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剧照
1903年,大清帝国驻法公使裕庚任期将满,慈禧提前将裕庚招回国内,裕庚夫妇心中揣测,带着两个宝贝女儿德龄、容龄回国。长女德龄,精通法语、英语和日语,青春逼人,秀外慧中,高华博学;次女容龄,美丽单纯,聪明伶俐。下船后在码头上,德龄和美国年轻医生凯文一见钟情。凯文此行的目的就是把姑妈手中的一块玉佩配成一对。裕庚一家回到北京,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接见了裕家姐妹,被她们清新的气息打动,封德龄、容龄为御前女官,命她们进宫做她的传译(翻译)。德龄姐妹欣喜异常。进宫后,德龄和容龄的好心情很快消逝,尽管她们被宫廷的华丽和慈禧对她们的宠爱所打动,但是也要面临着种种不适。
为了与德龄接近,凯文到使馆做了一名牙科医生。凯文请求康格夫人带他参加游园会,小山上凯文用望远镜追寻着德龄。在天津,裕庚用智慧与勇气处理了教堂围困事件。回家后,裕庚激励孩子们发愤图强,为祖国效力,因为不富强的国家只能遭受耻辱。游园会上袁大奶奶出丑被罚回家,容龄捕“放生鱼”连累小太监受罚被打,德龄姐妹初次看到慈禧暴戾的一面。德龄和容龄不断的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带进清宫。在姐妹俩的推荐下,富有才华的美国画家卡尔进宫为慈禧太后画像。她们还教宫眷们跳舞。容龄的舞姿打动了光绪,光绪要容龄教他弹钢琴。光绪显示了他非凡的音乐天赋,他弹出了动听的曲子,也露出了变法失败后第一缕笑容。尽管西方先进文化还远远没能触动中国,但它已经如同一缕春风,照进了阴暗的宫闱。
慈禧通过德龄了解“外洋的学术”,而德龄表示,应该取他国之长补我国之短。德龄极力感化慈禧,向慈禧讲述西学的优越之处,还劝她减轻残酷的刑罚。德龄的见多识广触动了慈禧,慈禧开始慢慢采纳她的意见。无意中德龄把阿妈送给自己的玉佩遗失在慈禧处,这块玉佩勾起慈禧很多的回忆。慈禧借玉佩一事追问德龄,洋画家是否是洋人派进宫的探子。德龄看到了慈禧谨慎多疑的一面。在李莲英的逼问下,小太监说了德龄姐妹曾经私藏宫女的事情,德龄被慈禧逐出颐和园。慈禧了解真相后,德龄又一次被召回宫里。
因为西洋人体画册一事,慈禧让德龄跪了一夜。德龄一次又一次的体会到慈禧的喜怒无常,反复无常。听说使馆有医生,牙痛发作的慈禧发了照会,令凯文前往,一对有情人终于在颐和园重逢。慈禧要给德龄指婚,德龄却说要一辈子在慈禧身边伺候。
慈禧要凯文看德龄身上的玉佩,要他回国后在西洋市场上找一找,如果碰到另一块无论什么价钱都要买下来。凯文发现德龄的玉佩正是姑妈此行要找的另一块。勋龄因为帮助光绪转送相片给康有为一事被抓;父亲裕庚又被众大臣弹劾,德龄终于认识到这个朝廷里充满了阴谋与欺诈。慈禧答应德龄可以放过裕庚和勋龄,但要德龄永远留在宫里,留在她的身边,直到死为止。荣禄去世,慈禧很伤感,她给德龄指婚,让她嫁给荣禄的儿子巴龙。德龄托词说父亲有病,不考虑婚事,慈禧大怒。在光绪的帮助下,巴龙以为父亲守孝三年为由,辞谢了慈禧的美意。
日俄战争在中国的国土上开战,慈禧与众大臣拟订了局外中立法案。一次次的龃龉让德龄感到失望,她发现慈禧的残暴本性是难以改变的。裕庚病危,上折请求德龄姐妹回家。慈禧心中明白,开笼不见回头鸟。于是她做出一个所谓成全德龄姐妹忠孝两全的决定,让容龄回家,德龄继续留在她的身边。凯文从姑妈那里拿到玉佩,他要用玉佩与慈禧换回德龄。慈禧要德龄翻译凯文的信,德龄如实翻译。慈禧同意德龄去上海取玉佩,并对德龄说,你要是愿意回来你就回来,如果不愿意你就走得远远的,永远别让我听到你的消息。
