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嘴镇是一个历史行政区,存在于2000年~2021年3月(约21年),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下辖乡镇级行政区,于2021年3月与原大兴镇合并,设立新的大兴镇,新的大兴镇行政区域为原丁嘴镇、大兴镇的行政区域,调整后,新的大兴镇人民政府驻大兴社区振兴路111号(即原大兴镇镇政府所在地),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9.21万。

原丁嘴镇介绍:

丁嘴镇,又称丁咀,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辖镇,位于宿豫区东南部边陲,处宿豫、泗阳2县(区)交界处,行政面积47.6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丁嘴镇辖2个居民社区和12个行政村、人口3.66万,镇政府驻丁嘴社区。 

从前该处有一湖,名仓基湖,后有山东丁氏兄弟逃荒来到湖东嘴居住,并逐渐繁衍成村庄,故名。丁嘴始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957年,撤区并乡时,由丁嘴、镇东、复隆等乡的一部分组成丁嘴乡。2000年,撤乡建镇。丁嘴镇交通便利,一级公路325省道横贯东西,宿泗路、丁仰路在境内形成一纵一横交通格局。丁嘴是宿豫区传统的农业乡镇,被列为江苏省省无公害粮食蔬菜生产基地,丁嘴金菜是丁嘴镇的传统产业。丁嘴镇传统文化活动有丁嘴跑驴等。 

2015年,丁嘴镇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780万元;新增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35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800元。[1]

中文名

丁嘴镇

车牌代码

苏N

地理位置

江苏宿迁宿豫区

面积

47.64 km²

人口

3.66 万(2019年)

方言

宿迁方言

气候类型

暖温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527

政府驻地

丁嘴社区

下辖地区

2个居民社区,14个行政村

外文名

Ding Zui Zhen

邮政区码

223843

机场

宿迁通用机场

火车站

宿迁站

行政类别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宿豫区

特色产业

丁庄大菜

别名

丁咀

撤销时间

2021年3月

历史沿革

丁嘴镇人民政府大门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宿迁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始建丁嘴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桃园区丁嘴乡。

1952年,改属大兴区丁嘴乡。

1957年,撤区并乡时,由丁嘴乡、镇东乡、复隆乡等乡的一部分组成丁嘴乡。

1958年,公社化,称丁嘴人民公社。

1983年,恢复乡村制,称丁嘴乡。

1987年,县级宿迁市成立,丁嘴乡属之。

1996年,地级宿迁市成立,原县级宿迁市分为宿城区和宿豫县,丁嘴乡属宿豫县。

2000年,撤乡建镇,称丁嘴镇。

2004年,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豫区,丁嘴镇属之。 

2021年3月,撤销丁嘴镇,并入大兴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丁嘴镇位于宿豫区东南部,距区府约20千米。丁嘴镇南隔六塘河与仰化镇相接,西与大兴镇接壤,北隔砂

丁嘴镇在宿豫区的位置

礓河与关庙镇相望,东与泗阳三庄镇、穿城镇两镇毗邻,镇区地理坐标在东经118°32'57",北纬33°51'58",面积47.6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丁嘴镇处平原地带,地面高程20米左右。

气候特征

丁嘴镇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

水文

丁嘴镇境内主要河流有六塘河。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丁嘴镇行政区域图

1982年,丁嘴公社辖丁嘴、继章、张新、汪道、德高、周夏、同兴、丁长庄、莫庄、继先、储嘴、倪牌坊、登山、槽坊、岔河、苗冲、丁庄、六里井18个大队和丁嘴农科站。

1983年,大队改村。

2001年,村级行政区域调整,18个行政村居撤销整合为14个行政村居,整合率22.22%。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末,丁嘴镇辖2个居民社区和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丁嘴社区。

居民社区(2个)
丁嘴社区继先社区---
行政村(12个)
岔河村储嘴村德高村登山村丁长庄村
丁庄村继章村苗冲村莫庄村倪牌坊村
张新庄村周下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9年末,丁嘴镇户籍人口3.66万人,汉族为主。

经济

综述

2015年,丁嘴镇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78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1.7%;新增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同比增长23.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35亿,增长率达22.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800元。

第一产业

丁嘴镇在过去以种植水稻,三麦、玉米、山芋等农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有金针菜(即黄花菜)等。 

2015年,丁嘴镇农业发展目标定位为“仓基湖畔,果蔬典范”。主导产业:果蔬。同时,对全镇范围内的金针菜基地、菜篮子基地、桃缘梦基地、大学生村官特色种植基地以及建玲生态蔬菜基地等五大基地进行资源整合与功能提升。在沿325省道及丁仰路两侧核心区原有千亩果蔬基础上,新增蔬菜2000余亩,其中设施蔬菜钢架大棚1000亩。新建高标准单体钢架大棚400个,新建连体钢架大棚6栋,配套滴灌400亩,修建给排水防渗渠2300米,砂石路2600米,水井3个,用电设施设备2套,蔬菜产品交易市场1个,冷温库3000立方米。依托“菜篮子”基地,建成了连片400亩高效瓜果基地、连片400亩高效蔬菜基地,连片100亩新品种太空蔬菜种植基地等。 

第二产业

2015年,丁嘴镇完成3000万元项目一个,竣工项目1个,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3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3亿元,增长22.97%,工业企业销售收入8.35亿元,增长16%,成功举办江苏宿豫(上海)招商会,签约项目14个。全年新引进农电商2个,跨境电商1个。 

文化

地名溯源

丁嘴,又称丁咀,据明万历年《宿迁县志》记载,县东30里有湖泊,西传西晋富豪石崇曾在岸边建立粮仓,得名仓基湖。后有山东丁氏兄弟逃荒来到湖东嘴居住,并逐渐繁衍成村庄,丁嘴之名由此而得。 

