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龙胆,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黄花龙胆Gentiana flavo-maculata Hayata的全草。具有利胆退黄之功效。用于黄疸型肝炎。

中文名

黄斑龙胆

龙胆科 Gentianaceae [Cronquist系统]

植物界

龙胆族 Trib. Gentianeae 龙胆亚族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传统系统]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统]

亚纲

菊亚纲 Asteridae [Cronquist系统]

龙胆目 Gentianales [Cronquist系统]

拉丁学名

Gentiana aperta var. aureopunctata

亚科

龙胆亚科 SubFam. Gentianoideae

龙胆属 Gentiana [Hutchinson系统的龙胆科Gentianaceae]

亚属

小龙胆组 Gentiana Sect. Chondrophylla 小龙胆系

开张龙胆 Gentiana aperta

亚种

黄斑龙胆 Gentiana aperta var. aureopunctata

命名者及年代

T. N. Ho et J. H. Li

分布区域

青海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苦,凉。

功效

利胆退黄。

主治

用于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4-10cm。茎密被乳突,从基部起多分枝,枝细瘦,斜升。基生叶大,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7mm,宽3-5mm,先端急尖,具小尖头,基部钝,边缘具乳突或仅基部具乳突,两面具乳突,中脉在下面明显;叶柄连合成长达1mm的筒;茎生叶小,疏离,短于节间,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达8mm,宽约5mm。花多数,单生于小枝顶端;花梗密被乳突,长2-3mm,果时伸长至8mm;花萼钟形,裂片近整齐,钻形,短于萼筒,先端具小尖头,弯缺截形,中脉在背面明显;花冠上部淡黄色,基部淡紫色,喉部具黄色斑点,筒状钟形,裂片卵形,先端钝,全缘,褶卵形,与裂片等长;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丝线状钻形,花药椭圆形;子房狭椭圆形,两端渐狭,子房柄长约4mm,花柱线形,柱头2裂;蒴果外露,倒卵形或卵形,长约6mm,基部渐狭,边缘具翅,果柄粗,长约12mm。种子长圆形或狭长圆形,表面具细网纹。花、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800-3000m的山坡草地。产我国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