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豪放派词人。陆游是一个现实主义豪放派诗人,且成就仅次于最高的李白、杜甫、苏试等人,客观而言,应属次高。
而相较于词,他的诗似乎更为人所称道。
诗人有时只凭一首就足够青史留名,陆游存世名作,也是名副其实。

他不仅具有爱国忧民的思想,还有许身报国的壮志。这些对陆游诗歌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形成了兼有杜甫的现实主义和李白浪漫主义的色彩,以悲壮、浓郁的抒情,高度的概括,瑰丽的想象,豪放纵横的气势为主要特征的风格。陆游诗歌的语言,则取白居易平易晓畅之长,形成精练自然,圆转流畅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陆游是我国古典诗歌优良传统的又一集大成者。

一,他有李杜之风,但又别于李杜。曾获得“诗史"和"小李白"称誉。他反映现实,多写主观感受而不作具体描绘,既不作杜甫那样的叙述,也不作白居易那样夹叙夹议的讽刺,具有摡括性强,抒情性强的特点。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他的浪漫主义豪放派特色以七古最突出。侧重于抒写理想和豪情。在奇特的夸张与丰富的幻想中激荡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乐观的战斗精神。如《五月十一日夜且半》,《醉歌》等。

二,陆游具有多方面才能。作品兼及诗、词丶文,以诗著称。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内容涉及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突出反映了当时突出民族矛盾,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关山月》具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思想和精神实质。

三,陆游诗歌语言特色。他的诗歌语言晓畅平易,精练自然,圆转流畅,"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是令人咀味"。承上启下,在当时独树一帜,为元曲以及后代其他文学形式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陆游在当时的豪放派诗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附陆游的作品
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豪放词早期开始孕育,而宋代苏东坡集大成,首创豪放一派。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被公认豪放派的开山之作。经过不断发展,靖康事变后达到高峰,产生了辛弃疾、李纲、叶梦得、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 到了南宋后期,朝廷偏安,豪放派也渐趋式微。

豪放派词作境界宏大,气势恢弘,苏轼和辛弃疾是公认的两大领袖。苏词清放,号称“苏派”,辛词雄放,称为“辛派”,为世人追随效仿。
陆游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的主要精力用于诗歌创作,对作词心存鄙视 ,但并不妨碍他词创作的成就,成为“辛派词人”的中坚人物。陆游的词数量并不多,主要内容是抒发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幽愤,如《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他的词风格多样,也有咏物词和爱情词,清丽缠绵,真挚动人,如《卜算子·咏梅》、《钗头凤·红酥手》,因而有人认为其不属于豪放派。但是其他豪放派词人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不能据此否认他仅次于苏辛的一流豪放派词人的地位。


陆游与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派诗词相比毫不逊色。
与辛弃疾同时代的陆游于暴风雨之夜出生在淮河船中。这也预示着陆游以后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他的父亲是具有爱国思想的正直士大夫,受其影响熏陶,陆游从小立志献身抗金事业。(成长于山河破碎的战乱之际)

陆游自幼好学上进。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而是为实现收复失地的壮志作准备,还读了很多兵书,并去学击剑。
陆游赴临安参加科举考试本该得第一名,因秦桧的孙子也在考生之列。而且名次排在陆游之后,秦桧大怒,由此陆游名落孙山。秦桧死后,才得有机会出来做些地方官,晚年回归山村,还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大业。特别是写于弥留之际的绝笔《示儿》流传千古不绝。

作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是诗作流传至今最多的一位诗词人。有近10000首流传于世。82岁高龄还写出了“一闻战鼓意气生,尤能为国平燕赵”的豪言壮语。“壮心未与年具老,死去尤能做鬼雄!”的雄心气魄。

陆游的诗意境气象万千,语言精炼严谨,又清新自然。善于在一首诗里彰显出巨大的现实社会内幕。“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本人最欣赏的还是七言律诗,用语貼切,对仗工整。清新自然,平白如话。意味悠长。“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在豪放派词人属于什么水平?这个问题,得先从介绍陆游谈起。因为每一个大诗人,大词人,生活的背景,经历,最后造就他的成就和流派。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陆游的经历。

陆游1152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人,越州山阴今天的绍兴人,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的时代,少年时候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宋高宗时,参加过礼部考试,受到秦桧的排斥而仕途不顺畅。宋孝宗即为后,赐进士出身,担任过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务,坚持抗金,屡屡遭到主和派的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的邀请,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即位以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据史料记载,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九十五;清.钱大昕《陆放翁先生年谱》;清.赵翼《陆放翁年谱》。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诗的语言平易畅晓,章法整饬严谨,尤其包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陆游也具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陆游散文作品集《老学庵笔记》: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烟艇记,书巢记,论学二壬书。《渭南文集》:家世旧闻,斋居纪事,放翁家训,高宗圣政草,感知录,清尊路。《南唐书》:绪训,陆氏续集验方,入蜀记,祭雷池神文。
- 诗歌集《剑南诗稿》,《放翁逸稿》: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黄州,冬夜读书示子聿,书愤,示儿,诉衷情,枕上作,梅花绝句,金错刀行,病起书怀,冬夜读书示子聿,沈园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秋思,夜泊水村,庵中晚思,剑门道中遇微雨,观大散关图有感,赠洞微山人。
- 词集《放翁词》,《渭南词》: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咏梅;谢池春.壮岁从戎;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南乡子.归梦寄吴樯;临江仙.离果州作;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鹊桥仙.一竿风月;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 书法:怀成都诗卷;怀成都十韵诗卷;致仲躬侍郎尺牍;桐江帖;长夏帖;北齐校书图跋;尊眷帖;秋清帖;诗境;苦寒帖;上问帖;。

