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隆镇(Húilóngzhèn)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魏县西南角,地处冀豫交界,距魏县县城31千米。与本省临漳县及河南省安阳县、内黄县接壤。

回隆镇是邯郸市重点规划综合性城镇;2007年被邯郸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项目聚集区乡镇;2014年被国家七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回隆镇是一个商贸型综合性城镇,是冀豫交界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贸繁荣。回隆镇历史悠久,是冀豫交界地区历史名镇,传奇古镇。

回隆镇地理位置特殊,自古是必争之地,民国以前长期被两省四县所分辖。回隆镇距离内黄、魏县、临漳三县距离都在30公里左右,距离安阳市45公里左右,在四县市连接线区域内,回隆镇居于中心位置。这也是回隆镇自古一直作为一处重要关隘,驿站的原因。

中文名

回隆镇

政府驻地

回隆镇开发区政府路

别名

小香港,金三角,小温州

地理位置

北纬36度14分,东经114度76分

面积

43.01平方公里

人口

45450人(2017年)

方言

晋语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310

外文名

Huilongzhen

下辖地区

东街

车牌代码

冀D

邮政区码

056804

火车站

安阳火车站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

机场

邯郸机场

行政区划代码

130434106000

历史沿革

回隆镇小区

回隆镇历史上几易其名,单从宋朝得来“回龙”到今天的“回隆”也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再追溯改名回龙之前的历史将更为久远。

据邯郸地方历史记载,大禹治水由回隆入魏域,古黄河从回隆流经。

春秋战国

回隆一带有新筑城,先属卫国,后属魏国,公元前589年,这里曾发生齐卫新筑之战。

回隆一带属邯郸郡。

据新版《魏县志》记载,回隆在东汉时期叫“大徐村”。此事在清代《彰德府志》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彰德府志》对回隆玉皇庙的历史有一段详细的记叙:“汉明帝时,大徐村南街有一大庙。南北朝时改建紫岭寺。延至宋宣和年间,修缮一新,主殿神像改为铁铸,后人惯称‘铁佛寺’。清初因战乱毁坏,部分殿宇再修缮,改名‘

玉皇庙

’。清末毁于漳患,遗址尚可有物。”汉明帝是东汉第二位皇帝,公元58—77年在位,大徐村距今已近2千年。

南北朝

据安阳寺石碑记载,安阳寺原名赦齐寺,始建于南北朝北齐文宣帝天保年间,为皇帝中宫之一。

隋唐

隋大业四年,炀帝诏发河北诸郡民百余万开永济渠,南达黄河,北通涿郡,永济渠由内黄而北,过大徐村,洹水镇(今旧魏县),又东北流。炀帝巡幸永济渠,改大徐村为

御河镇,

并在此设码头。

清嘉庆《

安阳县志

》记载:“回隆镇,南临御河,隋炀帝道卫辉苏门百泉东北流,引淇、滏、漳、洹为大河,御以巡幸,赐名御河镇。居临漳、安阳、内黄、魏县之交冲,嘉庆初年奉旨立司场,为总兑河南粮储之所。”御河的修通,在回隆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使回隆成为了一个水路要道,促进了回隆的发展,开创了回隆发展的新时代。

在民国1931年版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中,有回隆镇条目如此记载,回隆镇,一作回龙镇,在河南安阳县极东,与临漳内黄二县接界,为县东孔道,旧名御河镇,明嘉靖中改置总都河南粮储之所于此,今有

县佐

驻之。

唐朝的回隆是大运河沿岸一处重要的水运码头,物资集散地。

从御河镇到回龙镇是由于宋真宗御驾北征一事。

据清康熙《

魏县志

》载,该村原名

大徐村

,隋唐时改名

御河镇

,因村东临御河而得名。宋朝真宗北征至此而回,村名遂改为回龙镇,后“龙”字演变为“隆”,后人称之为回隆。

据光绪《

临漳县志

》记载:“真宗六龙回銮之处,故名回龙,后易名回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回隆南街西村在奶奶庙旧址,出土一块明万历三十九年的石碑,碑文开始写道:“邺东八十里许,镇名回隆,昔宋真宗北伐至此回銮,故号曰:回龙。有大名府志及

内黄县巡检司

印足征,而今以为回隆。”

