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红楼梦》的小丫环春燕为何可以犯四春的名讳,小红就不可以犯宝黛的?

《红楼梦》的小丫环春燕为何可以犯四春的名讳,小红就不可以犯宝黛的?

《红楼梦》的小丫环春燕为何可以犯四春的名讳,小红就不可以犯宝黛的?

1009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 知识库
最新回答 2022-08-07 19:26:45
共有18条回答
旁观者岚

《红楼梦》中,林红玉是怡红院中的丫鬟,她的主子就是贾宝玉,她算作直接犯名讳了,所以必须改,否则贾母、王夫人都听着别扭,等于和主子排序了。

而春燕和贾府四春虽然也重了一个字,但她也是怡红院的丫头,与四春并无直接关系。而且排列顺序不同,所以无人在意而已。而且她是宝玉的丫头,命名权在宝玉,虽然不是宝玉取的名,但现在贾府里的三春哪个敢去得罪贾宝玉?

月遥

除了几位答主所提到的,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玉在曹公和《红楼梦》里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首先“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特殊的地位。

玉具有温润的质地、洁白的外形、高昂的价值,自古受到我们中国人的喜爱。

不论是君子如玉、玉洁冰清、洁身如玉等美好的说法,还是过去作为国礼馈赠他国,玉都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

玉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玉不仅象征着谦和、敦厚、高洁、坚韧、风骨、权势,也代表着我们崇尚的美德与高尚情操。



其次,“玉”在《红楼梦》中是一种特殊的物品。

宝玉含着美玉出生,这块大如雀卵、灿如明霞,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通灵宝玉被当作天地圣物,被贾母视为宝玉的命根子。

这无才补天的灵石随着贾宝玉的真身转世,见证着红楼人物的起伏,见证着贾家族命运的变迁。

《红楼梦》又叫《石头记》,人世间的种种盛衰红尘,实际背后都有一个观察者——石头变的美玉。因此,玉在红楼梦里是被特殊钟爱的。



最后,“玉”字在曹公这里被赋予了特殊含义。

曹公把美好的“玉”字给了两个玉儿,彰显着他们身上玉的气质,比如追求天性、冰清玉洁、不媚流俗、赤之之心。

同时,曹公赋予“玉”字的人物,必须是有些自我小个性的,宝玉、黛玉、妙玉,在不懂他们的人来说,都是性格有些“怪”的,自我意思强烈的人。

所以曹公不愿意把“玉”字给小红这样一个千伶百俐、随机应变、社会化程度极高的小姑娘,当然就毫不犹豫地把这个字给没收了。

萍风竹雨123

奴才应该避讳主子的名字,这是规矩。但也要分情况而定。



比如贾母是荣国府最大的boss,一般情况下,整个荣国府都不敢犯她的名讳。贾政,王夫人是荣国府的二主子,除了老太太屋里的,几乎没有人敢犯他们的名讳。到了宝玉,三春等孙子辈主子,也只有他们自己院子里的人避讳着些了。所以丫鬟仆人等到了新的主人那里就要改名字。



丫环小红原名林红玉,是荣国府管家林之孝的女儿,林之孝是荣国府的老奴仆了,当然知道自己女儿的名字犯了贾宝玉林黛玉的名字。但是,当初林红玉是在怡红院当差不假,可是当时贾宝玉并没有搬到怡红院去住,所以,林红玉的名字虽然与贾宝玉犯冲,但仍然可以保留自己的名字。就如同王夫人院子里的玉钏儿,虽然有个"玉”字,但不是贾宝玉院子里的丫头,所以就不用改名字。

只是后来贾宝玉搬到了怡红院,林红玉就成了怡红院的丫头,这时候再与宝玉的名字相冲,就是犯了规矩了,于是林红玉就成了林小红了。而玉钏儿仍叫玉钏儿。



春燕也是怡红院里面的丫头,她的正经主子是贾宝玉。只要她的名字补充范贾宝玉的名字,就不算错。所以春燕这个名字虽然里面有一个"春”字,仍然可以不改名。但如果他去侍奉三春里边的任何一春,春燕这个名字就保不住了。

十点书妆

《红楼梦》第27回,王熙凤问林红玉的名字:

红玉道:“原叫红玉的,因为重了宝二爷,如今只叫红儿了。”

也并不是如题主所说“犯宝黛”。

贾宝玉是《红楼梦》书中的一号男主,是元妃娘娘的正宗亲弟弟,被贾母纵容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而林红玉是贾家的下人林之孝家的女儿,不但是奴才等级的,而且还是女孩子。

所以林红玉不能重贾宝玉的玉。意思是这个名字贾宝玉叫了,别人就不能再叫了。作者这样写是想说明贾母太霸道。

贾府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每个人都有一个春字,但是贾府有一个丫头叫春燕儿。作者为什么就没有写春燕的春重了四位小姐的春呢?

