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综合 > 军官是否选择退役,主要是看哪些方面(主要有一下四点)

军官是否选择退役,主要是看哪些方面(主要有一下四点)

导读: 图片来源:解放军报走,或者不走,是个问题。走了就回不来了,不走可能就错过这班车了,走或者不走,实在是一个很需要认真考虑的


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走,或者不走,是个问题。

走了就回不来了,不走可能就错过这班车了,走或者不走,实在是一个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当前比较流行的关于走与不走的讨论,核心的不外乎这么几点:

一是工资收入问题

军官的收入看起来好像很高,实际上因为各种各样的支出,特别是由于独生子女时代对人员的需求情况下,两地分居、少一个人的支出影响更大,看上去好像有点高的收入,实际上并不高。

二是退役后路问题

军官退役后的安置方式已明确为退休、复员、转业和逐月领取退役金四种,退休其实并不属于严格意见上的后路问题,只是部队的达龄退休时间,似乎比地方公务员还是要早的。复员相当于没有安排,逐月领取退役金相当于低配版的退休,而最受大家关注的转业,却要面临降职降级的问题。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似乎总是要吃亏的,并且是服役时间越长,退役之后吃的亏越大。

三是家庭负担问题

年轻的时候孩子小、老人身体好,正是干事业的大好时候。步入中年之后,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往往身体不太好,孩子进入青春期、家属进入更年期,家庭的压力自然而然就来了。很多人往往就是因为熬不过去这段时间,在上下挤压之下,只能被迫做出离开或者不离开的选择。

四是发展前景的问题

单位的规模、岗位的设置、专业的走向,从中可以决定的后续可能的发展,特别是编制岗位、人员结构等等,基本上可以测算出长期服役的可能性,重点是能不能干到退休的可能性。新政之下,如果能干到退休,其实就是职业化军官的最好选择了,如同以前老人们讲的,这个属于“部队养你一辈子”了。

很多军官会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很大程度就在于,上述这些考虑的因素不仅是个人难以把握的,而且往往是易变的。比如,史无前例的军改前,有几个人会想到,延续了那么多年的军区说没有就没有了,这后面有多少军师团营岗位啊。

其实,上述的四点理由,本不应是选择是否走的主要考虑,因为这四个因素其实都是外因,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内因才是主要的,外因是辅助的,是否走,真正需要考虑的其实是内因,也就是军官自己能把握的东西。

走或者不走,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是能不能得到成长,能不能提高自己,或者更直白地说,自己的价值能不能得到提升。

钱与这个点相比,其实并不是主要的。那么多家长到处找人、到处出钱让孩子去学习,又是培训班,又是补习班的,核心的还不是为了让孩子增长才干,提升孩子的价值。如果价值能提升,所有的付出都等于是投资,都有可能得到回报。如果价值没有得到提升,那么付出就等于是消耗,付出得越多消耗越大,越没有意义。

后路与之个点相比,也是相辅相成的。新政之下的后路,其实是与个人的素质能力紧密相连的。有本事的人,退休之后可以发挥余热,复员之后可以东山再起,逐月之后可以鹰击长空,转业之后也能重头再来,并且是素质越高越好办。

比如,前段时间被炒得很热的宁波接收的301医院的博士医生的问题,该医生本身就在全军最好的医院,工作时间越长,在本系统的影响越大,后面转业的选择就越多。实际上,很多军医院特别是大中型军医院的军医,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后路问题的,他们有的是出路。

家庭的负担与这个点相比,也是可以解决的。每个家庭都会有特别难过的阶段,这个阶段过去了,后面就会好了。关键是这个阶段应该是可以看到的,或者说是可以看到希望的。希望,对于家庭和亲人来说,真的是很重要的。

至于成长进步问题,更不用说了。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受欢迎的。即使本单位没有编制、没有岗位,还可以参加全军的大选调,还可以有很多发挥的机会。

能不能成长,能不能创造和提升价值,是走不走最该考虑的问题。如果相看两相厌,或者只是对耗,不如归去,给各自一个自由。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