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好爹好娘》剧照
古城县南湾乡党委书记孙浩,拒绝上缴二百万摊派款,县委书记剧照(4张)陈志远一怒之下,撤了他的职,命他回城待业。南湾乡的干部群众挽留孙浩,孙浩被大家的真情所动,留在南湾,继续带领大家修建未完成的山区公路。不久之后孙浩却意外的被地委书记佟怀志提拔,顶替陈志远担任古城县委书记之职。孙浩还没到任,县委组织部长卫济民遭待业干部围攻,心脏病发作,昏死过去。孙浩紧急处理此事未完,又遇老百姓因对摊派不满,围困县委大院。孙浩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下决心惩治腐败,为老百姓做实事,解决县里干群关系间存在的严重裂痕,却处处受到地委书记佟怀志的限制。新任财政局长胡菲菲告诉孙浩,佟怀志提拔他,是为了给即将要到任的代理县长苗刚做陪衬,苗刚是省委书记薛雷的干儿子,佟怀志是借苗刚的路子铺平通往副省长的道路。孙浩有些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苗刚一到任,就抓白龙寺旅游工程,他劝孙浩跟他一起干,说旅游见效快,政绩明显,升迁就快。孙浩没有听从他的劝告,下乡去找田茂林。田茂林曾是七里岩乡的书记,因为犯有严重的“作风”错误,被撤了职务。孙浩路过七里岩,看到了老百姓为田茂林立的石碑,那许许多多的碑文,朴素简单:走平坦大道,不忘老田恩德:拿起白面馍,想起田书记。孙浩在船底沟见到了田茂林,他正带领十一个农民打洞引水,已经默默干了两年。
孙浩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一个背着处分的共产党员,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是为了山里群众,作为一个县委书记,不能再犹豫彷徨。他听从田茂林是意见,决定重上“北干渠”工程,彻底解决贫困山区老百姓吃水和灌溉问题。苗刚为了早一天完成旅游工程,强行摊派,干群矛盾更加紧张。孙浩、田茂林克服种种困难,北干渠顺利开工。两种目的,两个工程,县委内部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地委书记佟怀志处于个人目的,支持苗刚,用种种手段,逼北干渠工程下马。孙浩、田茂林面临更大的困难。
古城县委内部的较量,波及到各个阶层,也惊动了省委书记。当孙浩和田茂林公开树起了正义的旗帜,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站到了孙浩、田茂林一边。漂亮的女财政局长胡菲菲,也在暗中支持孙浩,她和孙浩的频繁接触,引起孙浩妻子玉霞的猜疑。玉霞身患重病,但为了给县里省钱,坚持回县城治疗,胡菲菲被深深触动,她抗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把省里拨的工程款给了北干渠,因此惹怒了苗刚,引来车祸。
不论佟怀志多么老道,也不论苗刚有多大的背景,因为心里忘了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想的只是政绩和仕途,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最终受到了惩罚。北干渠的水流到了贫旱的山区,山区人民将“太行公仆”几个大字刻在了大山上,说这是共产党人的功绩碑。省委书记告诫大家:在共产党人眼里,这不是功绩碑,是警世碑,它让咱们永远不要忘记人民,人民才是你的好爹好娘。”
角色介绍
- 孙浩
- 演员胡亚捷配音
- 南湾乡党委书记,是在特殊环境下由乡党委书记破格提升为县委书记的。他一上任,就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重点抓农业、重上北干渠,解决贫困山区农民吃水和灌溉问题”的施政目标。他不为地委书记佟怀志以及县长苗刚等人的迷惑和干扰,坚定这个目标,足见其一颗情系人民的忠贞之心。
- 田茂林
- 演员周小斌配音
- 八年前从部队转业回来后被安排在七里岩乡任党委书记。他实心实意为山区群众办事。为了解决人畜饮水和田间灌溉问题,他在村里蹲点时走遍了七里岩乡的每一个角落。为了能让这样的好干部留下来,时任村支书韩老爹的闺女韩秀想用爱情拴住他,结果他因此被佟书记给戴了个“生活作风问题”的帽子,就此窝在山里,八年来无人问津。
- 苗刚
- 演员张兴哲配音
- 新任代理县长,盲目坚持用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全县经济的错误做法,不仅让县里的工作无法开展下去,还擅自利用自己的职权卡下了省里拨给北干渠的三百万元资金。默许了杨副县长和刘光明强行向村民集资的行为。甚至因为苏局长将三百万元救命资金拨给了北干渠而安排车祸杀死了他。
展开全部演职员表
演员表孙浩 | 胡亚捷 | | |
田茂林 | 周小斌 | | |
苗刚 | 张兴哲 | | |
