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明字用草书怎么写才好看,要点在哪”这个问题,我谈一点看法。
明:明亮;明净;光明在前。
明:姓也!
关于明字草书的写法,我搜集到了几十个,虽都是草书,却写法不同,风格不同。
请题主和各位网友看上图中的草书“明”字的九种写法,有古人写的,有今人写的,都很有特点。
上图中的草书“明”字,有一个是唐代书法家怀素写的,其它八个均为徐伯清所书。
上图中的九个草书“明”字,有索靖 书《出师颂》中的章草“明”,有孙过庭书的今草“明”,有张旭写的大草“明”,还有归庄等书法家写的“明”。
上图中的草书“明”,有皇象的章草,还有褚遂良、黄庭坚等书法家写的,都很精彩!
关于草书“明”字的要点在哪,建议题主认真看一看王羲之、王羲之、张旭、怀素、毛泽东五位书法大家写的,一切就明白了。王羲之写的“明”是两笔而书成;王献之写的“明”也是两笔而书成;张旭则是一笔而写成;怀素则是两笔而书成:毛泽东写的草书“明”,则是多笔而书成。还有,黄镇则是一笔而书成。
各位网友,各位朋友: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和评论!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明”,其本义是明亮,清晰,后延伸至懂得,了解。“明”通常有三种写法,第一种常见的是“明”(如《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第二种是“眀”(如《书·太甲》视远惟明。),第三种是“朙”。
在甲骨文中,“明”是象形字,字形像宫殿两侧迂回曲折的游廊,后来将表示宫殿区域的“囗”形写成“日”形,将曲折的游廊简化。
注意要点:
虽然现在规范的简化字是“明”,但书法当中以上这三种写法都存在,在行草书当中也有很多书法家是分别依据这三种写法来写,因此草法上略有不同。请看以下例子:
1、晋 · 王羲之 · 平安帖
2、晋 · 王羲之 · 前从洛帖
3、唐 · 孙过庭 · 书谱:常规草书写法
4、唐 · 杜牧 · 张好好诗
5、宋 · 米芾 · 张都人帖
6、宋 · 赵构 · 养生论卷
7、元 · 康里巎巎 · 述笔法记卷
8、明 · 张弼 · 千字文
9、明 · 王宠 · 行书诗
10、明 · 王宠 · 古诗十九首
11、明 · 陈道复 · 古诗十九首
12、明 · 董其昌 · 行草书卷
13、明 · 王铎 · 百尺梧桐立轴
14、清 · 傅山 · 孟浩然诗:这个字写出了味道!
15、明 · 文徵明 · 京邸归还诗
16、明 · 徐渭 · 唐诗宋词
17、现代毛泽东草书:比较大气
18、启功草书
以上“明”字形草书,书友们喜欢哪一个呢?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麓风轩】

“明”字是一个会意字。
这个字由“日”和“月”两个部分组成,日月都很亮,古人用二者和起开表示明亮的意思。但是古代的写法里面大多数使用“目”和“月”来表示明亮,这个也能够说的通,因为眼睛也可以用明亮来形容,有了眼睛才能够看到光明。
这个我们可以在甲骨文里能够看到:
甲骨文和金文“明”字
但是在篆书里面,尤其是小篆和金文里面,明字是由一个“囧”加一个“月”字来组成,这主要是古代半坡时期,为了防止野兽袭击,人类会把房子一半建于地下,一半建于地上,白天房间里会非常的阴暗,他们就把窗户建在了房顶上面,光线从外面穿透过来,看起来就像一个“囧”字,这个很形象,看窗户也很明亮,也能说的过去。
我们看颜真卿的楷书的“明”字就是一个“囧”加一个“月”。如下图:
颜真卿楷书“明”字
在草书里面,“明”字简化了很多,简化成了完全无意味的一种符号,没有经过专门的草书训练是识别不出来的。
王羲之草书“明”字
唐代狂草大师张旭草书“明”字。
唐代小草大师孙过庭“明”字
不二斋
写字说画,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