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乡名。详见王陶镇。原王陶乡位于山西沁源县西北部,东邻该县赤石桥乡,南接该县聪子峪乡,西与介休市相接,北邻该县王和镇。全乡总面积29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3万亩,林地面积5.2万亩。全乡有行政村28个,自然村37个,常住人口11537人(2017年) 。工业企业总数27个。

中文名

王陶乡

车牌代码

晋D

地理位置

山西沁源县

面积

282平方公里

人口

11043人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电话区号

0355

下辖地区

20个村委会

外文名

wangtanxiang

行政区类别

所属国家

中国

民族

汉族

特色产业

种植业

气候条件

高寒山区

耕地面积

2.83万亩

所属地区

山西长治市沁源县

乡下辖村

辖王陶、下壁、任家庄、沙坪、百草、松罗、葫芦沟、豆壁、牛郎沟、马凤沟、城艾庄、下城艾、上城艾、益泽沟、义和、阳凤、王头、黄段、北道庄、大峪村20个村委会。

建置沿革

位置境域与建置沿革

王陶乡地处太岳山东麓,沁源县西北部,全乡总面积281平方公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陶为沁源县第五区公所。1956年实行乡村建制,原第五区公所改为乡公所。下辖豆壁、百草等15个自然村。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王陶乡又改为王陶人民公社是全县十大公社之一。1971年4月王陶乡又归晋中介休管辖,1972年3月又回划沁源县1984年废除公社又改为王陶乡。2001年撤乡并镇,花坡乡并到王陶乡,现在王陶乡政府下辖28个行政村:王陶、下壁、任家庄、沙坪、百草、松罗、葫芦沟、豆壁、牛郎沟、马凤沟、城艾庄、上城艾、下城艾、益泽沟、义和、阳儿凤、王头、黄段、北道庄、大峪、花坡、池口、鹤溪泉、八眼泉、王堡庄、金泉庄、岭上、土岭上。[1]

环境资源

王陶乡原干石高寒山区,是长治市面积最大乡镇,人口密度相对最小乡镇,每平方公里只有36人。

辖区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木茂密、草坡广阔、龙风河纵贯全乡南北,由南而北流入汾河。

形成了山上有树、坡里有草、地下有煤、沟里有水这样一个得天独厚、资源非常丰富的乡镇。

年平均气温6.4℃,无霜期125—130天,年平均雨量583毫米,最大风速15.5—19m/s。

全乡28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3177户,10064口人。

全乡总面积281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11%,其中耕地1.5万亩,人均1.5亩,草原7.5万亩,林地16.9万亩。

王陶乡交通方便,省道汾屯公路贯穿全乡南北,2006年完成了村村通油路,

2008年修通砂岩壑至花坡的水泥旅游路, 2011年正在完成街巷硬化,户户通水泥路。[2]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9836
5370
4466
家庭户户数2261
家庭户总人口(总)9112
家庭户男4831
展开表格

教育卫生

全乡有县镇联办中学1所,小学37所,中心卫生院1所,乡卫生院1所。

生态简介

王陶乡地理位置偏高,平均海拔高度1800米,气候比较寒冷,平均气温4.3~6.4℃,无霜期在100~120天之间,年均降雨量700毫米左右。王陶乡属洪河流域,属委级性河流,由南向北汇入汾河。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谷子、山药、莜麦、荞 麦、等小杂粮。花坡一带海拔高度达2400米,是典型 的亚高山草甸区,牧草资源比较丰富,野生花卉800多种,旅游观赏价值很高,亟待开发。境内煤炭资源、铝钒土资源丰富。含煤面积90万平方公里,总储量为13.6亿吨,铝钒 土储量为8700多万吨。

经济发展

王陶乡经济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为19057.13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93.12%,农业收入为203万元,占经济总改入的1.0%,第三产业为1204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5.88%。至2010年由于煤炭资源整合,整合后的王陶乡煤炭企业个数还有六家,2010年的煤炭产量和收入总量均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王陶乡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将是王陶乡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花坡—沁源源头生态旅游区是很有价值的生态旅游资源,辖区内山岭、溪流、森林、草甸与凉爽的气候使及境区具备了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的开发,结合历史传说开展“花坡”名字由来、景点花种取名介绍、景点导游服务,开发花坡—沁河源头可和灵空山景区,绵山景区可以连贯扩大。

