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Haiyuan College)位于云南昆明,是云南省唯一一所医学类本科独立学院。

学院由原昆明医学院与昆明富达发展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1年6月联合创办。2001年7月开始首届招生,2003年9月实现自主招生。2004年1月通过国家教育部首批审核,确认为独立学院。[1]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学院有高新、杨林(主校区)两个校区。一期工程占地627.45亩,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2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524人。共享昆明医科大学16个专业、10所附属医院、60多所教学医院、实习医院优质的教学资源。[1]

中文名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院校代码

13332

别名

海源学院

创立时间

2001年6月

机构类型

医药类

机构属性

独立学院

所属地区

云南昆明

主管部门

云南省教育厅

校训

崇德、精业、团结、奉献

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职教园区(杨林校区)、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源北路389号9(高新校区)

外文名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Haiyuan College

教学方式

全日制

学校特色

普通本科高校

本科专业

26个

现任领导

苏平森(董事长)

占地面积

627.45亩

主要院系

药学系

主要专业

口腔医学

办学性质

民办

学生人数

14524人

历史沿革

杨林校区启用

2001年6月,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创办。

2003年7月,学校病原免疫综合实验室成立。

2004年,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首批审核确认位“独立学院”。

2009年9月,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公卫系成立。

2010年7月1日,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正式启用校名字体、校徽、校训、校旗。9月,经学院党委、行政决定成立海源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2011年,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文理系创建,学校被云南省医学会、昆明医学会批准为“云南省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基地”。9月,学院将教学部更名为教务部,杨林校区投入使用。

2012年,昆明医学院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1月5日,学校体育教研室体测室建成。5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获云南省教育厅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富达发展实业集团举行联合办学协议修定签字仪式。

2014年3月,学校临床二系被评为2013年云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优秀奖。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人数730人,其中专任教师521人,生师比为15.8:1。硕士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268人(其中,硕士245人,博士2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4%。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为24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8%。有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1个,云南省教学名师2名,云南省教学团队1个。[2]

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

李德林名师工作室

云南省教学名师

李德林、杨凌

云南省教学团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1]

院系概况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显示,依托昆明医科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队伍,通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学院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中药学等26个本科专业(2021年新获批制药工程、助产学2个专业),形成了以医学为主,理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专业格局。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4个省级特色专业,有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应用心理学、运动康复、公共事业管理5个院级特色培育专业,形成了以省级特色专业为引领,院级特色培育专业为支撑的专业建设体系。

专业设置

院系

专业

临床一系临床医学
临床二系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整形美容)
临床医学(肿瘤学)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1]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云南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云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1个,云南省级精品教材1本,云南省级优秀教材2本;云南省级精品课程1门,云南省级特色专业4个,云南省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3项。

云南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临床技能中心(杨凌、黄金龙)

云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

“萌芽”大学生创业训练(临床二系)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

“萌芽”大学生创业训练(临床二系)

云南省级精品教材:

《外科手术学实习教程》(郭永章)

云南省级精品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云南省级优秀教材:

名称

负责人

《医学机能学实验》周定邦、杨建宇
《医学免疫学》明景裕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

序号

立项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12009年10月临床医学郭永章
22010年6月护理学张继兴
32011年7月药学杨建宇
42012年7月口腔医学王励

云南省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负责人

独立学院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杨凌
医学机能学实验改革—“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分子治疗的微循环观察”实验探讨王晓晴
独立学院医学精英教育的“阶段筛选制”培养模式研究李德林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2]

教学成果:

校园活动

2015年10月16日,在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取得全国运动康复技能大赛团体组三等奖,个人赛熊翠兰获得三等奖的成绩。[5]

2014年11月,在2014年“挪尔顿杯”云南省第二届高校护理技能大赛中,学校获优秀组织奖、二等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校园活动

2014年10月,在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物理治疗(PT)组取得全国本科物理治疗(PT)组第六名的成绩,获得“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技能大赛物理治疗组三等奖”。

2014年9月,在2014年首届云南省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学校OT(作业治疗)队郭媚、胡婷、胡琪苓获三等奖,PT(物理治疗)队胡文倩、马海云、李艳婷获三等奖。

