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镇,隶属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位于廉江市西南部,东、南邻遂溪县,西南连安铺镇,西接营仔镇,西北连雅塘镇,北界石岭镇,东北接新民镇。  区域面积为185.61平方千米(2018年)。 [1]

2019年,横山镇下辖横山社区、红江农场晨光分场和19个行政村:横山村、下路村、六格村、排里村、青塘村、西山村、横垌村、乾案村、盐关村、谭福村、排岭村、铺洋村、大岭村、苏干山村、龙角塘村、南圩村、峥角溪村、央村、曲塘村。 2018年,横山镇户籍人口为135732人。 

2021年,横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62亿元,增长6.5%。[3]

中文名

横山镇

火车站

廉江火车站

面积

185.61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电话区号

0759

下辖地区

1个社区、6个行政村

车牌代码

粤G

机场

湛江机场

地理位置

中国广东湛江市廉江市

政府驻地

横山镇教育路1号

行政区类别

行政区划代码

440881107000

邮政区码

524443

著名景点

横山圩古戏台

所属地区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

地区生产总值

37.62亿元(2021年)

人口

92643人(2020年)

历史沿革

横山镇因横山圩而名。明初建圩,北面有片山林横亘,名横山圩。 

1957年,成立横山乡。 

1959年2月,成立横山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改为横山区公所。 

1987年2月,改为横山镇。 

行政区划

2019年,横山镇下辖横山社区、红江农场晨光分场和19个行政村:横山村、下路村、六格村、排里村、青塘村、西山村、横垌村、乾案村、盐关村、谭福村、排岭村、铺洋村、大岭村、苏干山村、龙角塘村、南圩村、峥角溪村、央村、曲塘村。

地理环境

廉江横山镇,地处东经110°03′,北纬21°28′,东与新民镇相依,南与遂溪县毗邻,西与安铺镇、营仔镇相接,北与雅塘镇、石岭镇相连。属低丘及台地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九洲江由东北往西南流过镇境,雷州青年运河由东向西穿越域内。镇域面积160平方公里。辖20个村(居)委会254条自然村。总人口16余万人。

横山镇位于廉江市西南部,东、南邻遂溪县,西南连安铺镇,西接营仔镇,西北连雅塘镇,北界石岭镇,东北接新民镇。  区域面积为185.61平方千米(2018年)。 

地形地貌

横山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属低丘,南部属坦坡地。 

横山镇

交通

横山镇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国道325线和廉安公路穿越境内,渝湛高速公路横贯而过,高速出入口离镇仅3公里。圩镇距廉城33公里,距湛江港口37公里。矿产资源丰富,东北部有大量瓷土和高岭土,西北部蕴藏大量水晶矿、花岗岩石,东北部有铁矿,九洲江有大量河砂,镇域大部分地区有制砖粘土。

横山镇是廉江市的农业大镇,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经多年发展,已初步构成以粮油、外运菜、水果、甘蔗、山地林带养鸡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农业生产格局。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2万亩、花生3万亩、外运菜4.5万亩、水果1.5万亩,山地林带养鸡存栏60万只以上。

2005年,横山镇各行政村均通公路,有8条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乡道,国道G325线、石(城)安(铺)公路及渝湛高速公路通过镇境。 

2011年,横山镇投入市政设施建设资金800万元,完成2.6千米横山大道的改造和路灯工程;投入600多万元,完成乡道建设19.5千米;按照“一镇一站、一村一亭”的建设规划,完成镇客运站改造,实现100%行政村有候车亭。 

2012年,横山镇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成村道水泥硬底化道路29千米;投入资金28万元,完成西山桥的勘探和设计工作。 

2013年,横山镇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建成村道水泥硬底化道路23千米;投入60多万元的资金完成西山桥改建工程前期的勘查、评审、立项和招标工作。 

2019年,横山镇实施安铺镇水流村至横山排里桥头段(县道X709线)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完成乡道改造21千米,其中,“村村通”路面硬底化12千米,整治“畅返不畅”工程9千米。 

自然资源

横山镇[广东省廉江市横山镇]

横山镇是远近闻名的“外运菜之乡”。该镇水资源丰富、土地干湿适度,有独特的天然“温室气候”,适宜尖椒、青刀豆等外运菜的生长,当地群众历来有利用冬闲田种植外运菜的传统。近年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以尖椒为主的外运菜生产规模发展,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国家农业部蔬菜生产团曾到该镇进行考察。该镇的三角塘果菜北运市场,是粤西地区和广西、海南等地的辣椒集散地,占地面积180亩,内设固定档位200多个。每到收获季节,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客商云集于此从事南菜北运交易活动,市场从业人员近万人,日成交量近1000吨,成交额超百万元。2002年起,横山纸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一个日存贮量达3000吨的外运菜保鲜加工冷库。2005年,该公司成功注册“湛绿”、“粤绿绿”两个尖椒商标,打响了“横山尖椒”这一绿色品牌。