这是因为作者想说明贾母就是一个重男轻女的老太太。贾府的男孩儿只贾宝玉一个叫玉的,别人就不能重他;女孩叫春的有四位,重四次都没关系!

贾府的女孩子被贾母养的很精致,不但读识字还会作诗、会下棋、会画画,美貌加才艺即是色艺俱全。这样的女孩子更容易被有权势的男子看中,所以元春可以进宫封妃。

探春和惜春也是要走这个路线的,所以贾母会安排他们与南安太妃会面。探春被南安太妃选中,嫁了一个“贵婿”。继元春之后又让贾母大大的赚了一笔。

惜春最小,有机会看清了姐姐们的悲惨命运,看清了贾母的丑恶嘴脸,果断的出家了。

在贾母看来,贾宝玉是男孩儿,是可以为他立门户的人;而女孩子是被用来给他们换取利益与人脉关系的人。贾宝玉的玉字不能被别人重,但是四春的春字可以让下人随便重。

贾府的女孩子是“娇客”。客再娇也是客,客的意思就是不是自家人。既然不是自家人,就可以不必真心对待。

林樰熳倚楼看江湖

跟归属有关。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林黛玉读到敏的时候都会换一个字。但是没有必要让所有其他人都换字啊。所以所谓的忌讳都是针对自己的长辈或主子的。

跟春字有关的有名姓丫鬟有两个,林黛玉的叫春纤,贾宝玉的叫春燕;跟玉字有关的也有一个,王夫人的丫头叫玉玔;跟宝字有关的丫头也有两个,夏金桂的丫头叫宝婵,秦可卿的丫头叫宝珠,她们都没有因避讳而改名。

可见,所谓的避讳只是针对自家主子的。林红玉是宝玉的丫头,所以不能冲撞了宝玉的名讳,如果一开始就是王熙凤的丫头,估计就不需要改名了。



让全国人民避讳的只有帝王的名字,因为他管辖整个国家。所以,丫头要不要避讳主要看她隶属于哪个主人。

赵二小的文艺江湖

红玉被改成小红,说是犯了宝玉的玉字,其实我认为,这是宝玉房里其它丫环为了打压她,使出的一种手段。

凭宝玉的性格,他是断不会不让女孩不叫他的名字的,就是改,他也会给红玉改一个美美的名字,而不是那么随便凑和的叫小红。

我们也看道,在红玉在碰到王熙凤后,她是一个极有才干的人。还有,她也是半路做了宝玉的丫环的,她先在大观园里的怡红院,是怡红院分给宝玉后,她才跟了宝玉。她对别的丫环来说,是外人,不是一块从小玩到大的。

还有小红的爹妈,虽是管家,但从王熙凤嘴里知道,是个一锥子扎下去也没有响声的老实人。所以,那些小丫环们大概也不把小红爹妈当回事了。

但偏偏小红,模样俊秀,口齿伶俐,还颇有才干!也是宝钗眼中的"志大眼空"之人。这样下来,也怪不得宝玉房里那一群十三四岁的嫉恨了!

尤其是晴雯,自己玩了半天,回来后,瞧见小红,张口就是:"花也不浇,鸟也不喂,就知道疯玩!"可见她们平时是如何欺负红玉了!

而春燕,只是个小丫头,也最是一个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小姑娘,她对宝玉的原来身边人,是构不成任何威胁的,所以,宝玉的大丫环们也犯不着打压她了。

还有,"玉"字,是宝玉这辈人的辈分字,在家族人眼中很引人关注,相比下来,"春"字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另外,春燕的主子不是四春,所以大家也不会牵连到那么远。

以上是我拙见,希望对您有用。



云鹤166082174

不知道

冬树林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因凤姐使唤了小红一回,所以知道了这丫头伶牙俐齿。凤姐对小红非常赏识,有心把她挖到自己身边,于是又问年龄又问名字的,小红得以把自己改名字的故事讲了出来。她说:“原叫红玉的,因为重了宝二爷,如今只叫红儿了。”