佟怀志 | 焦体怡 | | |
胡菲菲 | 何音 | | |
展开表格职员表导演 | 孙波 |
副导演 | 刘小宝 |
出品人 | 高建民、崔屹平 、葛林涛 |
监制 | 汪国辉 、刘俊杰、鹿松林 、王汉平 |
编剧 | 侯钰鑫、张辉力 |
美术设计 | 孙延政、赵书臣 |
展开表格分集剧情
共18集01-0506-1011-1516-18第1集麓南地区要修建二十一世纪大厦,集资任务下到各县。古城县承担三千万。县委书记陈志远向各乡镇下了死命令,完不成任务,就地免职。南湾乡书记孙浩,外号“孙猴子”,他油嘴滑舌列了一大堆理由,就是不肯承担追加的上缴任务。县委书记陈志远大为恼火,撤了他的职务,让他回县城待业。南湾乡里的干部群众不让孙浩离开,孙浩被乡亲们的真情打动,留了下来。集资任务没有如期完成,地委调陈志远到地区人大工作,陈志远对自己的工作变动十分不满,不肯离开古城。县委副书记梁德辉和副县长杨明山,为讨好地委书记佟怀志加大了集资力度,老百姓十分不满。县公疗办副主任胡菲菲是个绯闻颇多的独身女人,她到南湾来看望孙浩。段乡长“警告”孙浩,千万别犯田茂林的错误,让县里抓住把柄。胡菲菲是受佟怀志之托而来,当然也有她自己的目的。第2集地委组织部通知孙浩赶往东海市参加考察汇报会。孙浩一头雾水,他一个乡镇书记,有什么资格参加地委召开的汇报会。孙浩在东海宾馆见到了地委书记佟怀志,才知道自己被破格提拔为古城的县委书记。即将成为古城代理县长的苗刚请孙浩打保龄球,在保龄球场孙浩见到了打扮入时的胡菲菲,孙浩十分意外。苗刚告诉他,他当县委书记有胡菲菲的功劳,孙浩更感到吃惊。他不知道捡来这个县委书记,是福还是祸。孙浩在东海没待足二十四小时,佟怀志就把他赶回古城。刘光明为首的乡镇待业干部,围攻组织部长卫济民,卫济民心脏病发作,突然“死亡”。刘光明一伙待业干部围在太平间外,纷纷“控诉”卫济民的受贿丑行,引来许多围观群众。纪委书记刘克俭,建议孙浩调公安局抓人,制止待业干部闹事。孙浩没有听取刘克俭等人的意见,独自出面召见待业干部,答应第二天上午在县委处理他们的工作安排问题。孙浩打发走了待业干部,卫济民又活了过来,孙浩又惊又喜,把卫济民送回病房,让他安心养病。第3集胡菲菲回到古城,约孙浩见面,说是佟书记带话给他。胡菲菲并没有带了佟书记的指示,她告诉孙浩,他这个县委书记只是代县长苗刚的陪衬,苗刚是省委书记薛雷的干儿子,佟怀志是为了讨好薛雷,竞争副省长。孙浩听了很震惊。晚上,胡菲菲送孙浩到了陈志远家,陈志远和胡菲菲说的几乎一样,孙浩感到自己受了愚弄,这个县委书记他不想再干下去了。第二天一早,几百个上访的群众堵住了县委大门,这是县里强行摊派造成的后果。群众情绪激动,矛盾一触即发。孙浩在县委会议室接见了上访群众代表,一番为百姓做官、为民做主的坦言,赢来一阵掌声。一个叫方金成的汉子问孙浩:如果县里出了坑害百姓的贪官,你敢不敢治他。孙浩表态:我孙浩若是包庇坏人,贪赃枉法,撤我的职,治我罪,老百姓可以打到我家门,骂我不肖子孙。他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布于众,让老百姓举报随时能找到他。第4集佟怀志来电话,叫孙浩催促陈志远到地区人大报到。陈志远不走,他说古城没搞好,没脸面离开古城。孙浩询问发展古城的思路,他让孙浩到七里岩走走,再去见见田茂林。孙浩征求卫济民的意见,卫济民告诉他,田茂林是个干实事的人,但也是佟怀志最忌讳的人,他让孙浩自己拿主意。胡菲菲劝孙浩,万万不可去找田茂林,田茂林犯的是作风错误,他的案子是佟怀志当县委书记时定的,任谁也翻不过来。陈志远当了那么多年书记,都不去七里岩,那是避佟怀志的嫌。孙浩在在大众饭店请待业干部们吃饭。劝他们回到原来的岗位,该退的退,该赔的赔,再为老百姓干几件漂亮的事,让群众重新给他们下结论。群众通不过的干部,县委怎能再用?待业干部们傻了,但又没有理由反对孙浩的决定。刘光明向孙浩发难:孙浩若是敢去七里岩见田茂林,他明天就回关虎镇,就是当田茂林那样的驻村干部,他也情愿。孙浩独自开车去七里岩,他看到了田茂林带着乡亲们修的路,造的田,还看到了老百姓为田茂林立的碑。碑文上写着:拿起白面馍,不忘田书记。那些朴实的山里人,没有忘记那个犯了错误的乡党委书记。第5集佟怀志送苗刚来古城上任,在县级干部会议上,隆重介绍苗刚和孙浩,并表扬孙浩是乡镇干部的榜样,因为干的好,才被破格提拔。陈志远提出反对意见,说有人比孙浩干的还要好。这个人就是田茂林。孙浩也同意陈志远的看法,提出树田茂林为乡镇干部的表率。孙浩的提议一出,立刻引来了一片反对声,反对最激烈的是副县长杨明山。佟怀志警告孙浩,不要和陈志远混在一起,更不能搞自己的小圈子,以后古城的人事任免,都要征求地委的意见。孙浩感到佟怀志把紧箍咒罩在了自己头上。苗刚、孙浩、胡菲菲“三驾马车”聚会,孙浩喝的酩酊大醉。胡菲菲开车送他回家,他告诉胡菲菲,他决定辞去这个捡来的县委书记。不再当别人的陪衬。胡菲菲骂他是胆小鬼,是糟蹋人民给他的权利。他不由对胡菲菲另眼相看。卫济民狠狠批评了孙浩,让他学学田茂林,再难也得干下去。还告诉孙浩,佟怀志信奉一个法师,相信占卜。孙浩气愤地说:这不是精神腐败,又是什么?精神腐败,比掖起几个钱,对党的事业危害更大。继续查看06-10集音乐原声