慈禧来送德龄,两人行走在颐和园,当时已是满池的残荷。德龄和凯文一起离开中国,在船头她不由得百感交集,她想,大清帝国正如一轮残阳,已经行将沉没了。
角色介绍
- 德龄
- 演员张晶晶配音
- 德龄是清朝驻法公使的女儿,漂亮聪慧。因为慈禧的安排,充满报国激情的德龄走进了神秘诡异而又极其险恶的皇宫,经历了中国封建君主制被社会变革思潮冲击的过程,也见证了清朝走向衰亡的挣扎。
- 慈禧
- 演员吕中配音
- 慈禧是清朝老佛爷,审时度势,对新事物她也好奇,也愿意接受,喜欢照相、坐火车,也曾经同意过光绪革新。她个性铁腕,但也有柔情。喜欢德龄,时常会听她对国家的看法。
- 容龄
- 演员孙艺菲配音
- 容龄是清朝驻法大使裕庚的小女儿,也是德龄的妹妹,美丽单纯,聪明伶俐,热爱舞蹈,是美国舞蹈家邓肯的入室弟子。她对落后的清朝怀着恐惧的心理,但被慈禧太后招进宫作御前女官。
展开全部分集剧情
共22集01-0506-1011-1516-2021-22第1集公元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朝驻法大使裕庚即将任满回国,府上一片繁忙。裕庚的大女儿德龄最后一次流连在客厅的屏风后——就是在这里,她常常听着父亲和各位政要的谈话,从天真的女孩儿变成了一个有见地的少女。这天,她意外地发现,父亲在临行前和一位不寻常的客人进行了坦率的对话,而这位客人竟是朝廷在四处通缉的孙中山。裕庚告诉德龄,他和孙中山能成为朋友,是因为孙和他一样,有一颗赤子之心。他鼓励德龄,在慈禧已经宣布实行新政的时刻回国,是报效国家的良机。德龄充满了报国的激情,同时她也和父亲达成了默契,孙中山的来访成为他们之间永远的秘密。裕庚的小女儿容龄热爱舞蹈,她对落后的清朝怀着恐惧的心理。在一个雨夜,她悄悄地从床下拉出自己的小皮箱,准备出走,而德龄却站在了她的面前。豪华的海轮上,德龄姐妹再次遥望她们成长并深受其文化滋养的巴黎,不禁潸然泪下。裕庚鼓励她们,在一个发展中的地方,才更能实现自我的价值。美国著名珠宝商艾米夫人和侄子凯文也在海轮上,一个被追踪的中国中年人闯进了客仓向他们求助。他们出于直觉,相信他是一个好人。在他们的帮助下,中年人顺利脱险。等他离去之后,凯文从报纸上知道,原来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康有为。轮船的化妆舞会上,凯文和德龄相遇,他们聊得很投机。一个外国富商侮辱华人侍者,他们和德龄的哥哥勋龄及容龄一起互相配合,巧妙地惩罚了富商,舞会大乱,互相吸引的凯文和德龄终于卸下了面具,露出他们年轻真诚美貌的脸。然而德龄告诉凯文,他们也许永远不会再见面了。下船的时候,凯文远远地看到德龄上了裕家的轿子,他开始明白,原来德龄竟是大清公使的女儿,她的身份将是他们爱情的障碍。第2集朝廷把李鸿章的故居分配给裕庚一家居住。传说阴森的老宅里总是闹鬼,裕家的仆人们不敢进门。在裕庚的带领下,全家人壮着胆子进去,结果所谓的鬼不过是一只被遗弃的狮子狗。狮子狗很快成了容龄的宝贝,她离开巴黎的惆怅也被冲淡了许多。这时,宫中传来圣旨,让裕家的母女三人次日穿着最新款的巴黎时装进宫。裕庚夫妇十分不安,连夜让两个女儿预习宫中的礼仪。凯文和艾米对中国的一切都很好奇,到处游玩拍照,不料他们却目睹了残酷的“凌迟”行刑场面,艾米立刻吓晕了过去。艾米和凯文得到了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夫人的热情接待,她立刻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康格夫人乐意结交艾米这样的名流,而她得知凯文对德龄的感情后,更加殷勤——她正想开辟一个打开大清内幕的情报途径。