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街道,隶属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地处金州区东北部,东与大李家街道接壤,南与金石滩街道相连,西与董家沟街道毗邻,北与亮甲店街道相接,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千米,总面积52平方千米。

中文名

得胜街道

下辖地区

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东北部

面积

52平方千米

人口

16442人(2011年)

方言

胶辽官话

电话区号

0411

政府驻地

金猴路得胜段39号

外文名

Desheng Sub-district

车牌代码

辽B

邮政区码

116635

火车站

金州站

所属地区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行政区类别

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

210213025

国家

中国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历史沿革

清属金州厅南金社。

沙俄侵占时期,属关东省郭家岭行政区。

日本侵占时期属普兰店管内正明寺会。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秋,属新金县登沙河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划归金县玉皇区。

1950年8月,玉皇区改称第四区。

1955年9月,复名玉皇区。

1956年2月,玉皇区分为大李家、得胜2乡。

1958年6月,2乡合并为大李家公社。

1961年8月,大李家公社划出6生产大队,组建得胜公社。

1983年10月,得胜公社改得胜乡。

1993年6月,得胜乡改镇。

2002年10月前属金州区。

2002年10月,划归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

2010年3月,得胜镇改得胜街道。

得胜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得胜街道辖2个社区、10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金猴路得胜段39号。

新胜社区新得社区江家村林家村
东金村西金村宋屯村得胜村
缸窑村西沟村魏家村东马村

人口

2011年末,得胜街道辖区总人口1644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180人,城镇化率74.1%。总人口中,男性8560人,占52%;女性7882人,占48%;14岁以下1480人,占9%;15—64岁13020人,占79.2%;65岁以上1942人,占11.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5620人,占95%;有满、蒙古等3个少数民族,共822人,占5%;其中满族70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4%;蒙古族90人,占10.9%。2011年,人口出生率7.6‰,人口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长率1.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1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得胜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15927元。

2011年,得胜街道地方财政收入2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164万元,增值税2588万元,企业所得税69万元,个人所得税235万元。

农业

2011年,得胜街道有耕地面积16560亩。

2011年,得胜街道农业总产值1.5亿元,比上年减少10%,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o

得胜街道的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等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量1万头;家禽出栏18.5万羽,年末存栏23.8万羽。

2011年,得胜街道生产肉类1388吨,其中猪肉945吨,禽肉417吨;禽蛋3813吨;畜牧业总产值6000万元。

2011年,得胜街道有水果种植面积3500亩,主要品种有苹果、桃、大樱桃、蓝莓等,产量0.5万吨,其中苹果0.2万吨。

工业

得胜街道形成以机械加工、服装加工、纸制品加工、木制品加工和塑料制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

2011年,得胜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职工16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商业

2011年,得胜街道有商业网点320家,从业人员500人。

2011年,得胜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

2011年,得胜街道出口2700万美元,主要产品有木制品、农产品、纺织品等,销往12个国家和地区,全部为一般贸易出口。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得胜街道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586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3所,在校生630人,专任教师4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35人,专任教师5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672人,专任教师103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民办),在校生400人,专任教师14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得胜街道有卫生院1所;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3张,固定资产总值387.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3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1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人、执业(助理)医师0.6人、注册护士0.6人。

2011年,得胜街道有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9万人次,出院病人1325人次。

2011年,得胜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75.9/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523人,参合率100%;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得胜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户,人数48人,支出2.13万元,月人均37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8户,人数211人,支出6.5万元,月人均25.7元;农村医疗救助87人次,民政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523人次,共支出11.3万元,比上年增长3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3万元,比上年增长9.5%。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便民服务站108个。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32万元,捐赠物资折款5万元,接收捐赠衣被0.5万件,使800名困难群众受益。新增实名制就业200人,有4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因境内有得胜屯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