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前身可追溯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作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前身的阜新矿业中等技术专科学校、抚顺矿山工业专门学校、鹤岗矿务局职工技术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以及东北矿区工人干部学校,都设有机械或机电科。
1958年,在前述学校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鸡西矿业学院和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并分别设立机电系、矿山机电专业和矿山机械制造专业等。
20世纪60年代初,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鸡西矿业学院和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四所院校合并,合并后的阜新煤矿学院成立机电系,下设矿山机电和矿山机械制造专业。
1976年1月,学校筹办煤矿机械制造系。
1978年3月,改称机械制造系,除设有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外,陆续增设了热处理专业和热加工工艺与设备专业。
1986年10月,学校机电系调整,分别成立矿业机械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不久矿业机械工程系更名为机械工程二系,机械制造系遂更名为机械工程一系。
1997年1月,机械工程一系和机械工程二系两系合并,组建机械工程学院。
2003年7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机械工程学院分离,单独建系。[1]

历史沿革
教育教学
师资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教职工大会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有教职工157名,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4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50余人。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人、千人层次人选2人,辽宁省“兴辽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拥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3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1]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张强、毛君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
郝志勇、徐平[2]辽宁省“兴辽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杨新乐[3]硬件设施截至2018年10月,学院下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车辆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工业设计系、机械基础教学部、电工基础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开设6个本科专业。[1][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工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教学建设
机械工程学院新春茶话会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辽宁省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精品课程3门,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1][5]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第六批,2010年)[6]辽宁省示范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5]辽宁省精品课程:
《工程训练》、《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图》[5]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机械基础实验中心、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5]学科建设

机械工程学院师生风筝文化节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3个。[1]
• 学科点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
机械工程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
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专业硕士授权领域:
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工业工程[1]• 学科评估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位次 百分位 |
0802 | 机械工程 | C+ | 40%~50%[7] |
教育成果
科研机构截至2018年6月,学院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8]
类别 | 名称 | 批准部门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矿山液压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 高端综采装备动力测试与大数据分析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 煤矿液压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辽宁省教育厅 |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 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辽宁省科技厅 |
展开表格科研成果截至2018年6月,学院共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四项,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两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四项,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项,阜新市科技进步奖七项。[9]
序号 | 获奖成果名称 | 奖励名称 | 获奖等级 |
1 | 基于煤的抗截割特性的安全高效节能型采煤机工作机构设计方法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2 | 综采工作面自开通道的有轨运输快速搬家工艺及配套设备的研究与实践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3 | 千万吨级矿井提升系统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4 | 薄煤层刨煤机成套装备动态设计理论与优化设计研究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展开表格学校文化
学校标识• 院徽

院徽
机械工程学院院徽的主题为“旋转的齿轮”。院徽图案由抽象的旋转齿轮、院名中英文和成立时间三部分构成。上下图形寓意学院兴立于早期的四校所设机械类专业,发展于机械工程一系和机械工程二系,壮大于合并成立机械工程学院的历程;齿轮造型寓意学院坚持以机械行业属性为发展的支撑基点;环形结构寓意学院秉持崇德尚学、求实创新的育人发展理念。院名由中文手写体和英文组合而成,体现学院坚持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及世界的发展视野。院名下标注1949,既体现学院悠久的历史,也象征学院与学校相融一体、共同发展的独特内涵。院徽运用蓝、红两种颜色,象征全院上下团结、理性、务实、奋进的精神面貌。[10]
精神文化院训:崇德尚学,求实创新
教风:立德树人,精益求精
学风:严谨求实,探索创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