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树所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区,在津巴布韦、乍得、刚果、博茨瓦纳等国家都能见到。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繁殖。紫罗兰树处于濒危植物,面临将要灭绝的厄运。

中文名

紫罗兰树

外文名

Violet tree

拉丁学名

Jacaranda mimosifolia

植物界

紫罗兰族

被子植物门

别名

巴西紫葳

白花菜目,也有资料归属于十字花目

十字花科

紫罗兰属

紫罗兰树

分布区域

欧洲南部,中国大城市中常有引种,栽于庭园花坛或温室中,供观赏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紫罗兰树为落叶乔木,高达15米。

紫罗兰树

叶对生,为2回羽状复叶,羽片通常在16对以上,每1羽片有小叶16-24 对;小叶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菱形,长6-12毫米,宽2-7毫米,顶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

花淡紫色,花序长达30厘米,直径约18厘米。

花萼筒状,长宽约5毫米,萼齿5。花冠筒细长,淡紫色,下部微弯,上部膨大,长约18厘米,花冠裂片圆形。雄蕊4,2强,花丝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圆柱形,无毛。蒴果木质,扁卵圆形,长宽均约为5厘米,中部较厚,四周逐渐变薄,不平展,花期5-6月。

分布范围

原产南美洲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我国广东(广州)、海南、广西、福建、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栽培供庭园观赏。在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亦适宜该树生长。

紫罗兰树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区,紫罗兰树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市花,南非的首都比勒陀利亚也因大量将紫罗兰树作为行道树而被称为Jacaranda City。

除主要分布在南非和澳大利亚外,在津巴布韦、乍得、刚果、博茨瓦纳等国家都能见到。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紫罗兰在南非及非洲其他蚊虫肆虐的国家更有着“驱蚊树”的美称。在南非共和国的比勒陀利亚市,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蚊蝇成群”,直到上世纪70年代起,该市政府大量栽种这种名为“驱蚊树”的紫罗兰树数十万株。该树散发的香气最终让蚊蝇绝迹,使南非的比勒陀利亚市居民从此告别了蚊虫带来的疟疾肆虐的时代。

经济价值

长期以来,南非林波波省患有难言之隐的男性,会在传统医师的指导下食用这种树的树根,服用的人会奇迹般地重新获得“性福”。

据说生活在南非文达地区的男性很早以前就有咀嚼它的根来获得“性福”的传统虽然这种树所含的活性成分与“伟哥”不同,但研究表明它们的效果是一样的。树皮里的成分能舒缓男性生殖器部位的肌肉,帮助血液流动,从而促进勃起。树皮的成分还同时具备避孕功能,因为实验表明它能有效抑制精子的活力。

木材黄白色至灰色,质软而轻,纹理通直,加工容易,可作家具用材。

繁殖方法

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繁殖,采用组织培养繁殖紫罗兰树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功,很难向更多受益群体实现其应有的重要经济价值。国内已经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将紫罗兰树引种到中国南方地区。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但由于组织培养繁殖紫罗兰树的技术难题并未突破,数年间也只获得数百株紫罗兰树种苗。

在2002年采用中国克隆之父李长潇教授创造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成功地快繁了紫罗兰树,已为紫罗兰树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物种分类

原检索号描述中文名拉丁名
1叶被微柔毛,有小羽片16对以上,每1小羽片有小叶10对以上;花长15-18厘米。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 D. Don
2叶无毛,有小羽片8-15对,每1小羽片有小叶8对以下;花长不超过5厘米。尖叶蓝花楹Jacaranda cuspidifolia Mart.

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天牛,防治措施:发现树干基部有红褐色粪屑时,早期可用小刀挑开树皮层捕捉出龄幼虫;对已进入木质部的天牛幼虫可用40.7%毒死蜱乳油100倍溶液,用药棉蘸药液塞进虫孔或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虫孔,然后用黏泥巴封口;也可在树干基部涂生石灰10份、硫黄1份和食盐的混合液,以防成虫产卵。

保护现状

紫罗兰树处于濒危植物,面临将要灭绝的厄运。当地人对“伟哥树”连根拔起,导致这种植物连一点生存的机会都没有。且它的生长速度缓慢,大量的拔取将导致其难以为继。

剧毒作用

过量服用此树的树皮会导致中毒。不可易尝,当地人只有在传统医师的指导下按剂量服用。因为这种树含有巨毒,许多非洲原始部落居民将它的树根、树皮和果实捣碎,涂在箭头上射杀猎物,被毒蛇咬伤后也用它的叶去除蛇毒。另外这种树的根还可用来治疗疟疾、牙疼、胃病等疾病。

其根部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当地人会直接咀嚼新鲜的根部,或将根部晒干后将其捣碎成粉末,然后与水混合形成一种壮阳药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