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学校相继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全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特色院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5]

学校于1997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8年1月10日,学院被江苏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评为“安全文明校园”。2012年5月5日,学院“江苏省微电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通过江苏省教育厅验收。2019年11月6日,学院入选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6]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商学院、人文与国际学院五大学院,面向区域紧缺和新兴产业需求,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药品生物技术、工程造价、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53个专业。[5]

中文名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校歌

《梦想飞扬》

创立时间

1997年

机构类型

理工类

所属地区

江苏省苏州

主管部门

江苏

院系设置

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商学院等二级学院5个

校训

好学、敬业、德高、技强

外文名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若水路1号

院校代码

12809

奖项

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2008年)、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2011年)、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2年)

知名校友

谢政伟

现任领导

李红益(党委书记)

专业

53个

办学性质

公立

学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2001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特色学校(2013年)、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7年)、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2021年)

历史沿革

1994年,中新双方考虑未来工业园区内须建立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大专院校,这一考量在中新合作区总体规划中作出具体体现。

1997年5月2日,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先生提议在园区创办职业技术学院。6月1日,中新联合筹备组成立。8月28日,中新双边工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筹建报告。10月31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培训学院筹备领导小组成立。12月6日,江苏省教委苏教成(1997)89号文件批准成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培训学院。

1998年2月,学校竣工并开始招生;同年6月,学校挂牌。

1999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职业技术培训的基础上筹建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试办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10月28日,省政府批准筹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二期工程开工。

2000年1月10日,苏州市劳动局、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光华集团参与投资,学院形成多元投资机制新格局。

2001年3月20日,学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职教师资实训示范单位”。同年5月,经江苏省普通高校设置委员会评审通过,报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建立。6月1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学院建校,学院具有了独立颁发大学专科文凭的资格,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并备案。

2003年5月1日,经董事会研究决定,任命单强为IVT院长。

2004年1月1日,IVT接受了浙江万泰认证公司颁发的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资格证书。5月,位于娄葑镇扬东路211号的北校区建成投用,位于独墅湖高教区的南校区开始建设。

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3年12月,被评为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特色学校。

2014年4月10日,被国家教育部、国家财政部等八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15年6月9日,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院校。

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7年8月,被评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2020年5月,为推动“一帮一”行动深入实施,实现对湖北120多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全覆盖帮扶,教育部印发通知,启动实施第二批“一帮一”行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支援荆门职业学院。[1]

2021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二级学院5个,开办53个专业。[5]

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一览表

二级学院高职专业
智能制造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区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人工智能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药品生物技术
商学院关务与外贸服务、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大数据与会计
人文与国际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7]

师资队伍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439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240人,占教师总数54.67%,校内兼课教师45人,占教师总数10.25%,校外兼职教师126人,占教师总数28.7%,校外兼课教师28人,占教师总数6.38%;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为43.75%,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74.16%,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69.17%;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333”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7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5人,江苏省教学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个。[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教学名师:

王应海。

江苏省级教学名师:

吴卫荣等。

江苏省“333”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吴卫荣、董华、赵一标等。

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孙丽娜、陈刚等。

江苏省教学创新团队: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江苏省优秀教学创新团队。[8]

注:名单不全。

学科体系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4个、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4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参与建设)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工程一期项目1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产教融合平台2个、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培育项目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2个、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2项、市级优秀新专业2个、市级品牌专业1个、市级高职高专院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建有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12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54家。

国家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

报关国际与货运、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

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

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

汽车运用与维修、Web前端开发、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智能财税。

国家级精品课程:

气液动技术、电子组装工艺、机械组件的装配、简单装配体制作。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电子组装工艺、简单装配体制作。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电子组装工艺。

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参与建设):

职业教育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等。

省级特色专业:机

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

省级骨干专业:

数控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

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

省级重点专业群:

供应链管理专业群、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融合通信专业群、微电子技术专业群。

省级品牌专业工程一期项目:

机电一体化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

电子组装工艺、气液动技术、加工中心的操作与编程、传感器与PLC、EDA技术与应用、电子组装工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手机测试与维修、机械组件的装配。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电子组装工艺、PLC控制系统的构建与维护、计算机应用基础、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微控制器編程基础、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省级产教融合平台:

微电子技术实训平台、电子商务实训平台。

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培育项目:

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9]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C

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IVT教学工厂。

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

三星工科学苑、IVT-BOSCH校企合作示范组合。

市级优秀新专业:

通信网络与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

市级品牌专业:

电子商务。

市级高职高专院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学生成绩

2020至2021学年,学校学生在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大赛获奖数8项,其中在江苏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专科组二等奖3人,在“武进人才杯”江苏省第十四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蝶云管理创新杯”互联网+管理应用大赛、“我的抗疫故事”作品征集活动、第15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外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高职组)、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等竞赛中获奖多项。

2007至2021年,学校学生获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35项。2021年,学校学生获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6项,配套经费10.8万元;申报立项江苏省大学生项目包括电子信息类6项、财经商贸类2项、工商管理类2项、装备制造类9项、文化艺术设计类5项、土木建筑类2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项、新闻传播类1项、教育与体育类6项、工业自动化类2项。

教学成果

2022年3月,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成果名称获奖类别获奖时间
质量提升视阈下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5]

科学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省级工程研发中心2个。

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10]

科研成就

学院2013年度,发表论文149篇,其中核心期刊18篇,出版教材28本,申请专利116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授权专利87项,各省省市级以上获奖24项。