2013年6月,在云南省首届高校护理技能大赛中,学校获得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8]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校级实验室。

形态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1]

科研成就

2012—2013学年,学院共计申请并获批14个科研项目,其中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个,云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5个,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1项,海源学院院内项目7个。按项目类别分,社科和教研教改研究项目7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7项。

2010年—2012年,学院教师申报并获批科研项目38项,其中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1项,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2项,自筹经费项目7项,海源学院院内项目14项。2012年已通过结题验收8项,本次共有8个项目申请结题验收,18个项目进行中期检查。[2]

2016年度院内科研基金项目立项

项目名称

金额

两种药用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2万元
云南文山何首乌软膏剂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验研究2万元
云南昭通天麻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1.5万元
云南宾川脐橙精油包合物的制备及验证1万元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9]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15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图书馆馆藏特色以医药卫生类书刊为主,学科覆盖兼顾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管理、数理化、天文、地理、历史、语言学、文学等学科。有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信息资源系统镜像站——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社科类)、以及30500册电子图书[10]

获得荣誉

截至2015年3月,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文明学校”、“民办教育示范高校”;多次被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优秀普通高等学校”;被昆明市政府评为“园林单位”;多次被昆明医科大学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一等奖”、“优秀基层党组织”;被昆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评为“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学校在创业时代网所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创业创新竞争力300强”中,位居第81名。[6]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校训

海纳百川,博极医源

校训

释义:“海纳百川”出自林则徐手书的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意为大海能容纳千百条河流,所以才如此宽广博大;高山能耸立千丈,没有什么欲望,所以坚韧刚强。

兼收并蓄,博大包容,是一所大学最基本的精神和特征,是大学应有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海纳百川”正体现了这样的大学精神;它也寓喻全体师生员工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更应有豁达大度、宽厚包容的宽阔胸怀和修养。“无欲则刚”可作为师生立身行事的指南,人若无欲品自高,淡泊明志,无私自能无畏,就能一身正气,刚直不阿。

“博极医源”出自隋、唐两代医药学大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文章称医术为“致精致微之事”,指出“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博极医源,指在博大精深的医学领域,应当精勤不倦,刻苦研读,不断探索医学科学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有所发现,有所作为,有所创新,追求卓越,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人类健康服务。

“海纳百川,博极医源”的首尾两字,恰为“海源”。表达了海源学院期望的学识的广度、深度;做人做事的追求,气度。[7]

形象标识

校徽

1、双翼蛇杖:世界上的医学标志有两大系统:一种是双蛇缠杖,上头立着双翼作为主题;另一种则是以单蛇缠杖作为主题。双蛇双翼之杖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的神使赫密斯/马克里之魔杖。而单蛇之杖则为罗马神话中之医神亚希彼斯之主要表征。双翼蛇杖象征神奇的医术和中立的医德。双翼也喻意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富达发展实业集团合办海源学院,共推海源学院发展,共同培养“白衣天使”。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2、蛇杖中的DNA双螺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获时年的诺贝尔奖)。DNA是传承生命的遗传模板,也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象征。学院校徽巧妙地将蛇杖和DNA双螺旋结构设计在一起,并且可以竖看为阿拉伯数字的2001,寓意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建校于2001年。

3、海浪:翻滚的海浪象征着大海百川,博大包容,搏击潮头,喻意海源学院“海纳百川,博极医源”校训精神。象征各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派别的共存和碰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浪的造型和尾部像孔雀羽毛一样,象征着海源学院的诞生地——美丽的云南。

4、海源学院的校徽中“昆明医科大学”字体、“KunmingMedicalUniversity”、“DNA双螺旋结构”等,均是昆明医科大学校徽中的主要元素,表达了海源对昆医精神的传承。

5、校徽由蓝白二色构成,简洁而经典。蓝色代表大海,体现校训“海纳百川”的精神,白色代表医学的神圣与纯洁,二色和谐统一。[7]

校旗

校旗

1、蔚蓝色绸面。

2、长方形,长宽比例为3:2。

3、正白色校名(专用字体),占旗面长的3/4。

4、白色杆套。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校园地图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