横山镇东北部有高岭土和铁矿,西北部有水晶矿、花岗岩,九洲江有河砂。2005年,全镇有耕地面积5973.9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531.7公顷;林地面积2483.9公顷。 

气候

横山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600-1650毫米之间(1955年-1985年)。   

水文

横山镇有小型水库7座,高、低干渠44千米,山塘水陂43座,九洲江由东北往西南流过镇境,雷州青年运河西海河干渠由东向西穿过镇境。 

人口民族

人口数据

2000年,横山镇有居民34749户,总人口为150000人,其中男性79900人,女性70100人。

2005年,横山镇有居民25753户,总人口为110919人,其中男性56286人,男女比例为103:1100。 

2010年,横山镇有家庭户26607户,集体户37户,总人口为112183人,其中男性58927人,女性53256人。 

2017年,横山镇常住人口为113721人。 

2018年,横山镇户籍人口为135732人。 

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92643人。[2]

总人口150000
79900
70100
家庭户户数34749
家庭户总人口(总)150000
家庭户男79900
展开表格姓氏构成

2005年,横山镇有陈姓、李姓、莫姓、黄姓、许姓、何姓、庞姓、伍姓等姓氏。其中,陈姓人口占总人口的30.1%,李姓人口占总人口的20.2%。 

经济

改革开放前,横山镇主要种植水稻、番薯、木薯、花生、大豆等作物和养殖猪、牛、鸡、鸭、鹅等。1979年,开始发展尖椒等北运菜生产。 

2005年,横山镇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花生、木薯、黄豆、糖蔗、蔬菜、香蕉、荔枝、龙眼等;渔业以池塘淡水养殖为主,盛产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罗非鱼等。水稻种植面积5525.1公顷,总产量28533吨;尖椒种植面积2533公顷,总产量78000吨,收入1.56亿元:糖蔗种植面积1215公顷,总产量83629吨;水果种植面积812.3公顷,总产量12216吨;林木面积2334公顷;生猪饲养出栏量80079头,存栏量36398头;牛出栏量4960头,存栏量20234头;三鸟饲养出栏量194.52只,存栏量57.9万只;淡水养殖面积261.3公顷,渔业总产量3577吨。全镇共有企业650个,其中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67个。全年生产总值4.8625亿元,农业总产值4.3551亿元,工业总产值2.88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20元,人均居住面积26平方米,年末存款余额2.75亿元。 

2011年,横山镇生产总值14.97亿元,增长16%;财税三级库收入2439万元,增长28.5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23万元,增长28.0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123万元,增长26.49%;工业总产值1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亿元,增长27.3%;农业产值10.1亿元,增长13.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27元,增长6.5%。 

2012年,横山镇生产总值17.8亿元,同比增长19.2%;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161.57%;财税收入0.29亿元,增长19.7%;农业总产值11亿元,同比增长25.57%;农民人均纯收入5050元,同比增长11%。 

2013年,横山镇生产总值22.8亿元,同比增长15.2%;工业总产值21.5亿元,同比增长49.9%;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同比增长757.13%;农业总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5454元,同比增长8%;一般性地方预算收入1228.18万元,增长1.3%。 

2019年,横山镇生产总值34.12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34.05亿元,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6.34亿元,增长6.8%;消费品零售总额13.89亿元,增长9.6%;公共财政收入2758万元,增长7.9%。 

2021年,横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62亿元,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22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增长0.4%;规上工业总产值70.24亿元,增长4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70.58万元,增长20.28%。[3]

综合概述

201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工业总产值28亿元,增长66%,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指导任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4.51%,增速排在全市前列。财税收入3500多万元,增长26%;财政公共预算收入1500万元,增长25%。粮食总产量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5945元,增长9%;全镇人口出生率为7.89‰。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稳步较快发展。 

工商业发展

2014年,横山镇通过加强招商宣传,参加各种经贸洽谈会,发现利用投资信息等多种方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引进投资项目5个,其中2个已动工建设。全镇有工业企业4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民营企业138家,有从业人员118万人。 