至此,我们知道,丫鬟是不能和主子重名的。

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古代皇帝的名字是要人避讳的,他名字里的字是不许再用的。比如刘秀做了皇帝,秀才也不能叫秀才了,叫茂才。

这种避讳皇帝的名字叫国讳。除了国讳,还有家讳、圣人之讳、宪讳等。

圣人之讳,比如圣人孔子,他的名字“丘”字,世人也要避讳不能使用。

宪讳,就是级别低的官员要避讳级别高的官员。

以此类推,家讳就是家里小辈要避讳长辈。唐代的著名诗人李贺,就因为父亲名叫李晋肃,“晋”与进士之“进”同音,而终身不得应进士之试。

在《红楼梦》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当贾雨村得知林黛玉母亲叫贾敏时,他恍然大悟地说:“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这里说的情况就是有关家讳。

那么红玉避讳宝玉的玉,只能绕过“玉”字叫小红,属于那种避讳呢?我想小红是贾府的奴婢,宝玉是贾府的主子,并且小红还是宝玉的丫鬟,应该属于奴才避讳主子的一种。

那么问题来了,像题主所问,为什么丫鬟春燕不避讳主人家里的四位姑娘的“春”字呢?

我想应该归结于姑娘们是女儿,长大了是要嫁人的,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们不属于贾府真正的主人,因此与她们的相隔甚远的春燕也就没有必要避讳了。古代人这种无聊的避讳实际上显得很荒唐,如果像这样有点瓜葛就避讳起来,怕是会影响社会了,比如说宝蟾是不是要避讳宝钗呢,香菱是不是要避讳湘云呢,改起名字岂不麻烦得很。

有一种情况,如果春燕是她们其中一个姑娘的丫鬟,作为小姐的丫鬟,是小姐的直属奴才,应该也要避讳,但事实不是这样,所以春燕无需避讳。

这就是何以春燕还叫春燕,而红玉却改叫小红的原因。

琲琲

聪明的女子自信, 善良,自知,努力,有眼光会长远

研究红学的人都知道,曹老对于“红”有特别的偏爱。

红楼梦中众多丫鬟每个人的结局都不一样,但多数丫鬟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可是有一个丫鬟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美满的人生,真正让人刮目相看,这个人就是才貌双全的林小红。

林小红原来的名字是叫林红玉,因为名字中的玉字和贾宝玉名字中的玉字相重了,所以改名为林小红了。林小红一家一直都在贾府当仆人,她父母主要负责府中田地的收租事宜。

第二十七回中,小红的口才赢得了王熙凤的赞赏,王熙凤想要认小红为干女儿,小红听后直说使不得,辈分错了,这下大家才知道原来林小红是林之孝的女儿。王熙凤笑着说:“林之孝两口子平时都是沉默寡言之人,两人都这样倒也非常般配,没想到养了这么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真让人没想到!”

其实林之孝两口子并不是王熙凤口中的沉默寡言之人,只是她们看不惯王熙凤那嚣张跋扈的样子,所以在她面前都不愿意多言,从而保全自己和家人。在贾宝玉过生日的时候,正好是林之孝去查夜,众人看到他过来查夜都迎了出来,林之孝见人还挺多,便告诉他们不要只是赌钱吃酒,然后倒头大睡,如果那样他是要生气的。大家都笑着说:“不会的,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呀!”从中便可以看出,林之孝虽然是在贾府当仆人,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第七十二回中,旺儿想仗着凤姐的地位和气势强娶彩霞。而这个旺儿并非善良之人,平时好酒好色,还喜欢赌博。林之孝知道后,直接去找了贾琏,告诉他旺儿不是什么好人,贪财好色好酒,要是把彩霞嫁给她,那就真正毁了这个姑娘了,让贾琏不要同意这桩婚事。从这可以看得出林之孝的心底非常善良。

相比其他丫鬟,有的被家人卖掉,有的无父无母,有的家境清贫,多数都是出生不堪。而林小红虽然也是仆人家庭出生,但是家风很正,父母也是善良之人,对她更是教导有方,同时父母在贾府中虽然是仆人也有着一定的地位。而林小红也是勤奋努力的人,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最后得到了王熙凤赏识,在王熙凤身边谋得了一份好差事。

