……高科环境下更危险。一个网络编程就会炸……️

这是个史前问答:在上世纪整个九十年代单在中国(含港澳台)以及周边国家“红汞”这玩意儿已经被灵通的代理商和权威军事叔刊媒体炒烂了。

红汞核弹,是最大的科学骗局之一而已,压根没戏的事儿。
为什么这么说呢?核弹,包括走核聚变原理路线的氢弹,其主要聚变材料是氚和氘;和走核裂变原理的原子弹,主要裂变材料是铀235或者钚239。
许多年来,核物理学家们孜孜不倦,力求在核物理领域另外搞出点新发现。然而大厦的基础已经早已铸就,再怎么努力,也是个锦上添花搞装修,新发现很少。各种元素,有放射性的,半衰期是多少,衰变产物是啥,这些早就研究了个底儿掉。
上世纪90年代,街头的地摊小报,军事刊物上,就屡屡提到红汞核弹这个新式武器。按照其说法,这个红汞核弹,可以做到网球那么大,还能起到核爆效果。这样,一个小核弹,能释放出千吨当量。算算真是了不得,扛着几门装有红汞核弹的迫击炮,一个小分队就能把敌方首都给扫了!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红汞核弹的实物依然半个影子也没有。而全世界有核国家这么多,核技术扩散屡禁不止,照理说,某些组织早应该用红汞核弹做出点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了,但是却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报道。说明了什么呢?只能说明,红汞核弹这玩意儿,压根儿就没影,只是某些人的杜撰而已。
所以,为什么有个伪科学的词儿呢?就是说这种情况。
其原理说得天花乱坠一套一套的,但是确实有硬伤,经不起实际检验的。类似的事儿,八十年代还有两件,一个是气功,一个是水变油。这两个事儿,不知道大家还有记得的嘛?大兴安岭闹火灾了,有气功大师千里之外发功灭火。(当然,后来证明是假的,“大师”是个大忽悠)
还有,水变油,也是把原理说得活灵活现。什么只要带点水基燃料,一个脸盆滴几滴搅拌,然后直接倒油箱里,开着一辆蓝鸟,从东北开到海南又开回去之类的报道,当年也是连篇累牍。
那时候我年纪还很小,但是听了这个水变油就觉得不可能。要是水变油真那么灵,还不赶紧把石油公司关门了,把钻井工人都转行了?结果,过了几年,石油越来越缺,水变油的神话被戳灭,黯然偃旗息鼓。
所以说,一样新事物出来,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真的假不了,假的长不了。
红汞核弹的概念也是如此。这个红汞核弹的原理,也是吹得神乎其神。简单概括一下,你要拥有一件红汞核弹,只需要以下几步:
第一,去找点水银,也就是汞,再找点汞锑氧化物。
解释一下,水银很常见,这个锑是啥玩意? 说透了一文不值,锑这玩意常和铅矿共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用处是火柴头。 你只要买一包火柴,火柴头里面肯定有锑这玩意。
第二,把汞锑氧化物放到水银里加以搅拌,液体状态的水银会和汞锑氧化物完美融合,形成汞齐。然后把得到的这堆混合物放到核反应堆里的内部,接受放射线照射。
第三,经过20天的核辐射,把混合物取出,再把液体水银蒸发出来,剩下的就是红汞。
按照杂志上的说法,经过这样秘制的红汞,就有了很强的放射性。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就可以释放出大量中子,促进核裂变,威力如何大云云。
开动我们的大脑,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无数破绽。可见这些地摊杂志上的大科学家是怎么的不靠谱。
要引发核裂变,大家都知道,直接用铀235,钚239不就完事儿了,还需要用到这个红汞嘛?不需要的。
需要用中子源?原有技术本来就很成熟,何必又搞红汞多此一举?
红汞会释放大量中子? 这个,中子弹的原理早已经不是秘密了。你是说,红汞能做成微型中子弹?对不起,没有任何实验数据支持这个假设。
所以,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看不出红汞这玩意有啥特殊的地方。另外,这个红汞的加工过程不像有充足的科学说服力,反而像是另外一种古老的化学,炼丹!
可不是嘛?古人崇尚水银,蕴含着神秘力量,能够长生不老。所以古代的炼丹,就是把水银和其他一些重金属翻来覆去炼而已。红汞核弹这个猜想,从头到尾充满了神秘性,故事性,更像是小说家编出来的段子。
与之类似的,还有那个著名的水银湖的故事。就是说,一个画家到野外采风画画,误入一个神秘湖边,远远望去湖水发出蓝色,然后画家大病一场。醒来后画出了所见,被一个地质学家看到,调查后发现是个水银湖泊。。。
这个故事说得活灵活现的,然而最后被证明,只是个编造出来的故事。现实中是不存在水银湖的。
同理,红汞核弹的故事,也充满了臆造的气氛。从红汞核弹的“概念”提出,到现在几十年了,各大国却始终没有突破红汞核弹的制造大关,做出一星半点的成品。既没有成功的产品,也没有失败的产品。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真正的科学家,根本没有把这个当回事。让坊间众人津津乐道的红汞核弹,也就永远是个民间的口头传说而已。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看这个形态应该是未完成版本的贤者之石。[狗头]

星际迷航有个红物质,能诱变出引力塌缩黑洞,一击爆星

没有的生产什么
- 下一篇:黑糖姜茶怎么做?
- 上一篇:台海问题再升级,台当局批准对大陆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