慈禧不但没有责怪裕家不注册德龄和容龄的出生,还对德龄和容龄大加赞赏。她要德龄姐妹进宫作她的御前女官。进宫前,德龄在父母的身旁过了十七岁的生日,报国的豪情和对爱情的憧景在她的心里交织着。凯文打听到了德龄的地址,他递上了自己舞会上的面具和名片,但德龄已经进宫了。勋龄瞒着裕庚,把凯文的礼物藏了起来。德龄和容龄一面被宫廷的华丽和慈禧对她们的宠爱打动,一面又面临着种种的不适应——宫眷们的好奇和无知、洗澡的不便、僵硬的床铺、不能公开的小狗,她们垫得高高的床被慈禧派去专门监视她们的太监告为“忤逆”。慈禧不悦,决定深夜造访。第3集艾米决定回国,凯文却执意要留下来与德龄取得联系,康格夫人把他留在使馆做牙医。慈禧看了德龄姐妹的床,听她们讲解了西洋的生活习惯,不但没有怪罪她们,反而让人拿了许多上好的丝棉被,姐妹俩十分感动,以为关于慈禧的凶狠毒辣是误传。慈禧请了各国的公使夫人来参加游园会,夫人们惊讶于东方的美景,更惊讶于德龄的流利翻译和优雅的举止。颇有心计的康格夫人怂恿容龄劝慈禧让美国画家来给她画像,还在无人的时候飞快塞给德龄一个盒子,说是凯文的信物。德龄在夜晚悄悄地打开盒子,发觉里面竟是一颗美丽的夜明珠,她不禁又回忆起海轮上那个美丽的夜晚。在慈禧的授意下,德龄姐妹换上了旗装,宫中一片赞扬之声,只有光绪皇帝十分不以为然。光绪皇帝变法失败后痛苦消沉,平时极少笑容,上朝时总是一言不发,但他还是有掩饰不住的孩子气。活泼爱笑的容龄教光绪英文,经常把他逗得哈哈大笑,他给容龄赐名“小淘气儿”。慈禧赏了德龄许多贵重的珠宝,还让她以后和皇后一起在大殿的帘后听政,德龄百感交集。第4集慈禧因为一件小事,严厉地责罚了周太监,德龄姐妹初次看到慈禧暴露的暴戾的一面。容龄的天真和坦率使光绪露出了变法失败后的第一缕笑容,而他看到容龄美妙的舞姿后,更加对她另眼相看。光绪提出,他要向德龄姐妹学习英语和钢琴。慈禧认为光绪会因此玩物丧志,从此不再想着变法维新之事,欣然同意。凯文无意中在照相馆看到了勋龄放大的照片,照片上正是那天舞会上的情景。惊喜的凯文每天耐心地守候在照相馆的门口,等待着勋龄的出现。慢慢适应了宫中的生活,德龄发觉周围的人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瑾妃虽然表面木讷,其实感情丰富,她对珍妃怀着深深的内疚;而皇后很博学,脸上永远是淡淡的,让人分不出她的喜怒;四格格美丽活泼却又天真无知,袁大奶奶性好妒忌,大公主却豁达宽容。慈禧看出了德龄对珍妃的好奇,她不失时机地让德龄远离瑾妃,并且告诉她珍妃死亡的另一种“真相”。凯文和勋龄终于相遇,对摄影的共同兴趣使他们成为了朋友。经过德龄和容龄的努力,邓肯的现代舞被改良成了慈禧可以接受的宫廷舞,慈禧大喜,袁大奶奶却对德龄姐妹充满了妒忌。音乐天赋超人的光绪竟然很快可以弹琴了,他自豪地给容龄的舞蹈伴奏,然而,珍妃的幽灵却似乎突然出现了。第5集在光绪弹琴的时候,珍妃的信物瞬间坠落,将欢乐之中的光绪带入了痛苦的回忆中。不过,光绪对钢琴的痴迷却是不可改变的了,他努力地学琴,还让容龄导演西方的婚礼给他看,恰逢皇后来请安,光绪大发雷霆,指责皇后是探子,皇后拂袖而去。他们之间的感情鸿沟使德龄姐妹非常吃惊。光绪利用学琴的机会,勇敢地请德龄给他翻译翁同阖送给他的关于改良的日文书,不料李莲英却忽然出现在了他们身后。宫中唱大戏,慈禧对戏曲的鉴赏力使德龄姐妹为之折服,然而,她们立刻又不寒而栗—— 慈禧随心所欲地赏罚名角们,还利用在演戏的时候,指桑骂槐地骂走了光绪。