依托于绵山旅游市场,突出“生态特色”做好、做精、做大,“花草”文章,主题推出“春之花”、“夏之草”、“秋之羊”、“冬之雪”四大项目品牌。

至2010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7.2亿元,比2006年增加2.1亿元,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15元;劳务创收达6421万元,比2006年增加1834.6万元,增长40%;粮食总产达3.84万吨,粮食总播种面积稳定在7000亩左右。截止2010年,全乡完成财政收入3600万元,较2006年增长1744万元,增长了94%。[3]

社会状况

全乡初中1所,小学6所,幼儿园1所,敬老院1所,学龄儿童全部入学。

王陶中心卫生院建设新颖,设备齐全,医药条件符合乡镇级卫生院要求

每个行政村都有新型医疗卫生所,农民全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

每个行政村都有文化活动室,村村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水泥路

通广播电视,大村有篮球场,健身器材。

王陶乡的名胜古迹很多,主要在战争年代被毁,现在有笼阔遗址的有豆壁村的天寿山

王头村的龙华寺,王陶村的关帝庙,重修补修一新的古迹有百草村的文昌楼,王陶村的噤师庙、五神庙。[4]

重点工程

实施六大工程:

植树造林

乡党委、政府以山上治本、身边增绿、村边增景为建设重点,共投资220万元,投劳3万余个,出动机械150多台次,实施了六大造林绿化工程。通道绿化15公里:通道百草——益泽沟沿线15公里扩展50米宽的绿化带,共投资28万元种植杨树、柳树、国槐、油松等21000余株;荒山绿化400亩:由专业队按规划设计统一组织实施,在任家庄南沟荒山荒坡投资4.5万元种植刺槐400亩52000株;林地恢复工程:在沙坪村投资98万元进行了400亩林地恢复,共种植松树14000株;景点绿化3处:(1)百草文昌楼景点绿化。投资14万元种植桧柏、龙爪槐、云杉5000余株,绿化面积300余亩;二是任家庄干河大桥绿化。投资43万元种植国槐6000株,垂柳6000棵,桧柏300棵,落叶松200棵共300亩;(3)益泽沟村北黑虎山景点绿化。投资7.6万元种植国槐、垂柳1200株;企业绿化4处:王陶矿、郭家坪矿、大峪矿、王陶经营部投资7万元对进矿路和场区全部绿化;园林村绿化4个:王陶、百草、任家庄、豆壁投资76万元种植杨树、柳树、云杉、油松等3000余株、绿化6000m2、已建成农民健身园林游园雏形,真正做到一次造绿、一次成林、一次成景的效果,此外还完成天保500亩和退耕还林5300亩的补植补种任务,使全乡绿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二是水利综合建设工程

该工程也是农建的重点,共投资560万元打850米水源深井四眼(分别为王陶村、百草村、大峪村和东盛矿水井),现在工程进展顺利,管网铺装(共铺装管道27公里)和水池建设配套工程(修建蓄水池四个、配电室四个)已经全部完工,其中大峪到义和沿线五村于12月1日供水全线贯通,剩余工程预计在1月底前全部完成,完工后将彻底解决全乡9000余人的饮水问题,长期困扰王陶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根本解决。

村村通

共投资360万元铺水泥路阳儿凤村4500米,益则沟村1500米,花坡村1800米,牛郎村1500米,马凤村600米,鹤溪泉村650米,硬化街道松罗村10000平方米,葫芦村9000平方米,安装排水管道及排水渠3700米,现在已经全部完工。

农田建设工

秸杆还田1500亩,机耕9000亩,机耕面积达90%以上。

客土垫地

共投资400万元在王陶到任家庄村滩涂垫地500亩,扎坝1000米,现在已经全面展开,预计十二月底前全部完工,这将使王陶村人均耕地增加0.3亩,人地矛盾将得到根本转变。

沼气池

除上级部门补助外,乡里对沼气户每户补助500元,现已有20户完工,其余80户修建物资全部发放到位,全部完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