在怡红院当丫鬟的时候,其他几个丫鬟都不在的时候,有人叫她去催水,她故意称有事不愿意去。然后趁大家都不在的时候。贾宝玉要喝水,她便给贾宝玉送水趁机在贾宝玉面前露了脸,想要引起贾宝玉的注意。可惜最后被其他丫鬟一顿数落痛骂,从此便断了这个念想。

林小红接近贾宝玉,想通过贾宝玉上位,这在很多人眼里都觉得无耻。可是细细想来,古时候的丫鬟想要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也只能选择这一条路了。而且林小红才貌双全,看上贾宝玉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最后并没有成功。

她知道和贾宝玉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她也没有气馁,仍然努力上进,在王熙凤身边工作的时候,遇到了贾芸。第一次遇到贾芸的时候,她对贾芸并不感兴趣,但是当她得知贾芸是贾府的公子的时候,她便非常想结识。后来知道贾芸再来大观园的时候,便故意将手帕弄丢,成功的导演了一出好戏,与贾芸相识。最后通过自己一步一步地努力成功的嫁给了贾芸,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太。

而林小红更可贵的是,在最后贾府没落的时候,贾宝玉都被抓了起来,她并没有坐视不理,而是和自己的丈夫贾芸尽心尽力的帮助贾府,想办法营救贾宝玉。而这也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子。那么对于之前她所做过的一些不好的事情,都可以原谅淡忘了。

虽然林小红出身在仆人之家,但是父母都是善良之人,一家人相亲相爱对她也是教导有方,在这一点上来说林小红还是很幸福的。同时林小红自己也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一定的规划和追求。所以她通过自己精心计划和勤奋努力,得到了王熙凤的赏识,在王熙凤身边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差事。那么在爱情方面,她也凭借自己的智慧找到了一个如意郎君贾芸,成就了自己的完美人生!

黑白文章泽渊诗

说起名字,不要说中间一个字相同。中国自古就有重名重姓的,但是在一个家族中,一个小范围内,最忌讳重名,而且对谐音都是避免的,所以慢慢就对名字赋予了文化,起名成了一门学问,成为文化中的一部分。


古代一个家族中的名字是不能够重复的,而且有的字数都是有要求的,比如父亲三个字,儿子一般是两个字,反过来也是这样的,李世民和李渊就是个例子。

有人会问了,王羲之和王献之听起来像弟兄,但实际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他们两个文人不重视名字呢?

这个规律应该是后人开始的,魏晋南北朝和两汉时期,一直到的三国也没有多大讲究,曹操,曹丕都是两个字,应该这个讲究是在隋唐时候开始的,现在大多数地方的人也有这样的讲究。


《红楼梦》中的名字也有这样的讲究,贾政,贾宝玉……多的就不说了,说说这个小红吧!

小红本来是贾宝玉的一个丫鬟,后来跳槽到了王熙凤这里,在贾宝玉那里山中有老虎,他这只猴子称霸不了霸王,而在王熙凤这里,王熙凤事多,大总管,总有让小红干不完的事,小红又是毛遂自荐,伶俐聪明,自然得到了王熙凤的赏识。

她的名字原本叫红玉,这个玉就和贾宝玉的玉,林黛玉的玉重复了,而他又是个下人,所以索性就把名字改成了小红。好记又不犯玉,两全其美。



看似一个很简单的字,作者似乎要写的是文字狱,这个文字狱从明朝就有,在清朝也有。

比如红楼梦的红就是个文字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赤为红,明朝的皇帝姓朱,这岂不成了反清复明吗?

难道红楼梦是一本反书,文字狱作者当然不能正面的去写,只能通过名字这样谢谢而已。

短小精悍,内容全面,回答完毕,欢迎点赞!

家住金陵

《红楼梦》中表面上看起来小红改名字是因为她的名字里的玉犯了宝玉的讳,但是其实并不然,我们知道作者在《红楼梦》中那些凡是名字里面有玉的,基本上都跟宝玉有着情感上的瓜葛,那小红显然没有,虽然小红也曾经有过那样的心思:“因他有三分容貌,内心着实想痴心的向上攀高,每每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不想今儿才有些消息,又遭秋纹等一场恶意,心内早灰了一半。”

心灰了的小红后面不再对宝玉有任何的痴心忘想,把目光转向了贾芸。作者后面有情节里也没有要安排她跟宝玉有任何的情感瓜葛,所以把小红的名字改掉,就避免了这一切可能道理的联想。

