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木莲(拉丁学名Manglietiv szechuanica),木莲属常绿乔木。树姿雄伟,枝繁叶茂,花大而美丽,有芳香。花期4-5月,果期8-9月。产于四川南部及中部。

中文名

四川木莲

木兰目(MagnoliaIes)

拉丁学名

Manglietia szechuanica

植物界

木兰族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亚纲

木兰亚纲(Magnoliidae)

别名

野茶花

木兰科(Magnoliaceae)

亚科

木兰亚科

木莲属(Manglietia Bl.)

四川木莲

命名者及年代

Hu

分布区域

四川,云南

保护级别

易危(IUCN标准)

形态特征

四川木莲(树)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60厘米,树冠球形或椭圆形。

四川木莲

嫩枝绿色,密被长柔毛,后渐脱落,仅节上残留有毛,老枝灰黄色。叶革质,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11-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尾状尖,1/3以下渐狭至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被淡褐色短毛;中脉被白色长毛,侧脉每边13-16条,网脉稀疏,干时两面均凸起;叶柄长15-25毫米,被白色长毛,托叶痕长4-6 毫米。花大,单生枝端,有芳香。花蕾卵圆形,距花被下3-6毫米处具1苞片脱落痕;花被片9,紫红色外轮3片倒卵形,长5.5-6.5厘米,宽3厘米,浅绿而常紫色,被稀疏长柔毛,中内两轮紫红色,长4-5.5厘米,宽2.5-3厘米,内轮的较小;雄蕊长12-20毫米,花药长约10毫米,内向,药隔伸出成1毫米的三角短尖头;花丝深红色,长1毫米;雌蕊群卵状椭圆体形,长2-2.5厘米,心皮狭椭圆体形,长8-10毫米,浅绿色,密被褐色短绒毛;花柱淡红色,长约3毫米。聚合果卵球形,黄褐色,蓇葖缘状,革质,长8-10厘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香花类,夏季观花。

生长分布

中性偏阴树种,耐阴性强。喜温暖、湿润、多雾、多雨。在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的酸性至微酸性沙质黄壤中生长旺盛。[1]产于四川中部(峨眉、峨边、马边、沐川、屏山、雷波)。生于海拔1 300-2000米的林中。[1]

栽培技术

育苗

采种与贮藏。种子在10月下旬左右成熟,选择20年树龄的母树采种,采种时先将地面稍做清理,再用长竹竿将卵球形聚合果从树上击落,然后捡取。在室内选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平铺一层遮阳网,将聚合果倒入遮阳网上,厚度以1~2个聚合果高为宜,每天翻动1次,风干聚合果使其裂开,翻动至种子脱落。将种子摊于通风、阴凉、干燥处,待种子含水量降至12%~15%时,装袋置于5℃左右的冷库中贮藏。

营养土配制。取40%黄心土、20%草木灰、20%腐殖土、10%沤制农家肥、5%菜籽饼和5%苔藓,将其充分混合、粉碎、拌匀后过筛,堆沤8~9 天后装入高8m、直径5cm的硬塑料袋中待播。

种子处理与播种。木莲种子具有中度休眠性,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具体做法是:1kg种子加30g洗衣粉,再加水,以淹没种子为度,反复搓洗,至种子表面不亮有麻面为止,之后将种子漂洗干净,混入干净河沙进行催芽。

苗期管理。种子播下后,要经常观察种子出土情况,苗木全部出土后,要在晴天中午,揭开塑料薄膜两端通风20~25min。进入3月中旬,幼苗地上部分一般在高3~4cm时,要揭开塑料薄膜两端通风进行炼苗。[2]

栽培

圃地选择与整理。栽培圃地选择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离水源较近、交通方便的地方。将圃地全部深翻1遍,深度40cm为好,再将圃地整理成高50cm、宽100cm、长10m的畦,床面要求平整;排水沟宽50cm,要求排灌方便。

移栽定圃。移栽前,在床面上挖穴,穴间距1.8 m。穴底部施复合肥50g左右,其上铺一层腐熟的农家肥3kg左右,再回填表土至穴满。把培养皿的硬塑料袋脱去,将幼苗栽植于穴上,根部打紧并培成馒头形,浇透定根水。移栽定圃需在4月初全部完成。

中耕除草。每次浇水后,土壤表皮会发生板结,可适时进行中耕,以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和改善土壤的生理条件,同时还可以去除杂草和防止病害的发生。可以采用3%草甘膦除草剂进行喷雾杀灭杂草。

水肥管理。5月苗木进入生长阶段,肥料要施在苗木旁边50cm处,切不可直接施在苗木根部,防止发生肥害。9月初对苗木施5%磷钾肥1次,加快苗木顶端木质化。

整形修剪。5月上旬当幼苗长到20 cm以上时,应及时除去位置不当或过密的芽及枝条,以保证苗木顺直,提高苗木干型质量。如果苗木多年继续培育,要注意苗木密度,及时移栽。[2]

主要价值

景观用途

四川木莲树姿雄伟,枝繁叶茂,花大而美丽,有芳香,是中国特有的树种。园林中孤植、列植、群植或仿自然群落混植均可。也可盆栽或作切花。[1]

药用价值

【来源】木兰科木莲属植物木莲.,以果、树皮、根皮入药。树皮、根皮全年可采,果实在八月成熟未裂之前摘取。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止咳,通便。用于实火便闭,老年干咳。

【用法用量】树皮、根皮或果实0.5~1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