学院2014年度,各类各级课题共立项71项,其中专项项目16项,分别含横向项目12项、重点建设学期项目1批、文物修复与合作培训中心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建设、国家共享资源等,立项金额383.7万元;院级课题申报29项,20项立项;苏州市社会应用科学课题申报10项,立项5项;苏州市社会应用科学课题10项,立项5项;苏州市科技局项目申报立项1项;江苏省教改研究项目申报8项,有4项获得立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共申报20项,全部立项;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立项1项。

2021年,学校教师承担各类在研课题数80项,项目经费共计158.79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7项,市级科研立项17个,立项经费共15.1万,财政资助经费共6.2万;具体来看,学校教师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1项,获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项目立项3项,获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和外语类课题立项2项,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思政专项立项12项;校企合作的技术项目30个,项目经费共计139.69万;院级课题立项14项,学院配套科研经费4万元;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个。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科研获奖一览表

课题名称获奖类别获奖时间
电能管理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2年
GB/T17780.4-2012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4部分纱线和绳索加工机械江苏省轻工业科技奖励技术进步三等奖2015年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11]

学术资源

馆藏图书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电子图书310000册,电子期刊116110册。[5]

学术期刊

《唯实》,是由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主办的,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领导学研究会、江苏吴门雅集文化有限公司协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创办于1981年,为月刊,公开发行。

1999年江苏省第三届期刊评审中,《唯实》被评为一级期刊;2001年举行的全国期刊展上,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中国期刊方阵”,并授予“双效期刊”;2002年经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和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唯实》被列入“江苏省期刊方阵”,并授予“双效期刊”;同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自主办学的学校制度,由苏州市光华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翔宇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苏州沸点教育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市建设交通培训中心四方组成股东会;与盐城工学院合作电气自动化技术“3+2”贯通培养项目,与江苏理工学院合作旅游管理“3+2”贯通培养项目,与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等7家中职学校合作11个“3+3”贯通培养项目,与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开展机械设计与制造、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三个“3+2”贯通培养专业;与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三星工科大学,与苏州爱客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爱客汽车学院。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建立产学合作关系的驻校企业单位共23家,覆盖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人文与国际学院、商学院等学院,驻校企业与各专业系部在共享实训设备、共建实训室、共同开发项目、共同举办技能竞赛、共育共培师资、共促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与1100余家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单位关系,实行紧密合作企业总数156个,共同实施订单培养508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69门,共同开发教材数38本;与苏州富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哈工海渡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联手共建符合产业链生产指标的实训室,与苏州富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教育部“工业视觉系统运维”1+X证书。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学院开展海外专升本合作项目,并于2020年启动招生及语言培训,项目后续将拓展到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联合开展远程线上顶岗实习项目,合作专业方向包括动画制作、嵌入式系统开发、图像/视频处理、机器人、无人机、机电一体化、人工智能和AR/VR等;参与江苏中外校群平台一德国高职教育合作联盟项目;与芬兰FinVET职教联盟计划开展远程线上学生交流活动等;学校还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韩国大邱大学、加拿大堪纳多学院、芬兰HAMK科技应用大学、芬兰哈格·赫利尔科技应用大学、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等高校开展师生交流、海外专升本、培训课程开发等合作项目。[5]

获得荣誉

2001年3月,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训示范单位”。

2001年10月,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2003年12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科教育和产业合作教席确定为研究基地。

2006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7年,成为江苏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并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2008年,省教育厅评为安全文明校园。

2010年4月,学院被省教育厅、省综治办、省公安厅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

2010年7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验收评审。

2011年6月,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

2011年11月,学院选“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主席团单位”。

2012年5月,学院连续第四届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2年7月,学院党委被省委教育工委表彰为“江苏省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2年9月,学院选中国职教学会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

2012年10月,学院被省教育厅表彰为“2012年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2012年12月,学院荣获“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称号。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校训

好学、敬业、德高、技强

校风

IVT的活力,来自我们的创造力。

教风

细节决定品质。

学风

让优秀成为习惯

校歌

《梦想飞扬》

作词:赵新峰作曲:蔡海波

迎着旭日

迎着霞光

我们在金鸡湖畔放飞梦想

想著明天

想着理想

我们在人间天堂收获希望

梦想飞扬

我们走向起航

形象标识

校徽

设计说明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Logo及涵义IVT的标志是学校98级机电专业的陈建新同学设计的。

设计含义

主体是学院英文校名简称“IVT”的组合;下标是学院英文校名的缩写“SIPIVT”。主体形状呈现为“V”字,它是英文“victory”(胜利)和“vocation”(职业)的第一个字母,寓意学院在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之路。主体形状好像一个学生在认真读书,又像一个学生手握榔头在工作,充分体现了IVT既注重理论教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又突出技能训练的办学特色。红色的点,象旭日东升;蓝色的“V”,似大鹏展翅。象征苏州工业园区和IVT的未来光辉灿烂;IVT学子的明天前程似锦。

社团文化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协会、吉他社、Rap社、歌唱社、动漫社、国学社、英语俱乐部、文学社、推理社、羽毛球社、足球社、跆拳道社、轮滑社、滑板社、电竞社、乒乓社、大学生科技协会、机器人社、航空航天社、电商协会、网络信息协会、职业发展协会、心理健康协会、拾梦织涯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新闻中心、新媒体中心、广播站、零度奇点视野、影视鉴赏协会等学生社团32个,开展了“五四”合唱比赛、运动会、IVT论坛、文化艺术节、赏樱节等学生活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