园区建设

2014年,金山工业园区扩容升级步伐加快,园区面积扩至214.2公顷,路网、电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排水和污水处理工程在加紧规划建设中。湛龙光电公司、坚实建筑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工业地产16.8万平方米,完成廉山淀粉厂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招商入驻,园区产业集聚力和项目承载力进一步提升。 

农业发展

2014年,横山镇通过严格保护耕地、落实种粮直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举措保护粮食生产,提高水稻产量。全镇粮食种植面积5862.5公顷,发放种粮直补资金7108500元,良种补贴1317054元,全镇水稻总产量33.37万吨,辣椒总产量14.17万吨,甘蔗总产量14.17万吨。投入22万元,建设“硬底化”机耕路18.62公里,受益面积47公顷。投入10多万元,完善水利设施。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全年流转土地1547.7公顷,土地流转承包金额800多万元。 

金山工业园

金山工业园

位于廉安公路、国道325线和渝湛高速公路交合处的金山工业园,是廉江市三大工业园之一,规划面积达1.5万亩,已拉通高压电线等基础设施,许多投资厂家纷纷落户。2006年10月广东省海大集团投资1.4亿元的饲料厂建成项目开始进入,到2007年初可建成投。

政治

机构名称主要职能
党政办公室负责党委、政府日常事务和文书处理,协调各综合性办公室之间的关系;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政府各项决议、决定及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党委、政府各种会议事务工作和党委、政府领导参加重要活动的组织安排;根据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开展调研、收集信息、反映动态;承办党委、政府重要文件的起草、修改、校核工作;负责文件收发、管理文书档案;负责后勤服务和接待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划;协调经济综合管理和监督部门的工作;负责环保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
社会事务办公室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管理农村救灾救济、救灾捐赠;协助上级民政部门指导农村五保户供养及敬老院、农村互助组织的建设和农村救灾保险等工作。
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镇、村建设规划;协调镇、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管理。
农业办公室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掌握和反映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动态、信息,研究总结全镇有关重大问题;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和管理好全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好防汛、防风、防旱和抗灾、救灾及灾后复产工作;配合市职能部门,搞好农业技术攻关、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推广工作。
展开表格

(表格内容来源:廉江市人民政府网站  )

各村委会简介

横山村委会总人口7485人,党员88名,耕地面积2264亩。驻地横山圩,辖东令、东令仔、黄盘山、下乙槽、上乙槽、横山圩、坎仔、山美、后塱共9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北运菜等。土特产有金丝果脯。

下路村委会总人口10611人,党员105名,耕地面积3226亩。驻地下路村,辖下路、横山、何屋后、木栏、关塘、岭卜仔、关塘仔、豆豉、关草棚、下坡仔共10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蕃薯、花生、北运菜等。

六格村委会总人口8305人,党员115名,耕地面积2774亩。驻地溪墩村,辖六格新村、六格老村、溪头、溪墩、溪仔、水车、绉纱仔、企堀、三股塘二组、三股塘一组、车头共11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北运菜等。土特产有果蔗。

排里村委会总人口7169人,党员92名,耕地面积3332亩。驻地排新村,辖排老、排新、蒲草塘、边塘、企岭、新一、六埇、埇仔、石岩塘、七块、黄桐岭、三岔、角仔、新东、新屋、老村、新村、麦地共18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北运菜等。

青塘村委会总人口9178人,党员88名,耕地面积4063亩。驻地新杨村,辖曲塘坡、大稔坡、曲湾仔、半月龙、龙眼角、上车、青塘、新山仔、草塘角、杨村坡、新村仔、新扬、老杨、李村、同福地、沙坡、油行、下角、黎村仔、马蹄塘上、马蹄塘中、马蹄塘下、蛇岭、井头共24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西山村委会总人口9544人,党员108名,耕地面积3538亩。驻地校边村,辖狮仔岭、三代塘、新村仔、宗塘、望牛岭、上村仔、边村仔、糖寮、上岭仔、塘尾、来塘、新屋、校边、后溪、西山、新兴、岭尾、下岭仔、老料、合河仔共20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北运菜等。养殖业有林带养鸡。

横垌村委会总人口5204人,党员69名,耕地面积2169亩。驻地横垌上村,辖横垌上、横垌下、横仔、溪墩、田坡共5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北运菜等。

