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圆臀大蜓是大蜓科蜻蜓目的一种昆虫,腹长80mm,雌虫后翅长63mm。雄虫腹长64mm,后翅长52mm。下唇黄褐色。上唇端半部黑色,基半部有两个方形黄斑。雄虫的上肛附器呈黑色,与第小腹节等长,下肛附器较上肛附器短。分布在台湾、北京、湖南(湘北)、浙江等。

中文名

巨圆臀大蜓

动物界

别称

无霸勾蜓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分布区域

台湾、北京、湖南、湘北、浙江等

蜻蜓目

拉丁学名

Anotogaster sieboldii

昆虫纲

无霸勾蜓

亚门

六足亚门

大蜓科

亚纲

有翅亚纲

命名者及年代

(Selys, 1854)

圆臀大蜓属

亚目

差翅亚目

节肢动物门

物种简介

巨圆臀大蜓是大型种,是中国最大的蜻蜓,也是世界上最大种类之一。

巨圆臀大蜓

形态特征

巨圆臀大蜓腹长70-90mm,后翅长60-80mm,翅痣5mm。上唇黑色,基部具黄色横条纹,额黑色,上额前缘具1新月形黄色斑纹,复眼绿碧色。前胸黑色,具黄色斑纹,合胸黑色,背前方具1对黄色“逗点”形斑纹,前后翅下方各具1条宽而下端斜向前方的黄色条纹。腹部黑色,第1腹节末端具1黄色细环纹,第2-8腹节中部各有1黄色环纹,除第2腹节完整外,有余均被黑色中隆脊隔断。翅透明,翅尖稍带褐色,翅脉和翅痣均黑色,前缘脉背面后缘具黄色细纹,前翅结前横脉20条,结后横脉16条,后翅结前横脉16-17条,结后横脉17-18条。足除基节有黄斑外,均为黑色。

巨圆臀大蜓

雌虫

雌性体长94mm,腹部长(连肛附器)73mm,后翅长62mm。雌性色彩同雄性,产卵器发达,伸向后方。

雄虫

雄性体长93mm,腹部长(连肛附器)72mm,后翅长55mm。

头部:下唇褐黄色。上唇黄色,边缘黑色,中央具一狭的黑纹。前唇基黑色,后唇基黄色,具狭的黑色前缘,中央两侧各具一黑色小斑点。额黑色,上额具一孤立的黄色横条纹。头顶和后头黑色,后头后缘具稠密的细毛。

胸部:前胸黑色,后叶后缘黄色。合胸黑色,背面肩前条纹黄色,呈相反的逗号状斑纹,向下分离。侧面中胸后侧片和后胸后侧片大部分绿黄色。足黑色。翅透明,翅痣黑色,覆盖4-5翅室。翅基部微带金黄色。臀套5翅室。

腹部:黑色,第1节背面具淡色毛;第2节基部具很宽的黄色环状纹,末端具小的斑点;第3-8节横脊处具黄色环状纹,背面被黑色背中隆脊隔断,斑纹的下端向前方弯曲;第9-10节黑色。肛附器黑色。上肛附器粗壮,稍长于第10腹节。基部腹面具一尖齿,朝向下方,亚基部内缘具一小齿。下肛附器扁宽,末端钝圆,向上方钩曲。

分布范围

分布于江苏、湖南、浙江、贵州、广东、辽宁。巨圆臀大蜒是我国的珍稀蜒类。成虫能大量捕食蚊、蝇,实为益虫。稚虫生活在沙底的流水中,捕食小型水生动物和鱼苗。也是成鱼、蛙、蟹类等的天然饵料。

主要价值

环境指示与用途

稚虫用于鉴别水质的指标,耐污值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