历史如何评价陆游
- 杨慎: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概处似东坡。
- 朱熹: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 杨万里: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 叶绍翁: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诗歌,皆寄意恢复。
- 陈訏:放翁一生精力尽于七律,故全集所载,最多最佳。
- 袁宗道:陆诗模写事情俱透脱,品题花鸟亦清奇。
- 刘克庄:《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 赵翼: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陆游诗,少工藻绘,中务宏肆,晚造平淡。朝廷之上,无不已划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
- 吴宽:以六经,左氏,庄,骚,班,马,韩,曾为师匠,而天资工力,自得尤深。
- 将一葵:乾,淳间,诗人称城斋,范石湖及陆放翁为巨擘。
- 冯煦:剑南屏除纤绝,独往独来,其逋峭沉郁之慨,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
- 梁启超: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 钱钟书:除掉陆游的几首,宋代数目不多的爱情诗都淡薄,笨拙,套板。
- 张爱萍:怀壮志统一国土,含悲愤宿愿未酬。
- 罗哲文:祠前唯见楠柏高,剑南诗兴尚依稀。
- 周恩来: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陆游在豪放派词人中属于什么水平?我个人的观点,因为陆游的爱国热情中,总是流入出几分悲切,哀愁的影像,就诗词的格律,蕴含的深刻含义,和诗词的畅和清寂,这是自唐诗词以后,宋出现的最美好的代表作。所以人们总想,陆游要是豪放性格的人,会是什么样子,什么样子的风杨怡情;陆游的词中:“当年万里封侯,匹马戌梁州”。“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巴黄庭卧看山”。这些都是陆游豪放的词代表。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其实不算纯粹的豪放派,他的好多作品也比较婉约。
像陆游这些诗词大家,各有各的的特点,没有可比性,个人没法评判他们的水平高低!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肯定可以入前三。
陆游生逢乱世,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立志杀胡救国,练剑,专研兵书献策。作文官,主张抗金,反对议和,遭排挤。随投身军旅,戎马生涯。“文能安邦,武能平天下”。
公元1172年,陆游在军中襄理军务,使他的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爱国热情激情迸发,豪情万丈。“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
可惜空有报国之志,奈何朝廷苟安、腐败,无意进取,复国无望。“夜阑卧清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的诗词,特别爱借助梦境来抒发北伐复国的梦想,有忧郁变为激情。“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作为一个文人,令人佩服的是一生关注国家大事,抱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精神。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生平所作诗,将近万首,在词和散文的领域里成就也是很高的。“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入诗”,和辛弃疾的词,同样成为当时时代的最强音。他早年曾受到江西诗派一定的影响,后来由于阅历的加深,悟到诗歌和现实生活的关系,才逐渐摆脱旧习,自成风格。姚鼎说:“放翁激发忠愤,横极才力,上法子美,下揽子瞻,裁制既富,变境亦多。”

陆游是南宋诗人,那个时候我国北方在女真贵族的金政权统治下,处于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对山河破碎、民众流离失所,广大人民都盼望国家能够统一,因此南宋出现了众多具有爱国情怀的文学作家,陆游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爱国主义自然会富而更多的政治豪迈,更炽热的爱国激情,陆游的这种报国信念更是至死不渝。一生创作能力旺盛,留存的九千三百多首诗作和散文中,豪情奔放几乎是一个鲜明的特点。如《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等,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陆游关心国家大事,始终抱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精神,即便是在临终前写的《示儿》中更有“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心声,充满着爱国精神情怀。
陆游的诗篇豪迈奔放,感情热烈,这种豪放的心情他自己也是有感的,于是带着这种豪放的心情,给自己起了个“放翁”的别号,其实是有道理的。
但是,陆游如此的高产名家,不仅仅是以豪放视为唯一的,也有清新婉丽的写景之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境悠然、委婉脱俗。谁又能否认,这是陆游的名世佳作呢?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绍兴人。是南宋文学家、学家、著名的爱国诗人。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晚年这首诗作古今传颂,体现出一个文人豪放对生死的看淡,对一生愿景无法实现的无奈,一种死不瞑目的悲情,致死都梦想着南宋收腹失地的那一天!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中国空无人!
中年陆游年近五十感叹都没有上战场立军功的机会,想起在京城结交的爱国豪杰人士个个都是一腔热血甘愿为国家战斗献身。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是青年时期陆游最著名的一首词,作为观读者的我们看见这首词都会替陆游的爱情感到惋惜,有情人不能眷属,山盟虽在,锦书难拖,如现在流行歌手郑源唱的那歌‘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偏偏换成了回忆’
陆游每个年龄阶层都有是不同诗词表达形式,至于陆游是什么水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陆游。读陆游诗词做心怀家国的人,这就是陆游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好的诗词必定代代传颂。
• 狂飙中张彪是怎么暴露的? | • 男人想长寿需要养成哪些好的习惯? |
• 为什么有的药片做的很大? | • 你有哪些健康的饮食习惯? |
• 有没有人误打误撞治好了便秘? | • 奥迪A3的1.4t和奥迪A4L的1.4t跑高速有区别吗?舒适性怎么样? |
• 青笋有什么营养价值? | • 节假日高速是否应该免费? |
• 怎么才能创造无限的三维空间? | • 怎样有效地洗掉切肉后手上的腥味? |
- 下一篇:男人太忙的时候是不是会忽略自己的女朋友?
- 上一篇:中国的农民,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