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堂吉诃德主义值得不值德提倡?

堂吉诃德主义值得不值德提倡?

堂吉诃德主义值得不值德提倡?

999人浏览
石塘网
相关栏目: 知识库
最新回答 2023-05-04 05:09:10
共有5条回答
追梦qXFd

没必要提倡

觉呈

一,堂吉诃德的思想行为有脱离实际,幼稚可笑的一面,但他毕竟有信念有追求,远高于一些无道德无理想无信念无底线无原则的庸人。

二,倘容时限,让他继续学习,当会有提高和升华,前途可能有希望的。就因为,他爱读书和学习。

结论是,不可完全否定,不可盲目学习。

旅居广西闲叔

唐吉诃德精神,即勇敢无畏低坚守信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人类中总有一部分人这么干,显得迂腐不切实际。我们神话中不是也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虽都未成功,却昭示一种精神。在我看这是不可或缺的高贵品质,不好用世俗得失观看待。

博超简谈

这个问题我觉得要辩证地看,不能简单地说“值得”与“不值得”。

我觉得堂吉诃德的“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志不清,而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疯癫”。都说他疯癫,其实他比任何人都清醒。

堂吉诃德沉迷于“骑士小说”,并试图将骑士小说中的一切在现实生活中重现,于是开始了他的游侠骑士之行。他将风车看成是巨人,将客店看成是城堡,将店门口的两个妓女看成了贵妇人;他与群羊厮杀,放走了苦刑犯,护送女眷的队伍和送葬的行列都被他看成抢劫贵妇的强盗;另外他还臆想出一个意中人,把她当成“世界上最美丽的公主”,情愿去深山隐居修炼,为心上人发疯哭泣,并将她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他效仿骑士小说中的骑士的行为,严格遵守着骑士道的规则。堂吉诃德疯病的症结归根到底是受骑士小说的影响,想献身游侠骑士,济世救人,干一番在他心目中是千古传诵、万世流芳的大事业。他不惜舌敝唇焦,再三申诉光复骑士之道是当务之急。骑士的精神是:绝对的忠诚、慷慨与宽容。骑士以“忠君、护教、行侠、效忠女主人”为人生信条。骑士精神可谓是结合了当时贵族化的气度和基督徒的美德,堂吉诃德就是被这样的骑士精神所吸引,以致他向往骑士的生活和爱情。而骑士制度有别与骑士精神,随着骑士制度的没落,在堂吉诃德那个年代,基本已不复存在。所以堂吉诃德的行为才显得那么的与世俗不相容,因此他才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资和可笑可悲的疯子。

堂吉诃德学识十分广博,他不仅对骑士史了如指掌,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同时还通晓音乐、绘画、行政、占星、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毫不夸张的称之为全才,他对不同的人、事、物都有自己独特深刻的见解,书中的人物也一致认为,只要不涉及骑士道,堂吉诃德的见解还是很高明的。在堂吉诃德看来,人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应受到尊重,这正是当时盛行的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当桑丘上任海岛总督前,堂吉诃德对他的一番告诫十分精彩,也体现了堂吉诃德的睿智和善良。其中说道:“桑丘,用不着忌讳你的低微身世,不要因为自己身在农家就自惭形秽。别人见你对此不羞于启齿,也就不来羞辱你了。体体面面做一个卑微的贤人,那比狂傲的恶棍强多了。出身低贱者登上教廷的尊位和皇室的宝座,大有人在。”还嘱咐桑丘在处理案件的时候,“绝对不能心血来潮任意判决”、“你要秉公执法;穷人的眼泪固然值得同情,可也不能忽略富人的申诉。不要管富人如何送礼许愿、穷人怎么苦苦哀求,你该做的就是查明真相······”,诸如此类赋予哲理的话还有很多很多,除了偏执于骑士精神,堂吉诃德在其他方面都是保持着清醒的。

在小说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堂吉诃德时而表现得疯癫,时而又十分清醒,这是由于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超越他奉行的骑士道,他同情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惩奸除暴,锄强扶弱,他有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谓的精神、对爱情的忠贞、对正义的坚信,他不怕辛苦,即使处处碰壁,却越战越勇。他具有可贵的人文主义精神,可是他面对的现实世界是不需要骑士的,他面对的是脚夫、流氓和无赖,他的那一套骑士规则约束不了其他人,因此他才显得那么愚不可及。

在第二部作品中的公爵和公爵夫人不惜想出各种法子、创造一切条件让堂吉诃德发挥他的骑士才能和精神,表面上十分敬仰这位伟大的骑士,其实不过是为了玩弄这位可怜的骑士,他们以捉弄堂吉诃德和看他发疯为乐。如果说堂吉诃德是疯子,那么他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去捉弄一个“疯子”,那不是比疯子更可笑吗?

在欧洲有关“疯子”的古老风俗认为:一方面他们是能取乐的可笑角色;另一方面,他们满腹全是常人不及的至理名言。我们从堂吉诃德身上看到的情况也是如此。他单纯地以信仰为食,却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因此他成了“最讲道德,最有理性的疯子。”另外,塞万提斯塑造堂吉诃德这个形象,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旧的宗教信仰已经破灭,新的信仰还没建立,塞万提斯既反对封建制度,又缅怀中世纪;既追求进步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又对没落的骑士精神有所留恋。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理想和不如意,使他陷入了信仰危机和价值虚无的苦闷中。堂吉诃德正是塞万提斯按照旧的式样为未来创作的理想的“孩子”。塞万提斯本身就是一个追求高尚、人品超群、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透过一个虚拟的“疯子”之口庄重严肃地说出掷地有声的名言警句,这在当时污秽恶浊的社会氛围烘托下发挥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方面庄谐反差增添了小说的戏谑色彩,另一方面,善恶对比凸显了作者惊世骇俗的良苦用心。

都说堂吉诃德是疯子,但他的话显得比大多数所谓正常人都要清醒。塞万提斯用堂吉诃德的“疯癫”来反衬当时所谓正常人的愚钝,又用堂吉诃德的清醒来衬托他的睿智。因此,隐藏在“疯癫”外衣之下的堂吉诃德,并不是真正的神志不清,至少比当时一些所谓的正常人更加清醒。

所以,堂吉诃德的扬善除恶、锄强扶弱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其他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青年小白BAI

胡适曾说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

如果做什么都要和什么主义挂钩,无疑是在寻找可以逃避责任的借口,因为那是主义的错,我只是跟着而已,我不知道是这样的。根据问题,实实在在的做出自己的选择,一步步向前走,有了可归责的依据,才更有机会向前进。

堂吉诃德,是那个时代面临问题的一个选择,如果生搬硬套,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