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肇东,笔名启文,斋号墨逸轩。男,1969年出生于浙江嵊州。参加中国民族促进会、浙江省书协主办一至七届国际书法朝圣节等书坛空前盛会。学术研讨并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有《王羲之书法千古不易》、《说王羲之书法艺术》、《国际书法朝圣节与嵊州旅游业》、《独秀山的书圣文化》等。

中文名

张肇东

性别

出生日期

1969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浙江嵊州

笔名

启文

基本信息

张肇东,1969年出生于浙江嵊州。幼喜书画,承庭家训。

书法作品在中国美院展览

久临汉碑、追摹唐晋、尤慕宋意、涉及元清。后师承京华于曙光先生门下,同时亦受教于王玉池、孙洵两位学长。师教从严,弟子受益匪浅,学业有进,真、草、隶、篆、行、小有心得。02年始主攻隶。草。承古法。融个性自成风格. 近年应邀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之第一、二、三届书圣文化节,出席王羲之书法艺术暨琅琊王氏国际研讨会。亦参加中国民族促进会、浙江省书协主办一至五届国际书法朝圣节等书坛空前盛会。05年10月被《书法报》聘为特约记者、书法评论。逐创办三味书画社及卫夫人研究会.08年被浙江企业文化网聘为顾问并兼编辑部副主任。个人书法展于08年5月在杭州成功展出. 从艺二十馀载,始知艺途艰辛,然唯知其艰,益促奋发,扬鞭自策,以倍勤超越自我。

发表书论

独秀山

的书圣文化

作者:张肇东 发表时间:2010-03-02

当时家族遭遇政治风波,而更在宦海沉浮中大彻大悟的一代书圣王羲之终于在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即53岁)那年三月初九,携全家于其母坟前祭拜、跪告先灵、发誓再不为官,遂称病弃官,随带夫人郗氏,儿操之献之等,遍遂江南半壁江山,择选四面环山如桃花源般的剡中腹地,驻足于幽雅极致的古剡金庭,构筑竹舍篱笆、养鹅植桑,耕田自律,课训子孙,矢志长期隐居,过起真正的田园生活。

古之剡县,即现今之浙江省嵊州市,“剡”字为两火一刀,不禁使人产生联想,讹为蛮夷之地,不免有此棘手粗暴之感。然“嵊”者四面环山,景状奇异,境内卧龙藏虎,蕴孕秀异,自古被众多贤者,高士神追梦飞,前来探幽寻胜,骑驴泛舟,留恋忘返,择此归隐,斯老及地。可见那古今书坛第一人一一有书圣美誉著称的王羲之择剡而隐也亦非慧眼独俱。

然而众人只晓羲之公因慕剡中“深密”山水携眷来归,隐于剡之金庭,却不知剡溪偏西处有一桃源乡(世外桃源之意也)境内有一山,名日独秀,独秀山座落于嵊州原桃源乡(现甘霖镇)东南隅,系天台山脉分支,由新昌自南而北蜿蜒伸入嵊境,到蛟镇猛然一转,山势回抱破空突起,乍现奇峰,山虽不高,海拔仅15.7米,然群山逶迤,一峰独秀,集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树木苍翠,洞壑幽深,四时八节,草茂花香,胜境曼现,时有“幽谷飘兰香如款款佳人传情波,”或有“崖宫传松风如隐隐高土弄弦琴”。更有那“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的恬静和谐……。

独秀山拨地而起,远看如峰,其实山顶有偌大一方坪地,(坪地东南面为千年古刹崇明寺,相传建于后晋天福四年,宋英宗治平二年改称崇明寺为现今的大明寺)名日紫天坪,坪上古木森森,瑞气盈蕴,东晋女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卫夫人(卫夫人名卫铄,字茂漪272—249)和南朝齐嵊县县令张稷(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及其儿子征东将军张嵊皆葬于斯。

早在1600多年前书圣王羲之尚在会稽内史任上,就常来独秀山拜谒结庐而…夫人墓和祭师台------卫夫人墓虽历经千余载风霜雨雪,却仍完好地保存着,这位东晋有名的女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静静地长眠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剡大地上,墓地北靠独秀山紫天坪,坟莹坐东朝西,当年书圣曾亲手为恩师立起墓碑(可惜墓碑如今已无着落)还有那用青石彻起的祭师台,多少年来,常有书法界人士前去朝拜、凭吊这位伟大的书法教育家,书圣的启蒙恩师,坟头耸立着那棵笔直而又合抱大的松树就象征着坟主的高大,贞洁,象征着书法爱好者们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