容龄了解了光绪的境遇后,不禁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美国画家卡尔进宫后,带来了凯文的信,德龄惊喜万分。而卡尔的艺术家举止和言行为慈禧所不齿,慈禧提出了许多可笑的问题,她认为卡尔是个可怜的嫁不出去的女人,卡尔却浑然不觉。日本使馆的内田夫人利用慈禧对日本衣料的兴趣,准备派一个裁缝进入清宫,同康格夫人分庭抗礼。德龄姐妹见识了慈禧用膳的排场,慈禧劝大家喝酒,她自己也似乎不胜酒力,在对光绪的大骂中将首饰撒了满地。继续查看06-10集音乐原声
歌名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备注 |
《故乡》 | 袁梅 | 王宪 | 董华 | 片头曲 |
《祖先》 | 蛙蛙、王英姿、窦颖、小樊 | 片尾曲 |
幕后制作
•拍摄过程中,张晶晶为塑造德龄角色,学习跳舞、弹钢琴、画油画和游泳,甚至学习英语、法语、日语和西班牙语四种语言,还查阅了关于德龄的历史资料,以至于她能背出德龄的生平。
•戏里有一场戏是从承德的湖里跳进去,当时张晶晶因为服装旗袍太重,跳下去就一直沉。工作人员都以为她在演戏,由于这场戏是加戏,要张晶晶乱喊,所以张晶晶在水里呼救,没有人理她。张晶呛了一两口水,不敢再喊,怕鱼会游进她的嘴里。后来,张晶晶拼命把旗袍脱掉。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04年3月6日,该剧在北京开机。作品以满族旅美作家德龄的生平史实进行改编。
在德龄9岁的时候,跟随被任命为出使日本特命全权大臣的父亲在日本度过三年时光。父亲出任驻法使臣时,她又随之前往巴黎。1903年,17岁的德龄随父回到北京,因为活泼天真的性格和出众的社交能力,她和妹妹容龄一起赢得了慈禧的青睐。1907年5月21日,德龄与美国驻沪领事馆官员怀特结婚,并于1915年随怀特赴美,开始用英文创作,在多部作品中均署名“德龄公主”。1944年11月22日,德龄在加拿大一起车祸中意外丧生,终年不到60岁。
在国外留学六年后,德龄担任了慈禧的八大女官之一,后因写作《清宫二年记》、《御香飘缈录》、《瀛台泣血记》等纪实类作品,在海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制片方将她的真实生活改编成影视作品,从德龄这样一个中西合璧的女人的视角,讲述清末宫廷的生活。
作品评价

剧照
该剧叙事角度独特,以历史的手法表现了德龄这个充满“中西合璧”色彩的人物,并通过她的视角描述清末宫廷生活。剧组在选择演员上尊重历史:慈禧、容龄、瑾妃等都和历史上的真人非常接近,尤其历史上的瑾妃就是胖胖的身材,可见该剧选角上的严谨。该剧慈禧的座位旁总摆着水果,且经常更换种类,这非常符合历史——历史上的慈禧喜欢闻果香,摆放的水果都是用来熏香的。此外该剧的服装也设计得符合历史,很美,尤其是德龄的那套白色绣花服,令人惊艳。吕中扮演的慈禧非常立体,层次感很强,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都展现了出来,除了让人感受到慈禧的独裁专制,也体会到了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老人的普通人的情感(《沈阳晚报》姜宁、王飞评)。该剧对慈禧的刻画上,不再是一个阴森森的巫婆形象,而是有血有肉,审时度势的女人(《京华时报》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