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职业技术学院(Shuo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朔州市人民政府创建和管理的一所集工农商医于一体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教育学校。

学院前身为山西省朔州农业学校,始建于1957年,校名为山西省朔县农业合作干部学校。1959年9月校名更改为山西省朔县农业学校。1973年3月,校名改为山西省雁北地区农业学校。1989年,校名改为山西省朔州农业学校。2007年4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2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校园占地面积37万平米,建筑总面积15.3万平米,图书楼馆藏纸质图书13.6万册、电子图书20GB,实验室总装备3890万元。学院下设有7个教学业务机构,开办有22个高职专业;学院有在编教职工214人,其中专任教师173人。学院被认定为山西省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山西省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山西省医护人员培训基地、国家三维设计人才培养基地等。

中文名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知名校友

池茂花等

创立时间

1956年

机构类型

综合类

机构属性

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所属地区

山西省朔州市

主管部门

山西省

院系设置

7个教学业务机构

校训

格物致知、明体达用

外文名

Shuo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简称

朔州职院

高职专业

22个

校庆日

9月9日

现任领导

赵志坚(党委书记)

地址

朔州市张辽南路紫金街1号

院校代码

14186

占地面积

37万平方米

办学性质

公办

历史沿革

1957年2月,山西省朔县农业合作干部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同年3月招生,设农业经营管理、会计、农业技术和畜牧兽医四个专业,两年共招收农村干部2147人。

1958年,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农村生产需要,朔县农干校正式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开办中专课程,招收初中毕业生。

1961年8月至1963年夏,遵照省农业厅下达的文件进行休学。休学期间,奉上级指示,于1962年先后把阳高农校和朔县牧校合并到了朔县农校。

1963年秋,学校重新复学招生,开设农学和畜牧兽医两个专业,原有学生大部分返校,新招学生两个班,在校生403人,教职工人数增加到51人。

“文革”开始后,朔县农校从1966年到1972年一度停止招生。

1973年3月,校名改为“山西省雁北地区农业学校”,同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两年,专业仍为农学和畜牧兽医。期间雁北农校还作为雁北农学院分校为其招收、培养大专生150名。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学校开始招收高中毕业并参加统考的中专学生,学制3年。

1985年,按国家要求,招收初中毕业的中专学生,学制四年,设有农学、畜牧兽医两个专业。

1989年,朔州市成立,雁北农校划归朔州市管辖,同时校名由雁北农校改为山西省朔州农业学校,新增了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

2004年4月,山西省政府批准朔州农校与山西农业大学联合办学,成立山西农业大学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朔州农校校名暂时保留。

2007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6月,朔州市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在学院成立。

校园一角

办学条件

办学理念

学院的办学定位:针对职业或岗位工作所必须的技术技能,建构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通过产学研途径,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成才规格。

一项基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两项基本技能: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操作技能;为现代化生产所必须的人际沟通技能。

三项基本素质:真诚守信,自律自重的品质。对企业忠实,对职业敬重的态度。不怕吃苦、不畏困难、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精神。

学院“格物致知,明体达用”的校园精神,内化成人们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尊重科学、探索规律、勇于实践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内化成人们立足实际、求真务实、深钻细研、扎实奋进、学以致用的工作作风;内化成人们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重视细节,重视积累,第一次做对,第二次做好,第三次做精的行为方式。[1]

院系概况

截至2022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下设7个教学业务机构,开办有22个高职专业。[1]

院系设置
院系名称
生物工程系社会管理工程系
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医学系
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
展开表格师资队伍

截至2022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在编教职工214人,专任教师173人,兼职教师10人,其中外聘专业教师10人。市级专家32名,市级教学名师34名、副高职称54名,国家名师、省学科带头人2人、“双师型教师”104人、旅美学者2人、朔州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4人。[1]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
孙炬仁丁建安-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孙炬仁丁建安-
山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成员
姚桂连赵秀珍王国英
展开表格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山西省特色专业,2个央财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4个山西省级重点专业,1个山西省级骨干专业,7个山西省示范实训基地。校内3个专业实训基地内设78个实习实训室,在校外建有45个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的就业基地。

国家级骨干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畜牧兽医

央财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

:煤矿开采技术、发电厂与电力系统[3]

山西省级重点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园艺技术、农村环境保护、畜牧兽医

山西省级特色专业

:动物医学

山西省级骨干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山西省示范实训基地

: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畜牧兽医实训基地、矿井通风与安全实训基地、会计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实训基地[2]

教学成果

2018年,学院承办省级技能大赛2项,学院学生参加国家级大赛4项,参加省级大赛10项,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1]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建有朔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畜牧兽医研究、园林研究、小杂粮研究等3个研究所,校内建有朔州市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

朔州市重点实验室

:胚胎生物工程朔州市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就

2018年,学院组织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3项,承揽了藜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治项目,承揽了山西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和对策软科学研究项目,并获得科研经费2万元。

2019年,学院共有6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申报成功,其中在研省级科研课题4项。2020年,学院获得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5项申报成功。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楼馆藏纸质图书13.6万册、电子图书20GB。[1]

学术交流

2016年,学院依托畜牧兽医传统优势专业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开展朔州奶牛良种繁育体系科研合作项目。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与朔州市大医院、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泰康医院等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学院先后与北京大伟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望康国际宠物医院(北京)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在以上两家企业设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对口帮扶山阴县建设职教中心。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学院校徽为圆形印章形,底色为绿色,代表着自然、生机、清新、希望和创新精神。校徽外圈上方八个黑体字是学院的校训“格物致知,明体达用”。下方是学院的英文名称“Shuozhou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

校徽

中间部分为学院英文名称单词的首字母“SZVTC”,它的艺术组合形象为一棵植物的胚胎、根茎和萌芽,象征着生命的生长、繁衍。中下部的“1957”代表学校的诞生年份1957年。

精神文化

校训

格物致知,明体达用

校庆日

9月9日

校园环境

学校位于朔城区西门外恢河河畔,临山傍水,环境优雅,鸟语花香,生机勃发,人杰地灵。占地面积550亩,建筑面积8万多㎡。以“成长的阶梯”为定义的学校形象轴文化的校园景观,展现学校的历史与发展,表达了学院对学生的成长的期盼与祝愿,整轴呈中轴对称式,庄严肃穆,稳重大方,映衬看以阳光、稳健、庄重的九层主教学楼为中心的学校形象标识;功能齐全,配套完备,分区明确的建筑布局将学校划分为新教学办公区、原教学办公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生活区、体育活动区五大区域。建筑形式简洁现代,颜色稳重大方与景观风格协调统一,呈现的景观主题空间引导着现代、科学、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这里是一块萌发梦幻,蕴动激情,充满无限生机的热土。

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