下辖社区(村)地名来源简介

社区(村)地名来源简介
丁嘴社区同镇名。
继先社区因纪念抗日英雄,胡继先,故名。
岔河村因该地靠近六塘河,在崇祯末年(1664年)为引骆马湖水,切开宿迁城北的马陵山,饮水南流,后在丁嘴附近引六塘河水灌溉农田,形成河岔,故名。
储嘴村该地跟“丁嘴”地名形成原因相同,因储姓较多,故名。
德高村因纪念抗日英雄,丁德高,故名。
展开表格

丁嘴跑驴

跑驴表演

跑驴是一种民间社火舞蹈,广泛流布于北方地区。丁嘴跑驴主要分布在宿迁市宿豫区大兴、丁嘴、仰化和泗阳三庄等地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其特点主要源于当地生产生活习俗,伴以群众创造性的诙谐表演,传统的跑驴多为一人执驴形道具扮骑驴妇女,另一人扮赶驴人的双人表演,后逐渐出现多人群演,场面宏大、显得热闹非凡。

地方特产

丁嘴镇是享誉海内外的“大乌嘴”金针菜(即黄花菜)发源地,栽培历史悠久,产品曾畅销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及西欧各国,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赢得赞誉,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奖。1975年、1997年参加了广交会,1984年在长沙举办的全国黄花菜制标会上,丁嘴金菜”以“条长粗壮、色泽亮黄、花大肉厚、营养丰富”等优势作为标准品种向全国推荐。1999年,《文汇报》等13家联合举办的“长城杯”食品大赛中,丁嘴金菜力拔头筹,夺得“金龙奖”。被称为市场“软黄金”、农家的“摇钱树”,“丁嘴金菜”经省食品发酵研究所化验,每百克含蛋白质14.1克、粗纤维6.7克、脂肪0.5克,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糖、核黄素、胡萝卜素、铁、磷等多种元素。具有安神、利尿、镇痛消炎、降血脂等功能。上海外贸出口的“五福”牌黄花菜,首选丁嘴镇生产的“大乌嘴”品种。丁嘴金菜制作技艺已入选宿迁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5年底,丁嘴金菜获农业部批准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交通

一级公路

丁嘴镇交通便利,与外联系道路主要有一级公路325省道,二级公路宿泗路、丁仰路等。

社会

教育

丁嘴中心学校

2015年末,丁嘴镇有学校2所,在校学生1720人,在职教师270人。 文化事业

2015年,丁嘴镇完成丁嘴镇文化站提档升级工程。拨款5万元,建成宣传橱窗36平方米,对文化站综合展厅、各功能室的内容和部分设备整修,提高了文化阵地功能服务水平,在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定为“二级文化站”。全年开展广场舞表演、广播体操表演等活动12场,组织送戏下乡活动4场,送电影到村100余场;同时,加大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丁嘴跑驴”传承保护力度,利用“丁嘴跑驴”传承基地和中心学校传承点,组织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按计划进行传承培训活动,培训学员50人。 

医疗卫生

2015年,丁嘴镇镇区有卫生院1家,村村都有卫生室。 

社会保障

2015年,丁嘴镇新农保工作扩面任务100%。60岁以上参保年检率达100%。新农合参合率96.8%;同时对突发原因造成的困难户进行救济,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问题。另对53户困难户发放500-2000元不等的慰问金,还为特困户申请救助;对农村低保救助对象进行动态管理,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纳入。全年发放扶贫贷款740万元;低收入农户中402户902人纳入低保,138户169人纳入五保,36户75人纳入重残补助;另有87户123人无劳力且未享受最低保障的人群,全镇所有低收入农户收入均达到4000元以上。 

基础设施

铺设乡村道路

2015年,丁嘴镇完成40余条道路铺设,如张新庄至苗冲路,丁仰路至325省道东盛路,南阳路延伸段等。 

东盛街道建设

东盛路位于镇区丁仰路至325省道,全长1.1千米,9米宽沥青路面,双侧各1.5米宽绿化,双侧各2.5米宽人行道,安装路灯44盏,两侧分别建设下水道和污水管道、盲道,总投资约620万元。在东盛路两侧打造精品商业一条街,统一门牌粉饰,统一经营范围,统一粉刷墙壁,配套监控系统及免费无线网络。为提高东盛路整体形象,新建占地26亩文化体育公园,预计投资约660万元,已投入资金约180万元完成土地平整,地下管网、线路、基础等前期工作。 

环境治理

2015年,丁嘴镇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户中优先招聘218名保洁员,镇区配置了48名保洁员,配置4名垃圾运输员;14个村居152个小组,每组配置了一名保洁员。另外,每村配置了一名卫生监督员(由村干部负责),负责督查垃圾日产日清情况。每名垃圾运输员配置一辆机动三轮车;每位保洁员配置一辆垃圾车、保洁工具和黄马甲一套,结合村组实际建设189个垃圾池,每两户配置了一个垃圾桶,5226个垃圾桶已配置到位,另外购买了9617块石棉瓦用于露天旱厕的遮盖。 

饮水工程

截至2015年6月,丁嘴镇正常用水户约7000户,吃水人口约3万人。丁嘴、继先、储嘴、登山、张新庄、苗冲、德高和周夏8个村居约3900户,在2010年和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中全部通上自来水。莫庄、丁长庄、倪牌坊、岔河、继章和丁庄6个村约3100户,在区爱卫会支持下所建的水厂和管网均能正常供水。至2015年6月,全镇自来水实现全覆盖,所有农户都能正常吃上自来水。根据区委相关会议精神和区域供水需求,对莫庄、丁长庄、倪牌坊、岔河、继章和丁长庄6个村自来水入户管网进行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