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杉(学名:Abies fabri(Mast.)Craib)常绿乔木,树干端直,枝条轮生。树皮灰色或深灰色,裂成不规则的薄片固着于树干上,内皮淡红色;大枝斜上伸展,一年生枝淡褐黄色、淡灰黄色或淡褐色,叶枕之间的凹槽内有疏生短毛或无毛,二、三年生枝呈淡褐灰色或褐灰色;冬芽圆球形或卵圆形,有树脂。球果卵状圆柱形或短圆柱形,基部稍宽,顶端圆或微凹,有短梗,熟时暗黑色或淡蓝黑色,微被白粉。花期5月,球果10月成熟。

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中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冷杉属植物发生于晚白垩世,至第三纪中新世及第四纪种类增多,分布区扩大,经冰期与间冰期保留下来,繁衍至今。

中文名

冷杉

亚纲

松亚纲

植物界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

轮藻总门

裸子植物门

亚门

木贼亚门

松杉纲

外文名

Abies fabri (Mast.) Craib

松杉目

松科

冷杉属

果期

10月

花期

5月

冷杉

拼音

lěng shān

亚科

冷杉亚科

形态特征

冷杉[松目松科植物]

乔木,高达40米,胸径达1米。树皮大多为白灰色,纵裂,呈鳞片状剥落;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材浅褐色或黄褐色带红色;纹理直,略均匀,结构中,有光泽;年轮明显,宽窄不均,木射线甚细;管胞内含有草酸钙,在横切面上呈白色小点,为显著特征之一。

叶在枝条上面斜上伸展,枝条下面乏叶列成两列,条形,直或微弯,长1.5-3厘米,宽2-2.5毫米,边缘微反卷,或干叶反卷,先端有凹缺或钝,上面光绿色,下面有两条粉白色气孔带,每带有气孔线9-13条;横切面两端钝圆,靠近两端下方的皮下层细胞各有1个边生树脂道,上面皮下层细胞一层,中部连续排列,两侧间断排列,两端边缘及下面中部有一至二层皮下细胞,二层者则内层不连续。

球果卵状圆柱形或短圆柱形,基部稍宽,顶端圆或微凹,有短梗,熟时暗黑色或淡蓝黑色,微被白粉,长6-11厘米,径3-4.5厘米;中部种鳞扇状四边形,长1.4-2厘米,宽1.6-2.4厘米,上部宽厚,边缘内曲,下部两侧耳状,基部窄成短柄状;苞鳞微露出,长1.2-1.8厘米,上端宽圆,边缘有细缺齿,中央有急尖的尖头,尖头通常向后反曲;种子长椭圆形,较种翅长或近等长,种翅黑褐色,楔形,上端截形,连同种子长1.3-1.9厘米。花期5月,球果10月成熟。

生长环境

冷杉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土壤以山地棕壤、暗棕壤为主。常在高纬度地区至低纬度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的阴坡、半阴坡及谷地形成纯林,或与性喜冷湿的云杉、落叶松、铁杉和某些松树及阔叶树组成针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

分布范围

冷杉[松目松科植物]

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四川大渡河流域(康定、泸定、石棉、峨边、峨眉、普雄、越西)、青衣江流域(宝兴、洪雅、天全)、乌边河流域(洪溪、马边)、金沙江下游(雷波、金阳)、安宁河上游(冕宁)及灌县(巴郎山)等地的高山上部。在气侯温凉、湿润,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酸性棕色森林土,海拔2000-4000米地带组成大面积纯林;在峨边、马边等地冷杉林带的下段则与铁杉、云南铁杉、油麦吊云杉、扁刺栲、苦槠、亮叶水青冈、包懈柯,吴茱萸五加、扇叶槭等针叶树、阔叶树组成混交林。生长繁茂,为其分布区内森林的主要树种。江西庐山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栽培技术

幼苗生长期,可追施少量以氮肥为主的稀肥水,生长后期多施磷钾肥促使木质化,利于越冬,冬季注意防寒,冷杉在育苗过程中,应每踊3—4年移植或断根一次,促使根系发育。冷杉在小苗期间生长缓慢,移栽时要多带原生土,移后要加强抚育管理,苗龄达4年以后生长逐渐加快。[1]

种子采集贮藏

10月果熟后果下曝晒使果鳞开裂[2],种子脱出后晒干,除去杂物,每公斤种子4—5万粒,一般发芽率为5—15%。风选后装入袋中,放在通风干燥处贮藏。堆放种子的地方、墙壁和麻袋用药剂消毒处理。[2]

生长繁殖

圃地选择庇荫凉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播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春季当日平均气温上升到7℃以上时进行播种,播前一个月用温水浸种6h,每亩播种量40公斤[2],春季3—4月份采用条播或撒播,播后覆土,并搭塑料拱棚保温、保湿。20天后发芽出土。[2]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搭盖透光度50%的荫棚,以防日灼。在幼苗生长期进行适量追肥,浓度宜稀,有机肥不超过10%,尿素不超过5%。圃地过湿时应注意排水,以利扎根。幼苗木质化期不施氮肥,控制生长速度,可追施磷、钾肥,促进木质化。苗木封顶休眠期,应搭盖塑料棚,防寒保温,利于安全越冬。[2]

移植

冷杉幼苗主根长,侧根、须根少,为了促使根系发达,培育壮苗,应将2~3年生的原床苗换床移植,行距15~20cm,株距2.5~3cm。冷杉在小苗期间生长缓慢,移栽时要多带原生土,移栽后要加强抚育管理,在全光下培育2年,经过移床培育的苗木生长粗壮、根系发达,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幼苗移床应在芽萌动前进行,起苗后应摆正、压紧,并浇水,使表土保持湿润。[2]

防治方法

病虫防治

油松常见病虫害有幼苗猝倒病、立木腐朽病、蚜虫、落叶松毛虫、光胸断眼天牛、云杉大墨天牛、油松巢蛾等。[3]

幼苗猝倒病

防治方法:幼苗出土期,每周喷洒0.5%~1%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期可用0.5%~1%的硫酸亚铁防治。

立木腐朽病

防治方法:改善林地的卫生条件,将林地病腐木及时清除。

蚜虫

防治方法:于有露水的早晨,喷施0.1%乐果水剂防治。[2]

主要价值

经济

冷杉的木材色浅,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气干密度500KG/m3,材质稍硬重,水纹美观无正常树脂道,材质轻柔、结构细致,无气味,易加工,强度中上,握钉力强。加工易,切削面光滑,干燥,机械加工、防腐工艺性良好。一般最大造材规格4米。

冷杉的树皮、枝皮含树脂,著名的加拿大树脂即是从香脂冷杉的幼树皮和枝皮中提取的,是制切片和精密仪器最好的胶接剂。国产冷杉也可提取相似的胶接剂。为制造纸浆及一切木纤维工作的优良原料,可作一般建筑枕木(需防腐处理)、器具、家具及胶合板,板材宜作箱盒、水果箱等。

医用

药名:冷杉果。

拼音:LENGSHANGUO.

拉丁名:Abies delavayi Franch.

来源:为裸子类植物药松科植物苍山冷杉的种子。

功效:理气散寒。

主治:治发痧气痛,胸腹冷痛及小肠疝气。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无毒。入肝、肺、胃、小肠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煅存性研末。

别名:唐则,原植物苍山冷杉又名:塔杉。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果实成熟时摘下晒干。轻轻打下鳞片与种子,筛取种子供用。

考证:出自《四川中药志》。

观赏

冷杉的树干端直,树冠圆锥形或尖塔形,枝叶茂密,四季常青,可作园林树种。也可培育作为圣诞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