乾案村委会总人口11173人,党员112名,耕地面积6084亩。驻地竹园村,辖樟村、鸭菜岭、曲枙岭、新埠、大公边、上坡仔、沙坭园、竹园、西边岭、内村、长山、福村、埇垢、卜岭共14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盐关村委会总人口5462人,党员69名,耕地面积2634亩。驻地下水车村,辖下盐关、中盐关、上盐关、下溪、下水车、上水车、大家塱、边坑、新村仔、称沟仔共10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谭福村委会总人口8421人,党员87名,耕地面积4421亩。驻地外坡村,辖油行屋、下坡、合埇、边山、谭福、外坡、乌绿塘、东头岭共8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排岭村委会总人口10229人,党员91名,耕地面积4396亩。驻地青水村,辖新圩、后塘仔、甫仔岭、莫村、厚福、新村、青水、黄琪塘、老上寮、新上寮、船渡、乌塘、葛麻岭、下溪仔共14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铺洋村委会总人口13702人,党员148名,耕地面积8726亩。驻地大湾村,辖边塘、铺洋、黎村仔、龙山仔、老陆、水蛇萡一、水蛇萡二、中南、子有、打破罩、牛栏乸、姚村、元岭、马猫、柴头塘、龙小、龙口塘、谭关塘、平洋仔、七星岭、大湾、二公塘共22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大岭村委会总人口12495人,党员139名,耕地面积8164亩。驻地南山湾村,辖老符、新大岭、老大岭、中肖、甲斗、新老林、打铁、排塘、上林山、草塘、上福仔、下福、排沟、陈老吉、郑老吉、老洋塘、新陈岳、南山湾、麦村仔、企仔塘、下塘、黄连塘、上村仔、和利水、乾管共25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苏干山村委会总人口6957人,党员68名,耕地面积6056亩。驻地苏干山村,辖油芳塘、黄连塘、水央塘、苏干山、总萡、两头透、扬武塘、老王、上凌、下凌、村仔共11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龙角塘村委会总人口7744人,党员73名,耕地面积5598亩。驻地龙角塘村,辖么岭、蔡屋泊、陈新、龙角塘、坦塘仔、孔西、中间坑、角塘、牛肝水、三江共10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南圩村委会总人口8434人,党员102名,耕地面积6084亩。驻地圩仔村,辖蔗绞、克坭塘、里塘、庞村、温村、坦塘、胭脂、中间、新村、圩仔、塘涵山、观井、黄村、石港、塘涵共15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峥角溪村委会总人口9810人,党员102名,耕地面积6274亩。驻地东村,辖尖角、西村、高平、后溪、白沙塘东村、水口山、六格塘共8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央村村委会总人口5403人,党员75名,耕地面积3844亩。驻地南山仔村,辖央村、南山仔、陈村山、横埇共4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曲塘村委会总人口11375人,党员120名,耕地面积5961亩。驻地李曲塘村,辖三角塘、柯村、柯新队、洋官塘、李曲塘、芳流墩、上良、陈曲塘、中良、坑笼、坭墩塘、打磨、福建塘、糖寮、甲竹塘、割草塘、莫北队共17条自然村。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糖蔗、北运菜等。

横山居委会总人口10078人,党员35名。

社会

教育

2000年,设立横山镇新圩小学。 

2005年,横山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中4所,小学22所,共有中小学生23135人。 

文化体育

2005年,横山镇有影剧院1个,运动场8个,阅览室41个,文化室20个,业余剧团1个。 

医疗卫生

2005年,横山镇有医院1所,卫生室、医疗站19个。 

社会保障

2011年,横山镇投入资金700万元,建成横山医院和学校解困周转房90套,解决了110户困难职工的住房问题;投入经费30多万元,分别在横垌、苏干山油芳塘村新建村级敬老院两间。 

2012年,横山镇共发放各类救济款17.95万元;投入资金150万元,建成村级敬老院3间和农村贫困群众安居房114座。 

2013年,横山镇进行二次救助250人,发放救助金41万元,优待优抚对象92户,兑现优待款56.7万元;完成22户全部倒户重建家园工作,新建村级敬老院1间;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2500人。 

2019年,横山镇为1307名残疾人办理“两项”补贴,为16户残疾人开展无障碍改造。 

文化

横山圩古戏台

横山圩古戏台在横山镇横山中心小学校园内。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群众捐资维修,有碑1通。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建面积约积90平方米。台前可以容纳二、三千观众看戏。戏台坐北向南,高6台面,台面用泥、砖、石条砌筑,高1.2米,用砖铺地面,台面设六根石柱及栏杆,高约4米。戏台左右各有一个七级砖石阶梯,两边镶有碑文,记述捐款建戏台的姓名及款数。1987年被公布为廉江县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