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春(1908——1939),字导生,其父辈业商,由保德县城内迁居东关。幼即丧父,靠寡母抚养。小时曾在私塾读书,后转入保德县马家滩两级小学。毕业后,考入太原国民师范,1935年夏,国民师范毕业后,即在太原兰村小学任教,1936年任马家滩两级小学校长。

正文

向春为人质朴诚恳,办事认真负责。一贯好学不倦,博览群书,虽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但尝以“读书不求甚解”而自谦。其见识通达,但不善俯仰,与生人谈似讷于言者,而与知交则上下古今,谈笑风生。幼时字学何绍基,颇得其神,上师范后却很少动用毛笔,其意在多致力于有用实学,不欲以书法分神。其所与交往者,多为好学深思及革命进步同学;在国民师范读书时即关心国家民族前途,拥护我党革命主张。任校长后,即以教育事业为改革社会的基础工作,造就一代新人为职志。首先重视树立良好学风及思想品质教育,强调学以致用,因材施教。亲自诱导学生,喻以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不到一年,他所领导的学校风气为之一振。及至“七·七”事变前后,马家滩两级小学,实际成为本县宣传抗日、发动群众的中心,师生们纷纷奔赴抗日各条战线。

1937年,向春由焦克显、孔繁珠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被调往崞县,任牺盟特派员,其时其地,抗日工作十分艰苦紧张,他置自己双腿顽疮不顾,毅然赴任,积劳过度,延及全身。当时医疗条件差,终致不起,于1939年春逝世于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