西门口泰山奶奶庙有碑文记载,此庙始建于宋真宗回銮时期。

明正德大名府志记载,魏县十景中有一景“回隆古庙”,又称为“古庙灵烟”,此庙是纪念宋真宗回銮一事所建。

从周边各县方志以及其他著作的记载中,可知是宋朝的第三代皇帝宋真宗御驾北征抗击辽军,至此返回得来回龙镇这个名字。宋史记载,宋咸平二年(999年),辽主耶律隆绪大举南犯。宋真宗御驾亲征,应是这次征讨,宋真宗行至御河镇,辽兵大掠而去,宋真宗从此回銮,为纪念此事,这里建了一座“回龙庙”,后演变为回龙庙镇,回龙镇。

元明清

元顺帝至正年间,回隆造妙福寺(石碑及临漳县志均有记载)。

明成祖永乐年间,兵部设安阳县回隆水驿。《

相州志

》:安阳县东九十里,有

回隆驿。

明英宗正统二年,内黄县在此设回隆庙巡检司,以其地广人稠多盗贼也。

明代正德年间《大名府志》记载魏县西南六十里有回龙庙,且有回龙庙渡口。此书同时记载在内黄县有回隆镇及回隆巡检司。

明朝,回隆古庙是大名府魏县十景之一,别称“古庙灵烟”,“高馆礼贤”。

乾隆《内黄县志》记载“回隆庙内黄街渡口在县西北五十里”。

可见自隋朝以来,直至明清,回隆镇一直是濒临御河,航运发达,十分繁华的古镇。

且从各地地方志来看,至少从明代开始,回隆就已经成为四县分管之地。

回隆从清朝建造寨墙,具体年代不详。

据内黄志看,在光绪年间,回隆内黄街渡口废,说明卫河已经改道,不经回隆流过。

近现代

漳卫改道,回隆失去河道通达的便利。在此时期,回隆西街属临漳县,北街属大名县,南街属安阳县,东街属内黄县。安阳县在回隆设县佐驻扎。当时,四县在四道街均设有盐店。有一所大临安内四县公立小学。

这一时期,全国动荡不安,各地军阀混战,百姓艰苦度日,在这一背景之下,再加之回隆四县分统,管辖不明,回隆镇驻有多股匪顽。

1938年,陈再道、王新亭奉八路军总部命令,指挥

一二九师

一一五师

各一部发起漳南战役,取得胜利,之后

安阳县抗日民主政府

在回隆宣布成立,县长

张振邦

(张子政)。

之后,陈再道又在1942年11月2日痛击“伪自治军”战役,1947年4月6日豫北战役中又两次带兵攻打了回隆,最终解放了回隆。

1947年,豫北战役之后,中共太行五分区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于4月15日在回隆成立了中共

漳南县

委、县政府,隶属安阳专区。

曾养斋

任县委书记,

白佩

任县长。

1949年10月20日,奉华北人民政府电令,漳南县制撤销,漳南县所辖乡村分别划归临漳县、邺县、内黄县等县,回隆全镇划归河北省魏县,结束了几百年来多种行政区划分管的局面。

1961年建

回隆公社

1984年改镇。

90年代,魏县设立回隆镇经济技术开发区。

历史事记

回隆古庙

明代大名府志记载魏县十景之一的“回隆古庙”,又称“古庙灵烟”,并有魏县多位地方官为之作诗,回隆古庙应该是为纪念宋真宗回銮一事,但是由于回隆古庙已经消失于人间,并没有任何出土实物证据,因此,无法得知此庙的建造时间和具体情形。正德年间魏县教谕梁矩曾有诗篇《回隆古庙》如下:

地胜回隆为巨镇,

近河古庙喜堂堂,

茂林远屋含烟翠,

华匾书金耀日黄,

祈报居人惟鼓吹,

往来过客奠壶觞,

门前流水任朝暮。

香火炉薰岁月长,

回隆返照

清朝临漳县八大奇景之一。清代回隆是“两省四县加一州”所管辖的大集镇。其西街为临漳县管辖。当时大的村镇为防匪兵,都筑有寨墙,回隆的西寨门上有一块石头横匾,打磨得非常光滑。每当夕阳西坠,暮色笼罩大地的时候,在此石匾上就能看到绰绰日影。据说,此门正对太行山两峰间隙,随谓之“回隆返照”。

落日残霞何地无,

回隆古镇更堪娱,

万家楼阁弦歌满,

倒挂斜阳对酒炉。

回隆返照

就是对这一景观的写照。

“回隆返照”在明清时期是著名的临漳八大奇景之一,清康熙年间进士、任福建惠民县知县的临漳人李长庚,康熙年间举人临漳人许象岑以及雍正年间两任临漳县令陈大玠和李宜芳,都为“回隆返照”奇景写有诗篇。其中雍正六年上任的临漳县令陈大玠写“回隆返照”诗云:

万家楼阁隐丹枫,雨过村墟返昭红。

贾客驰归行落叶,征人投宿逐飞鸿。

云霄北望皇都庄,平野东看泰岱崇。

古镇邻封多接壤,霞光一片图画中。

两省四县加一州

四县交界的回隆镇

回隆位于中原大地腹心,历史上,黄河、卫河、漳河、都曾流经回隆,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物阜民丰,商贸繁荣,不仅是兵家、商家,而且也是地方行政区划必争之地。回隆在明、清、民国数百年间一直属两省、两府、四县加一州管辖。即河北(京师或直隶)、河南两省;大名、彰德两府;一州指开州(今濮阳)。河北在明朝称京师,在清朝称为直隶。临漳县在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属于河南省彰德府管辖。魏县也一度划入大名县。因此,明清数百年来,回隆镇西街属临漳管辖,北街属大名县管辖,南街属安阳县管辖,东街属内黄县管辖。另外开州有一绅士在回隆管辖有三十亩地。故以上诸府、县对回隆历史均有记载。解放后,回隆全部划归魏县。

土匪的结局

解放前,全国形势动荡不安,军阀混战,时局混乱,再加上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滋生了大量伪军和土匪武装势力。冀南豫北地区也出现了不少土匪,比较有影响的包括临漳的郭清、安阳的王自全等。回隆镇四县分辖,管辖混乱,自然成了土匪盘踞的优良土壤。仅回隆一镇,就盘踞着

程希孟

、程明轩(程乾)父子、

郭德惠

以及

李成华

三股武装,成为令人生畏的土匪窝

他们与周边的土匪势力都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冀南、豫北地区的社会安定。后在日军帮助下,在回隆镇成立了“东亚同盟自治军”。王天祥任军长,程希孟为副军长,李成华为一旅旅长,程乾为二旅旅长,二旅下面有程坤、郭德惠两个团长,另外还有三旅程道合,四旅杨法贤,另有一个突击团。土匪称霸一方,残害无辜,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和痛恨。

1938年漳南战役,1942年11月2日痛击伪自治军战役,1947年4月6日豫北战役,陈再道三次攻打回隆,最终消灭了程氏父子。击溃了回隆的伪军势力。

郭德惠在1947年4月10日楚旺战斗中被捕获,1947年4月23日被处以极刑。

李成华身在伪军心为八路,他拥护共产党,多次为八路军做出贡献,伪军成立前,1938年,他是安阳县抗日游击队大队长,1942年冬,他加入共产党。1943年5月9日,由于汉奸的告密,被骗至邯郸遭日军残害。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陈再道三打回隆

陈再道将军指挥了三次攻打回隆的战斗,即1938年8月27日

漳南战役

,1942年11月2日痛击“伪自治军”战役,1947年4月6日

豫北战役

回隆民俗

第一次,漳南战役,1938年8月至9月,八路军129师和115师各一部,对冀南豫北地区的伪军土匪进行了一次反击作战,之后在回隆镇成立了安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二次,针对伪“东亚同盟自治军”不断蚕食我根据地的严重情况,对其发起反击。1942年10月底,陈再道就召集几个团的领导同志开会研究下一步如何攻打回隆镇。回隆镇是冀南军区与冀鲁豫军区的结合部,也是一分区南端的一个大镇子,是惯匪程希孟盘踞的主要据点,有600多人。程希孟是伪“

东亚同盟自治军

”的副军长。其子

程明轩

是二旅旅长,外号叫“

半截砖

”。他们父子依仗日本人撑腰,为所欲为。一分区的同志曾多次派人争取程希孟,他都不听。他还积极配合日军“扫荡”,肆无忌惮地杀害一分区的干部、战士,抢掠人民的财产.9月间,一、三分区主力曾打过他一次,未能歼灭他。这次,决心强攻回隆镇,铲除这个祸害。

1942年11月2日晚,强攻回隆镇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抬着梯子,在一分区选派的向导的带领下,直扑回隆镇。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震耳欲聋。骑兵团从东门突破后,从东街向西街打,攻击程希孟的住宅;二十团从南门攻进后,正面围歼伪军的主力。敌人利用沿街的碉堡、房屋进行抵抗。经彻夜激战,将敌大部歼灭,毙俘敌5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程希孟父子带少数人向安阳逃窜。这一仗对打开一分区的局面起了很大作用。11月3日,陈再道将军随部队进入回隆镇。宽宽的街道,商号、店铺、饭馆也不少。陈再道说:“好久不进城镇,这回又开了开眼界”。第三次,豫北战役,1947年3月至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豫北战役,4月份,攻克回隆镇,之后在回隆镇成立漳南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回隆镇地处河北省最南端,隶属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镇区与临漳县,安阳县,内黄县三个县紧密相连。回隆镇东北距魏县31千米,东南距内黄县31千米,西北距临漳县31千米,西偏南距安阳45千米。回隆镇中心大十字街的经纬度为北纬36度08分52秒,东经114度45分52秒。