曲目 | 《敢不做个好儿郎》 |
作词 | 侯钰鑫索之华 |
作曲 | 李戈 |
演唱 | 腾格尔 |
音乐录音 | 许刚张晓薇 |
展开表格
好爹好娘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好爹好娘》共18集,实际上该剧共拍摄了22集,播出时剪掉了4集,所以,感觉

好爹好娘剧照
上没有拍摄时那样流畅[7]。剧中有很多演员扮演当地的老百姓,剧组的服装是向老乡们买的,电视剧拍完了,这些买老乡的衣服和其他服装又全部送给了老乡。
因为拍摄地严重缺水,剧组用买来的萝卜解渴,后来,所有人一张嘴就是一股大萝卜味儿。
胡亚捷扮演一号主角,“苗刚”虽然是“反一号”,却是个配角,即使这样,胡亚捷却想弃“孙浩”而选“苗刚”。
创作背景2001年春天,制片人崔屹平看中了作家侯钰鑫先生所著的小说《好爹好娘》,后来经过制片人岳鲁毅的推荐,交由编剧张辉力改编。4月底,张辉力和崔屹平来到河南郑州,见到了小说的作者侯钰鑫。张辉力和侯钰鑫一见如故,两人整整谈了三天。放完“五·一”长假,张辉力就开始编写剧本分集提纲,写了三万余字。五月底,崔屹平带着提纲上了飞往北京的班机,在飞机上看完提纲,当晚就和中央台影视部的有关领导、责任编导见了面,当场拍板敲定,把《好爹好娘》搬上荧屏。
剧本初稿完成后,张辉力、侯钰鑫两位编剧和崔屹平在河南新乡市的辉县见面。辉县是侯钰鑫的老家,《好爹好娘》中很多语言就是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之口,田茂林的原形之一吴金印也是郑永和的学生[8]。
后期制作拍摄剧组走进回龙村,回龙村不但承担了全剧百分之八十的外景,剧组还从村支书张荣锁身上得到了更新鲜的素材,进一步丰富了剧中的主人公孙浩和田茂林的形象。在这部剧进行后期制作的时候,张荣锁这个朴实的山里汉子,被中组部命名为模范支部书记。[9]
获得荣誉
时间 | 奖项简称 | 奖项全称 | 所获奖项 | 结果 |
2004年 | 飞天奖 | 第24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 优秀长篇电视剧奖 | 二等奖[11] |
2004年 | 神农奖 | 第9届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农奖 | 影视剧类银奖 | 获奖 |
作品评价

好爹好娘海报
《好爹好娘》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好作品。好就好在:一是内容故事性强。全剧以古城县北干渠的上马还是下马为主线,展示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的对抗、较量。二是题材时代性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好爹好娘》以此为题材,透视了在建设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上,各种人物的表现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现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三是主题鲜明性。该剧始终突出:人民是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公仆,为民办事,天经地义。四是艺术表现的真实。整个故事生活化,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有很强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五是语言的生动性。剧中有不少闪光的现代语言和群众语言。该剧让观众体味到民心是杆秤。民心不可侮。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网评)。《好爹好娘》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影片,艺术地体现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塑造了县委书记孙浩、乡党委书记田茂林等一批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农村优秀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刻画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也有力鞭鞑了党内现存的一种腐败现象——意志堕落和精神腐败,是一部难得的警世之作(新浪娱乐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