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岭镇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地处花都区西北部,毗邻清远市,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花都港均15千米,总面积136.31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13°09′,北纬23°08′。境内有广清、肇花2条高速公路,京广、武广、广清城际3条铁路,山前旅游大道、芙蓉大道、平步大道等区内主干道贯穿全镇,是广州市的“北大门”和南北陆路运输的重要枢纽。狮岭镇是中国皮具之都、盘古王文化之乡,广东省和广州市首批中心镇。

2016年,狮岭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63亿元,农业总产值5.52亿元,非农固定资产投资5.05亿元,实现税收8.73亿元(国税6.24亿元,地税2.49亿元),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34.62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20958元。

2019年10月,狮岭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中文名

狮岭镇

下辖地区

17个行政村

别名

中国皮具之都

地理位置

花都区西北部

面积

136.31平方千米

人口

298297人

方言

客家话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20

政府驻地

东升中路83号

外文名

Shiling Town

车牌代码

粤A

邮政区码

510850

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火车站

广州北站

著名景点

盘古王庙

所属地区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人口密度

1125人/km²

行政级别

行政代码

440114109

历史沿革

狮岭镇

清乾隆年间建圩。因附近有一狮形山岭,故名狮岭圩,镇因圩名。

1953年建狮岭公社。

1983年狮岭公社改区。

1986年建镇至今。

2013年,将狮岭镇的罗仙、杨一、杨二、石岗、东边、长岗6个行政村划出与新华街道的百合、桂花、梅花、紫薇西4个社区和大华、三东、公益3个行政村设立花城街道。

2015年,狮岭镇辖:凤岗社区和宝丰社区2个社区,狮岭村,旗岭村,联星村,马岭村,中心村,西头村,义山村,军田村,前进村,振兴村,联合村,合成村,益群村,新扬村,旗新村,新民村,新庄村,瑞边村,集贤村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东升中路8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狮岭镇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处花都区西北部,毗邻清远市,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花都港均15千米。镇域面积136.31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13°09′,北纬23°08′。

地形地貌

狮岭镇属广花平原丘陵区地带。

气候特征

狮岭镇地处北回归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70℃,年降雨量1667.9毫米。

人口民族

2015年,狮岭镇总人口3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8万人。汉族为主。

2018年,狮岭镇常住人口3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3万人。

2021年,狮岭镇常住人口4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76万人。[1]

2021年6月13日,花都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狮岭镇常住人口为298297人。[2]

经济

综述

2015年,狮岭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40亿元,同同比2015年增加长5.2%,工业总产值129.28亿元,同比2014年基本持平;完成税收9.01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2.86%;农业总产值5.43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81%。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19052元,同比2014年增长10%。外贸出口11.27亿美元,同比2014年增长6.5%。

2016年,狮岭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3亿元,同比2015年增加4.6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63亿元,完成任务数116.16%;农业总产值5.52亿元,同比2015年增加1.6%;非农固定资产投资5.05亿元,同比2015年增加9.72%;实现税收8.73亿元(国税6.24亿元,地税2.49亿元),基本完成任务。201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34.62亿元,同比2015年增加10%;农民年人均收入20958元,同比2015年增加10%。

2018年,狮岭镇全年实现GDP110.96亿元,同比增长3.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63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税收总额10.56亿元,同比增长11.5%;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平台出口货值430亿美元,成为全区乃至全市外贸增长的最大亮点。狮岭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397名。

第一产业

2015年,狮岭镇农业总产值5.43亿元,增长1.81%。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8个、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福源沙河甲鱼”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实现广州市绿色食品(水产品)历史性突破。

2016年,狮岭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34.62亿元,比增10%;农民年人均收入20958元,比增10%。

第二产业

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

2015年,狮岭镇工业总产值129.28亿元,同比2014年基本持平;完成税收9.01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2.86%;新批企业1062家,注册资金13.55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1.57%;全年新增规上企业57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1亿元。

“狮岭皮具”区域品牌在德国、瑞士等7个国家注册商标,多个品牌产品获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箱包领先品牌和优秀品牌、广州市著名商标。集聚生产型企业8000多家、经营性商户1.8万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工业园区6个、原辅料专业市场8个、成品展示交易中心5个,各大企业共设销售网点近2万家,皮具箱包营销市场辐射全国各地和13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行业内首个产业研究中心、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博士后工作站、TBT研究基地和国内首个皮革皮具电子交易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产业技术服务平台20多个、行业商协会9个、自主品牌2600多个。全镇共有各类网上商店4000多家,全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狮岭镇入选全国淘宝镇,合成、益群和新扬成功入选2015年全国淘宝村。

2016年,狮岭镇全年新批企业1805家(新增规上企业45家),新登记工商户3505家。皮具工业园、皮具公司总部基地建成投入运营,商贸大厦、工业基地完成60%,四个重点项目均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举办主题为“创新发展‘狮’领未来”的第14届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吸引超过9.6万人次客商,总成交额达1.2亿元;举办2016“真皮标志杯”箱包皮具设计大赛。