北是魏县车往镇,东是魏县泊口乡和河南内黄县宋村乡,南是内黄县田氏镇,西南是河南安阳县北郭乡,西北是临漳县砖寨营乡。两省四县边界交错于镇区周边,地理位置特殊险要。

回隆地处华北平原中部,为古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西距太行山脉约110公里,东距大海之滨约540公里,属于海河流域之漳卫南运河流域境内。北距漳河约7公里,南距卫河约30公里。

气候水文

该镇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2006年全年平均气温13.5度,2005年全年降雨量为604.9毫米,历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2天,其中降雪日数平均10天。

回隆镇地表水并不丰富,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和山前河谷潜水侧向流入而补给。

行政区划

回隆镇下辖30个居民委员会,分别是:

东街(镇区)、北街(镇区)、西街(镇区)、南街东(镇区)、南街西(镇区)、南营(镇区)、南栗庄(镇区)、小任庄、步村、西张庄、刘庄营、冯庄、崔小汪、李大汪、常大汪、前朋固、后朋固、东赵村、后赵村、西赵村、六上、后张庄、东孔大汪、西孔大汪、东韩小汪、南韩小汪、西韩小汪、北韩小汪、东梁小汪、西梁小汪。

老镇区城墙内部原来只有东西南北四道街,城墙推倒以后,城墙东南角外的玉皇庙村并入南街,后将南街分为南街东和南街西两个生产大队。南营原名校尉营,因地处南门外,改称南营。南栗庄源于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栗氏到此立庄,因地处回隆镇南,称为南栗庄。其他村庄,除了小任庄是源自清道光年间由内黄县大任庄的任姓来此定居建庄得名外,其他都是源自明初山西移民。

交通

回隆镇历史上曾经是水路、陆路交通要道,关津要隘。大运河故道从此流过,明代曾是漕运码头,转兑储粮

回隆镇

之所。过去,出回隆镇西门有大道过武庄、湘河店、韩化桥等村到安阳城九十里,出东门有大道经六上、马头、双井到大名城九十里,是大名府到彰德府大道的中途要隘。

现在,丛峰公路,魏回公路,牙回公路使回隆连接两省四县,通向四面八方,从峰公路西至邯郸峰峰矿区,东达大名县,穿镇而过,是邯郸南部贯穿东西的交通要道。回隆南7公里为河南省道安聊公路。

邯郸汽车中心站(邯郸西站)和邯郸东站都有直达回隆的客车,安阳汽车东站有直达回隆的客车。另外,峰峰、武安、邢台、石家庄、保定、长治、太原、北京、郑州、阳泉等城市均有客车直达回隆。

文化

民间艺术

回隆镇有多种宝贵的民间艺术。西街的“同顺会”

高跷

,东街的“德胜会”

跑秧歌

,南街的“三合会”

背歌

,闻名遐迩,其中背歌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街曾有抬歌,现失传于回隆。

武术传承方面,回隆镇流传有“太祖侠客刀”、“心意六合拳”等。

地方小吃

回隆烧鸡、回隆扒糕、回隆步家狗肉、煎灌肠、大锅菜、皮渣、绿豆糊涂(有传人,但未从事)

城墙

回隆镇古时人口密集,城区庞大,为防匪患及水患,于清代建造寨墙,寨墙高三丈,下宽二丈,上宽一丈,寨墙有四个城门,西门称望庚门,北门称承恩门,东门称迎春门,南门称向阳门,其中西门还流传有回隆返照的传说。解放后已全部推倒,只有高低不平的路面以及镇内许许多多寨沟可以看出当年寨墙的痕迹。今天仍有北门西门东门南门之称呼,是人们对原城门位置称呼的延续,一直未改。镇内居民今日仍有喜事进门白事出门之习俗。

寺庙

回隆安阳寺

回隆镇历史悠久,商业繁荣,人口密集,因此,有很多庙宇。对于回隆寺庙有

三山四寺九台十八庙,庙上有山,山上有庙

之说。民国时期至解放之后,诸多庙宇都被推翻,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复兴,回隆的善男信女纷纷筹资重建寺庙。今天,行走于回隆镇内,可见临漳寺、关帝庙、泰山奶奶庙、安阳寺、苍龙庙、土地庙、三义庙、三官庙、玉皇庙、菩萨庙等诸多庙宇,另有很多庙宇如二郎神庙、文昌帝君庙、火神庙、财神庙等等没有再恢复。