除了改了名字的小红之外,《红楼梦》中另外有四个名字里有玉的人,他们分别是林黛玉,妙玉,蒋玉菡,玉钏儿,他们或多或少都与宝玉有着情感的瓜葛。林黛玉自然不用说,她是宝玉前世的知己,今生的恋人,妙玉是一直暗恋宝玉的那个人,宝玉年少时也曾经对妙玉有过春心萌动,蒋玉菡则是宝玉在外面的男性知己,彼此仰慕已久,惺惺相惜,至于玉钏儿,自从金钏儿死了以后,王夫人把她的月银提升到每月二两,跟袭人一样享受准姨娘的待遇,很有可能是王夫人为宝玉选的姨娘之一,只不过因为我们看不到书中的结局,所以不知道玉钏儿而最后的结局究竟是怎么样?但是从王夫人给她提升二两月银,还有宝玉变着法儿让她喝荷叶莲蓬羹,这样的细节,我们也大概可以猜测出宝玉和玉钏儿的交集。

在这样的前提下,小红名字里那个玉既然跟宝玉没有瓜葛,所以作者把它改了。或者作者就是想告诉我们,原本小玉是想跟宝玉有瓜葛的,后来因为没有攀得上,所以特地设置了改的情节。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什么荣国府里管人事的林之孝家的、小红的母亲宁愿让小红在宝玉屋子里当三等的丫头而没有让她去凤姐那儿了吧。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我走题了,其实不然,通过这样的解释,我们再来解释春燕的名字就很容易了。因为犯讳改名于小红而言,只是个幌子,作者是想撇清她跟宝玉的关系。而春燕作为女孩子,她跟四春之间没有这样的交集,也不会引起任何的误会,改不改名字并没有所谓,读《红楼梦》的时候,读懂这些细节方面的玄机,就会明白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东篱ZWH

小红名红玉是林之孝之女。第24回,回目“痴女儿遗帕惹相思”交待的清楚:

原来这个小红本姓林,小名红玉,只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便都把之个字瘾起来,便都叫他“小红”。原是荣国府中世代的旧仆,他父母现在收管各处房田事物。这红玉年方十六岁,因分人在大观园时节,把他分在了怡红院……

说的明白,只因犯了林黛玉、宝玉两人的“玉”字,才称“小红”。封建社会讲“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晚辈避长辈,仆人避主人。贾府礼教道德风靡,循规守矩。而小红就是一个“家生”女,一个个奴才,哪有取名字的自由?

微史主编

四春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里面都有个春字,并且春字在末。而春燕的名字里的春在首,古人讲究尊卑上下,所以春燕的名字自然犯了四春的忌讳。小红的名字很普通,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字范宝玉黛玉的名讳。

凭栏翠袖

我是红楼梦品读者凭栏翠袖,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小红的原名是红玉,据说是因为玉字犯了宝黛的名字,就改名叫小红了。

这个情节,从故事发展来看,可有可无,但是作者还是这样写了。不过,红楼无闲笔。


因为这个红玉其实就是黛玉的红尘映射,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低阶级健康版黛玉的故事。她聪明漂亮有才干,这一点跟黛玉一样,但她的环境不如意,又受人欺负,因此染病,周围丫环也不理解她。这跟黛玉的情形也十分相似。


红玉大胆追求爱情,她爱上的男人是贾芸。贾芸外形跟宝玉相似,宝玉取笑说“像我儿子”。小红与贾芸大胆借帕传情,与宝黛以帕传情也十分神似。


所以,小红其实是另一个世界里的黛玉,是红尘里的黛玉,说明黛玉如果换个身份换个环境换个男人,她的命运也会有另外一种可能。


但是红玉这名字与黛玉太相似了,放在书里太扎眼,于是作者以避讳为理由,给她改名小红。


其实丫鬟里名字带春的有不少,怡红院有春燕,潇湘馆有春纤。也许也是叫起来的时候不叫春字,直接叫小燕,小纤吧?