第三产业

2015年,狮岭镇外贸出口11.27亿美元,同比2014年增长6.5%。创建省级餐饮示范单位5家、市级51家、区级73家。

2016年,狮岭镇共有各类网上商店4000多家,全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

交通

行政地图

京珠高速、广清高速、肇花高速等纵横交错,与武广快线、京广铁路、广清城轨相互连接,珠三角北二环和北三环高速公路与京珠高速、广清高速和新机场高速公路北沿线相连,方圆一百千米内把整个珠三角二十几座重要的经贸城市网络其中,形成便利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使狮岭通达四海。

社会

教育

2006年,狮岭镇属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普通完全中学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公办中小学25所(其中初中4所,小学21所),民办中小学4所,幼儿园6所(其中集体办幼儿园2所)。

2015年,狮岭镇有前进幼儿园、振兴幼儿园、百利来幼儿园3所幼儿园,新庄小学、东边小学、狮岭镇旗新小学、新民小学、合成小学、狮岭镇李启芝小学、石岗小学7所小学。全年共有700多名来穗人员子女通过“积分申请”入读公办学校。

医疗卫生

2015年,狮岭镇有狮岭镇卫生院、宝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19所。其中宝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花都区第七家,狮岭镇第一家社区医疗机构,有各类医学人才50多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家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0多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0多人。

文化事业

作为盘古文化的核心区域,花都和狮岭两级政府早在1984年就启动了对盘古王庙的修复工作。1986年重开盘古王诞民间民俗活动。1993年在盘古王山开辟了盘古王公园和龙口泉、妈祖庙等一批景点,成为广东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胜地。

民间风俗中,每逢农历八月十二盘古王诞这一天,数以万计的村民从四面八方赶至,用各种民间艺术表演争相展示盘古氏开天辟地的英雄风貌,史料记载,“盘古文化”在花都生根已有1500年的历史,迁移到狮岭也有近300年历史。南朝梁人任昉在《述异记》中就有关于“南海中盘古国”的记载,但当时对盘古国的记述不够具体。1992年,盘古文化研究专家马卉欣通过大量的实地考证,证实花县建县前在南朝已属于南海郡管辖,也就是1500年前有“南海中盘古国”的南海郡,而且整个南海郡管辖的珠三角地区,只有花都有盘古王山、盘古峒,又有关于盘古神坛的史料记载,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着《盘古王伏龙降狮》等神话传说,马卉欣因此认定“南海中盘古国的遗址就在狮岭”。

2015年,狮岭镇成功举办“拜盘古·祈永昌”盘古王诞祈福活动、新狮岭人文艺晚会、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大型群众文体活动,荣获2015年区广播体操比赛一等奖。2015年8月,狮岭镇盘古王诞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唯一一个以盘古文化命名的乡镇。

2016年,狮岭镇成功举办2016中国(狮岭)盘古王民俗文化节、新狮岭人迎春文艺晚会、狮岭镇第25届贺岁运动会等大型群众文体活动,狮岭镇荣获“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盘古王诞获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岭文化站荣获广东省一级文化站。花都区首部45万字村志——《义山村志》出版发行。

社会保障

2015年,狮岭镇发放社会保障、残联补助、医疗救助等各类资金共计1800多万元。

2016年,狮岭镇全年发放社会保障、残联补助、医疗救助等各类资金共计1233万元。全年投入337.5万元,完成扶贫“双到”对口雷州乌石镇谭元村帮扶工作;落实181.09万元帮扶资金精准扶贫对口梅州丰顺县留隍镇葛布村。

基础建设

2015年,狮岭镇推进广清城际轻轨429.6亩征地拆迁,顺利交地近90%。完成绿化提升项目6项,绿化道路37公里,新种树木4.96万棵,兑现区镇奖补资金349.5万元,完成19.2公里村道建设,完成13575盏农村巷灯建设。投入1698万元,完成前进、振兴、瑞边等三个安置区市政工程建设及其永久用电工程。整治集贤村16家污染企业,取缔55家污染企业,清理违规猪场37个。制定实施《狮岭镇查控两违问责暂行办法》,成立查违办和快速拆违小组,整治违法用地154宗,面积1199.9亩,总整治率90.3%,查处昌泰游乐场、军田谭屋市场等违法建设206宗,共78867平方米,复耕复绿面积264.52亩。五是“三农”工作深入推进。完成4780亩(新扬、旗新、马岭、西头、中心)高标准农田整治,完成联星、西头和义山村等村污水治理工程,复绿山林地1008.2亩,新建4个蔬菜质量监测站,检测标本1000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农村资产交易200宗,涉及金额3.06亿元。

2016年,狮岭镇峰南路绿化、盘古王公园环湖便道设施改造、康政路及法政路和雄狮西路升级改造工程等6个中心镇建设项目总投入超过1600万元。狮岭派出所工程、狮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装修、肇花高速前进安置区市政工程等5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建成使用,总投资约2004万元。胡屋河整治以及惠景路、新花路、顺达路、利达路等15项工程纳入区人居环境项目。山前大道路面修复通车,广清高速狮岭段高架双向通车。

