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盖鹦鹉昆士兰亚种,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北部。

中文名

蓝盖鹦鹉昆士兰亚种

别名

昆士兰蓝盖鹦鹉

鹦形目

动物界

鸟纲

蓝盖鹦鹉属

蓝盖鹦鹉

拉丁学名

Northiella haematogaster haematorrhous

鹉科

脊索动物门

形态特征

蓝盖鹦鹉昆士兰亚种

鸟体为橄榄棕色;前额、鸟喙和眼睛之间、头顶前端、耳羽、脸颊前方均为浅蓝紫色;耳羽附近带有些黄色的条纹;其馀的头部、背部、背部下方为橄榄灰色;喉咙、胸部上方为橄榄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浅棕色;胸部下方、腹部两侧、尾巴内侧为黄色;腹部和大腿部分为深红色;翅膀弯曲的地方、主要飞行羽覆羽以及附近羽毛、翅膀内侧覆羽为蓝紫色;尾巴上方覆羽和尾巴部分为橄榄色,上方尾羽中间为古铜绿色,尖端深蓝;外侧尾羽深蓝,尖端蓝白;尾巴内侧蓝白色;鸟喙灰白色;虹膜灰棕色。

该亚种和指名亚种相似,但上腹部的红色斑块延伸至尾下覆羽,翼上也有红色斑块。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草原、落叶林、干燥的灌木丛林、林木茂密的开阔干燥地区、沿着河流经过的狭长林区及一些亚热带的农作区、农场。在栖息的树上或食物充足的地方常聚集大批的族群,夜间休息时则是小群栖息在树顶上,通常在树梢间觅食,偶尔也会到玉米田吃农作物,导致农业损失,除了部分地区,它们在当地算是常见的鸟类,平时大多成对活动,有时也会组成小群体行动;平时偏好在树荫下和灌木丛中活动,时常在地面觅食或是在竹篱笆上休憩。主要以草地和灌木种子、地面上的植被、植物嫩芽、浆果、水果、花朵、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

繁殖方式

营巢在低洼地的树洞内,衬以植物碎屑。平均每窝产卵数4-7枚,由雌鸟孵育约22天。雄鸟期间帮助饲养幼鸟和喂食雌鸟。幼鸟一个月后离巢。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北部。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