百家姓

回隆镇历经千年,各代特别是明清时代,灾害频繁,移民人数剧增,由各地的人来回隆逃难或经商的人定居于此,使得回隆姓氏众多,门户林立,大户小户姓氏100个以上,因此被称为

回隆百家姓

。后来,一些姓氏消失,如今,经不完全统计,回隆姓氏在92个以上。

金三角与小香港

曾几何时,回隆被戏称为“金三角”、“小香港”。原因是回隆处于两省四县交界中心点,四道街分属四个县管,西街的人犯了事跑到东街,就出了县,西街就不能随便去抓。于是回隆在行政管理上属于都来管,又都管不到的地方。同时,回隆又是一个商业繁荣之地,商业票号、钱庄、客栈、市场布满街道,人口密集复杂,综合以上因素,与香港、金三角二地情况类似,于是得来金三角、小香港的称呼。

宗教

回隆镇主要的宗教信仰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有临漳寺、安阳寺、基督教堂、玉皇庙等宗教活动场所多处。

经济

第一产业

回隆镇是农业部确定的糖果加工创业基地。

全镇有耕地53400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红薯、西瓜等,回隆本镇人多地少,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回隆镇有两家重点养殖企业,魏县绿洲兔业有限公司和魏县亚发良种猪有限公司。

第二产业

糖果加工业是回隆的主要工业产业。八十年代,回隆兴起糖果加工业,并且得到了持久发展,这些年来,涌现出了

窦家

金尔康

师福记

步步康

等一批名牌企业,并成立了

回隆糖果业协会

,回隆糖果业逐渐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国糖果六大糖果基地之一。主要产品有水果糖、奶糖、酥糖、棒棒糖、泡泡糖、口香糖、软糖七大系列,2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有的产品还通过边贸打入国际市场。魏县县委县政府在回隆镇规划建立占地千亩的回隆糖果城,做了详细规划,并对外招商。

2008年底,全镇共拥有大、中、小企业125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1亿元,工业和二、三产业产值9.2亿元,镇财政收入415万元,全镇人均收入达到3896元。

社会

商业重镇

回隆南街东街景

回隆自古地理位置特殊险要,历代地方志都记载回隆是中原地区繁华商业重镇,商人往来不断,人口众多,商业繁华,周边四县在这都设有营业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回隆的商贸业又得到极大的繁荣,小商品小食品批发业远近闻名。九十年代,魏县设立回隆

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商是回隆人的传统。回隆商人走南闯北,遍布全国各省市,在一些回隆商人聚集的地方,还组建了回隆商会。

回隆糖果工业园

糖果之乡回隆

魏县回隆千亩糖果食品加工园,位于冀鲁豫交界的魏县回隆镇东环路两侧,规划3平方公里,回隆镇党委、政府确立了“打造糖果产业集群,建设冀南特色名镇”的总体发展规划,建设宽10米的东环路,投资11KW变电站,大型供水厂,供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加工园成立管理委员会,全权管理园区事务,代办进园企业手续,协调企业环境,全程(全方位、全天候)为进区企业和项目建设服务。

回隆糖果食品加工园

,固定资产投入达到6.757亿元,投资强度120万元/亩,现有国内著名的步步康、师福记、窦家、金尔康等糖果食品企业45家,年产各种糖果13万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有的还销往俄罗斯、印度等国际市场,年实现销售收入11.8亿元,实现税金1882万元,年安置就业人员2612人,该县回隆糖果食品加工园已是全国六大糖果生产基地之一。2007年被邯郸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项目聚集区乡镇。魏县回隆千亩糖果食品加工园,具有良好环境、一流的服务、优惠的政策、诚邀天下各界朋友来糖果食品加工园办企业谋发展,回隆千亩糖果食品加工园是投资者的沃土,成功者的摇蓝。

教育

回隆镇现有中学2所,回隆镇中学和韩小汪中学。有小学19所,镇区内有7所。镇区内有幼儿园9所。

卫生

回隆镇有卫生院一所,位于东街,镇区内各村都设有卫生所,其余村庄也都有卫生室。此外,回隆镇私立诊所众多,包括骨科,眼科,牙科,神经科,儿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疝气专科,皮肤病,以及中医治疗疑难杂症各方面均有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