还有一种可能是,宝玉是红玉的主子,而春燕春纤的主子并非三春。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我哦,我写的红楼文章很有趣的~~

小墨年糕推书

实际上,丫鬟春燕这个名字也是需要避讳四春的。而大家为了避讳主子的名讳,把春燕直接称呼为小燕。

这在《红楼梦》文中可以看到,人物对话之间涉及到春燕的时候,都是用小燕来替代的。

就像小红原来姓林名红玉,就是要避讳黛玉、宝玉的名字,就把“玉”隐去了,直接被称呼为小红一样,虽然在行文中还是春燕这个名字,但实际上,书中人称呼的时候,已经直接叫她“小燕”了。




栖鸿看红楼

不,一样是需要避讳的。

我在电子读书软件上查了一下“春燕”,又查了一下“小燕”,两个名字都出现了多次。但是大部分是叙述人的称呼,在对话里直接叫的很少,只有三次。

一次是第五十九回,莺儿和春燕的姑妈开玩笑:“姑妈,你别信小燕的话,这都是他摘下来的,烦我给他编,我撵他也不去。”

另一次是司棋闹小厨房的先声,莲花儿攀比:“前儿小燕来,说晴雯姐姐要吃芦蒿……”

第三次是宝玉要支开众人打听五儿的情况:“我出去走走,四儿舀水去,小燕一个跟我去罢。”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里说的小燕和春燕,是一个人的两个名字吗?不会是两个人吗?

在第五十九回中,上一段写莺儿和春燕对话,姑妈走来,批评春燕,春燕还嘴,接着马上就是莺儿取笑,话中叫“小燕”,当然是同一个人的两个名字。

一个人为什么要有两个名字?除了黛玉字颦颦这样的风雅、贾政字存周这样的必须之外,林红玉也是一个例子:“原来这小红林姓林,小名红玉,只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便叫他‘小红’”。

那么,春燕当然可以参照旧例:因“春”字犯了贾府四春,便把这个字隐起来,便叫他“小燕”。

小燕是大家这样叫他,并不是正式改了名字。所以行文之中,还称之为“春燕”,但是书中人亲口叫她,只会是“小燕”了。

梧桐夜雨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君臣父子,上下尊卑,各种繁缛礼节都要严格遵守,其中就包括奴才的名字不能冲犯主子的名讳这一条,一定要避讳才行。



那么为什么红楼梦里小红的名字要避讳宝、黛二人,而春燕则无须避讳四春的名讳呢?

在宁、荣两国府里,辈分和威望最高的当属贾母,因此她的名讳是万万没人敢冲犯的。接下来就是贾敬、贾珍、贾赦、贾政、贾琏、贾蓉这几对众人皆知的老爷太太,一般情况下,也是没有人敢冒犯他们的名讳的。



而还没成家的宝玉、贾环和三个未出阁的春字姐妹,只需他们各自屋子里的人避讳着不要冲犯他们的名字就行,不属于他们各自屋里的奴才丫头,名字若犯了也没那么大计较。

比如丫环小红原名林红玉,是荣国府管家林之孝的女儿,被分配到怡红院当差,当时宝玉还没搬进来,所以她也就没改名字。但当宝玉搬进怡红院后,她也就真正成了宝玉院里的丫头,这时候她的名字就冲犯了宝玉的名讳,所以当大伙知道她的名字犯了宝黛二人,就都主动叫她小红了。



就像袭人当初是贾母房里的丫头,原来叫珍珠,犯了宝玉兄长贾珠的名讳,但她只是在贾母房里服侍,所以就不用改名字。

而春燕是怡红院里面的二等丫环,她的主子是贾宝玉,不是春字姐妹院里的丫环,所以她的名字里面虽然也有一个"春”字,但可以不改名。

楊剑虹

答:请查看《红楼梦》第59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芸轩里召将飞符"此章回写贾府何婆子的小女儿春燕和掐花采柳编花篮的藕官丫头莺儿与管园子的老婆子发生矛盾冲突的事,真实的天机寓意是预示春天到来时天象的变化,天上的宝玉隐士沉冤昭雪,病体痊愈,灵魂复苏,即将降临尘世。(请思考章回题目的寓意。)春燕,藕官,莺儿都代表作者传世人角色,春燕之名的意思是报春的燕子,藕是莲藕,取“根并荷花一茎香”之意,与作者蒋玉菡的菡字相关。莺即歌唱春天的黄莺鸟。另外,《红楼梦》中宝玉的丫鬟红玉一半的角色也是传世人林黛玉,受宝玉重用。红同绛珠的绛字,玉同黛玉的玉字。现从故事情节来看,春燕不是哪个小姐的丫鬟,所以起名没有严格的禁忌,而红玉是宝玉房里的丫鬟,所以名字不能犯忌,遂改名小紅。回答完毕。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