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任公园位于平舆县城西南部,草河以南,新舆大道两侧,以草河原有水系结合周边坑塘,建设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标准游园。

中文名

太任公园

类别

公园

所属地区

河南平舆县城西南部,草河以南

地理位置

平舆县城西南部,草河以南

占地面积

138.5亩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概述

太任公园占地138.5亩,公园中央以太任胎教主题雕塑为主体,园中散置多处亲水平台和生肖趣味雕塑小品。东主入口建伞形广场,西主入口建恩泽故里喷泉与伞形广场遥相呼应。为抬高草河水位,美化草河,在草河上兴建一处橡皮坝和一座景观桥。太任公园建成之后将是我县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太任公园景观设计

位于平舆县主城区小草河之滨、清河大道南段两侧,东距清河大道250 米,西至草河石板桥和自然水沟,南临规划街区道路,北至草河北岸,分东西两大块。公园总面积5. 9 公顷。太任是有史记载的平舆地域文化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历史上最具贤德之名的伟大母亲之一。她是殷商时期挚国(今平舆)国君任侯的二女儿,从小就培养了高尚的品德,芳名远播。长大了嫁给了周先王季历为妻。太任嫁给季历之后,协助丈夫,爱护百姓,凡事遵循礼仪,一心一意只做有德行的事。后来她怀孕了,对自己的要求就更严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有关于她怀孕时的记载:“太任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秽言,食不进异、辛、辣、苦、涩 味。”说的就是太任在怀孕的时候对文王进行胎教的故事,并且文王生下来就与众不同、天资聪明。从此以后,胎教在我国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后人们说太任是中国胎教第一人。母爱一直是滋养中华民族千年来生生不息健康向上的精神泉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健康成长。太任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名字载誉故里,太任历史故事也成为平舆县的一张文化名片,经过千百年中华文明的洗礼于今更加灿烂生辉。如今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这样的历史文化底蕴来烘托;打造时代文明,需要这样的精神文化形象的引领。

1 景观设计指导思想整个公园规划建设要突出一个“主题”,即以太任历史文化为主题。以公园为载体,围绕太任文化,规划文化体验、文化休闲等项目,打造内涵丰实、文化深厚、集文化、娱乐、生态休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公园。以景区、景点为支撑,把周礼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贯彻到公园规划中,以太任历史文化形成大文化、大品牌。把资源优势和文化积淀转化成为旅游优势和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游人创造旅游新体验。满足游人参与,体验新型时尚活动的需求。为其提供新的旅游、游览体验,用现代休闲理念打造现代人文化生活新概念的综合活动空间。将公园与县城无界线,建成开放式公园绿地。让城市回归自然,体现具有文化品味的县城生态概念。为建设投资者展示平舆县的创业环境,提升公园周边土地的使用价值。把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放在首位,当作重中之重来规划来建设,要植物造景,生态建园。实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文和谐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并在公园现状基础上根据公园的功能和游人的需求,对公园道路、电力电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及休闲,旅游等服务设施,结合公园实际,进行调整、利用、改造、升级适量配套规划建设,体现人性化、人文关怀、为游人提供方便。在现有太任公园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营造景观的形式和手法对其进行利用改造、完善提高。根据公园区位条件,现实情况,资源特点以及平舆县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公园性质定位:以太任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集文化体验、观赏游览、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文化公园。坚持“以人为本、以太任历史文化为主脉、生态造园”的指导思想,立足地方文化特色,注重体现时代精神,从公园的实际出发,以资源为本,丰富游览、活动内容,提高景观质量,突出公园个性,科学规划、经济建设。

2 景观结构布局太任公园的总体景观结构为:“两片、两轴,一河”。两片即清河大道东西两侧两大片绿地,总面积5. 9 公顷。其中:东片3. 88公顷,西片2. 02 公顷;两轴即太任历史文化轴和周礼历史文化轴,其中太任历史文化轴以太任胎教历史故事为依托,以弘扬和表征伟大无私的母爱为主要内容;周礼历史文化轴以太任教子衍生出的周文化为依托,以宣传古挚地文明为主要内容。一河即小草河。

3 景观功能分区总体布局因地制宜,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布局形式,组织多层次空间,以求小中见大,讲究意境的创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境,联想生意,诗情画意。全园划分为:文化休闲区(1. 79 公顷)、观赏游憩区(1. 96 公顷)、河道景观区(2. 02 公顷)、儿童活动区(0. 08 公顷)和公园服务管理区(0. 05公顷)五大功能分区(景区)。

3. 1 文化休闲区位于公园东西、南北两轴。面积1. 79 公顷。通过各种景观表现形式,如展室、雕塑、长廊、景墙、地雕、景石等形式及植物配置,以弘扬太任历史文化和宣传古挚地文明盛世。主要景点有九个:太任春秋、礼乐孝德、通道读画、母仪天下、绿海苍松、礼仪天下、周朝遗风、书林神韵、梨园飞歌。

3. 2 观赏游憩区位于公园东西两片大部分区域,面积1. 96 公顷。整个区域是静区,以观赏,休闲游憩为主。林间小径上散布一些小型活动场地、停憩、观赏、游览设施,作为日常人们晨练、休息、游憩的区域。景点有九个。分别是:翠羽丹林、木樨闻香、绚秋红叶、清风竹影、梅林春早、绿湾垂钓、清月荷香、万华凝翠、香茗怡情。

3. 3 河道景观区位于公园北面,面积2. 02 公顷。规划保护好现有的水生、湿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水禽的栖息地;维护好堤上、岸边现有的杨树及其它林木,作为生态绿化基础。搞好植物配置,形成层次多变的、物种多样的自然生态植物群落。打造出“岸上桃红柳绿,滩涂芦苇摇曳,河内细浪萍动,鹤鸟戏水鱼惊,舟揖游人慢行”之景观。同时可利用河道天然优势条件,开展水上活动,丰富市民生活。主要包括五个景点。分别是:草河春色、清漪泛舟、芦汀花絮、挚水浣纱、古月清辉。

3. 4 儿童活动区位于公园四面地雕以南,面积0. 08 公顷。大树荫下设健身器材、滑梯、转马、秋千等儿童游戏设施;草坪内散置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等故事雕塑。让孩子们在快乐和嬉戏的笑声中留下童年美好的记忆,印在成长的足迹里,使孩子们得到启蒙教育,寓教于乐。自成林荫笑语一景。领悟“真趣满园花解语,欢声盈耳人开颜”的情趣。

3. 5 公园服务管理区位于公园西南角,面积0. 05 公顷。管理房既办公、服务游人又成景,主要功能是园务管理,治安、应急、救助为游人提供优质服务。强调建筑与绿色的掩映关系,建筑四周植树绿化,密植乔木,作为管理房的背景,以充分展示植物景观的宏观效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