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青(学名:GeumaleppicumJacq.)是蔷薇科,路边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簇生。茎直立,高可达100厘米,基生叶为大头羽状复叶,叶柄被粗硬毛,小叶大小极不相等,顶生小叶最大,叶片菱状广卵形或宽扁圆形,边缘常浅裂,有不规则粗大锯齿,两面绿色,疏生粗硬毛;茎生叶羽状复叶,顶生小叶披针形或倒卵披针形,茎生叶托叶大,绿色,卵形,花序顶生,疏散排列,花瓣黄色,比萼片长;萼片卵状三角形,副萼片狭小,披针形,花柱顶生,聚合果倒卵球形,瘦果被长硬毛,花柱宿存部分无毛,7-10月开花结果。

广布北半球温带及暖温带。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有分布。生长在海拔200-3500米的山坡草地、沟边、地边、河滩、林间隙地及林缘。

路边青草色彩丰富,用路边青草进行快速绿化造景,可以快速覆盖裸露环境和空地,满足人们对环境绿化、美化的不同要求。

中文名

路边青

亚目

蔷薇亚目(Rosineae)

拉丁学名

Geum aleppicum Jacq.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Rosales)

别名

水杨梅(本草纲目) 兰布正(云南)

蔷薇科(Rosaceae)

亚科

蔷薇亚科(Rosiodeae)

路边青属

命名者及年代

Jacq.,1786

分布区域

甘肃,贵州,黑龙江,河南,湖北,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山东,山西,四川,新疆,西藏,云南

主要价值

环境绿化

路边青

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须根簇生。

茎直立,高20-100厘米,被开展粗硬毛稀几无毛。

路边青

基生叶为大头羽状复叶,通常有小叶2-6对,连叶柄长10-25厘米,叶柄被粗硬毛,小叶大小极不相等,顶生小叶最大,菱状广卵形或宽扁圆形,长4-8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心形至宽楔形,边缘常浅裂,有不规则粗大锯齿,锯齿急尖或圆钝,两面绿色,疏生粗硬毛;茎生叶羽状复叶,有时重复分裂,向上小叶逐渐减少,顶生小叶披针形或倒卵披针形,顶端常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茎生叶托叶大,绿色,叶状,卵形,边缘有不规则粗大锯齿。

花序顶生,疏散排列,花梗被短柔毛或微硬毛;直径1-1.7厘米;花瓣黄色,几圆形,比萼片长;萼片卵状三角形,顶端渐尖,副萼片狭小,披针形,顶端渐尖稀2裂,比萼片短1倍多,外面被短柔毛及长柔毛;花柱顶生,在上部1/4处扭曲,成熟后自扭曲处脱落,脱落部分下部被疏柔毛。

聚合果倒卵球形,瘦果被长硬毛,花柱宿存部分无毛,顶端有小钩;果托被短硬毛,长约1毫米。

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山坡草地、沟边、地边、河滩、林间隙地及林缘,海拔200—3500米。

分布范围

广布北半球温带及暖温带。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路边青色彩丰富,其植株矮小,性状一致,种植生长速度快,并且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严格,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批量化和规模化生产、种植。使用路边青进行快速绿化造景,可以快速覆盖裸露环境和空地,满足人们对环境绿化、美化的不同要求。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全草。切碎,晒干或鲜用。

生长繁殖

路边青

种子采收、处理:采收种子必须等籽粒充分成熟后进行,未经充分成熟的幼嫩种子繁殖出来的下一代,不仅生长瘦弱,而且极易引起品种退化。同时,采收种子时要选择优良母株,在晴天时采收颜色、光泽深的饱满种子。采收后及时清理,脱粒、除去杂质,然后风干。最后放在通风、干燥、阴暗、温度较低而又变化不大的地方贮存,以备以后播种育苗之用。

种前处理:选用籽粒饱满、高活力、高发芽率的种子。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漂去瘪粒,风干待用。播种前对大粒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同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基质选择:育苗基质按泥炭+珍珠岩=3:1混合,并用60%代森锌粉剂进行消毒,充分拌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2-3天再揭去薄膜,待药味挥发掉后使用。

播种:播种后先将基质(让基质充分吸水,含水量标准:用手握住将要滴水,手松后不散落)填入穴盘内,用玻璃或木板轻轻刮去多余基质,切忌用力压实(以防透气性差,影响种子发芽),用牙签在装好基质的穴盘上轻轻挖一个洞,深度为种子直径的三倍即可,根据种子的大小,一般大粒种子每穴播一粒,小粒种子可以每穴播2-3粒,以确保其发芽率,播种后在其上覆一层薄的泥炭。然后,喷水(用雾喷)至穴盘底部有水渗出即可,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其上,保持种子发芽所需水分。

催芽:播种后将穴盘放入温室,室温控制在种子发芽适温22-25℃,一般7天即可发芽,最晚的15天后也可发芽,幼芽露头时即可除去薄膜,此时要控制好水分(雾喷)和温度,给予充足的光照,水分供应要严格控制,宁干勿湿,以利于根系向下生长,防止形成“高脚苗”,早上浇水以防止徒长,感染病虫害。穴盘四周易干,要及时补水。温度过高也易徒长,昼夜要有一定的温差。90%以上幼芽露头时即可移出温室,炼苗7-10天后可移栽。

栽培技术

大田栽培:翌年春天,待气温逐渐回升,进行大田定植,此时一次定植到位,不再移植。定植前对苗子进行浇水,且定植时除去外面的营养袋连带土球一起定植大田,可以提高移植成活率。定植时选择阴天天气或是下午4:00以后进行,定植结束后,立即浇透水。试验小区样地按长方形排列,每行种植15棵,重复三次,据提供的株行距并参考花卉课本提供的数据进行定植,注意同种间的种植小区要间隔开,防止种间授粉,影响种子的纯度。定植后到植株开花结果、死亡,在栽培管理期间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摘心:摘除枝梢顶芽,促进分枝,使植株低矮、株型紧凑。

剪除残花与花葶:留一部分长势好的作为采种母株,其它的花后及时摘除残花,剪除花葶,不使其结实,可再次开花。

水分管理:现蕾前要注意浇水,使其很好地进行营养生长,避免干旱引起过早开花结实,影响种子的饱满度。浇水时下午4:00后进行,每次浇水后要进行中耕,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防治板结。结实期要控制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