2016年,狮岭镇义山村、新扬村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近900万;完成新一期984盏农村路灯建设,完成177座危破房改造任务。兑现区镇农村奖补资金273.13万元,新建13.9公里村道。四是完成胡屋河合成段护栏改造、合成北路及康健路升级改造等9项工程,投入超过1000万元。

环境保护

2016年,狮岭镇全年处理环保投诉约140宗(中央督察交办件52宗),整治违规污染企业182家,清理环保违规养猪场9个。总投资2.1亿元的天马河治理工程二期(狮岭镇污水厂配套管网6个项目)有序推进,狮岭镇污水暗渠综合改造、胡屋河截污、前进涌综合整治、西群河清污分流、六花岗截污工程等六大项目进度超过90%。海布污水泵站、胡屋河海布水闸工程启动运行;完成联星、义山等村污水治理工程,管网覆盖率达65%;狮岭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调试使用,日均处理量达到12万吨。制定实施《农村环境卫生考评实施办法》,新招聘城管协管员140名,保洁员374名,投入770多万元,购置环卫车辆及设施一批,新建垃圾中转站9座;顺利通过省卫生镇复评,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7个,市级区级卫生村2个。

平安建设

2016年,狮岭镇共投入3600多万元治安经费,重拳整治,全镇总警情下降4.6%,其中刑事、两抢两盗、诈骗等警情分别下降21.1%、45.4%、9.48%。成立禁毒办,开展全民禁毒战,镇涉毒警情109宗,同比2015年下降26.85%,区综治委挂牌重点整治部位(联合村)治安问题顺利摘牌,合成市场及周边地区综合整治基本完成。全年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817宗,成功调处1744宗,化解率达96%。

2016年,狮岭镇投入380多万元完成前进村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重点整治“三小”场所,全年出动2.6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99万次,整改隐患15031条,整改企业433间。全镇共登记出租屋1.8万栋16.3万套,登记来穗人员21.9万人,新办居住证9912人,来穗人员和出租屋登记备案率均达到95%。制定实施《狮岭镇技防建设奖补实施办法》,成功安装618栋出租屋智能门禁系统。

文化

方言

狮岭镇有自然村庄(圩)198个。讲客家话的114个。讲白话的有旧屋、新屋、咸水岭、均合庄、紫石岗、姓伍庄、新耕田、上横坑、下横坑、奇才营、西瓜岭、上新屋、棋杆、塱岗、新罗、钟屋、旧罗、邱屋、李屋、伯昭公、下迳、严庄、新庄、细下迳、冯村、沙挞新屋、大龙庄、新林庄、三横、何屋、黎村、利隆、新村、杨屋、塘贝、黄岭、同和庄、大楼、瓦窑庄、新村、草弄庄、榕树庄、邦禾在、东边村、大弄庄、松元、溶华庄、鼠形、南昌、石岗头、现龙庄、下潭、上社庄、上龙庄、上潭、新庄、长岗圩、茶园脚、向南庄、何家庄、罗洞、松园、姓邝庄、均义庄、太兴庄、新远庄、金玉庄、木桥庄、灯棚庄、姓周庄、荆门庄、叶树、周丁庄、仙贝村、聚龙庄、叶村庄、华杨庄、高堂庄、织机维庄、新圩庄等81个村庄。另有狮岭圩、豸场、分水林场为本地、客家杂居。全镇人口46274人。讲白话的26773人,占57.86%;讲客家话的19501人,占42.14%。

特产美食

桂味荔枝

狮岭镇

“桂味”荔枝是最佳鲜食品种之一。该品种枝条疏细而硬,趋于向上生长;叶片较疏,长椭圆形,淡绿色,边缘稍向内卷,先端短尖;花穗长,花枝细,很容易形成带叶花枝;果近圆形,中等大,单果重15-22克,果顶浑圆,果肩平,果梗细,龟裂片凸起,呈不规则圆锥形,裂片锋尖锐刺手,裂纹和缝合线明显;果肉乳白色,肉厚质实,爽脆,清甜,汁多,有桂花香味;种子以焦核为多;果实可食率75-80.8%,含可溶性固形物18-21%,品质极优。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

索氏桃花水母

狮岭镇

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研究专家指出,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生物,桃花水母是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距今已有6.5亿年,出现时间比恐龙早几亿年,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其本身独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意义。

花都区成立芙蓉嶂白沙田桃花水母及其生态县级自然保护区,这是广东省第一个桃花水母及其生态县级自然保护区。后来桃花水母又在花山镇磨刀坑水库神秘现身。

禾雀花

狮岭镇

禾雀花为蝶形花科藤本植物,又名白花油麻藤、雀儿花。簇串状花穗,直接长在藤蔓上。其花形酷似雀鸟,吊挂成串有如禾雀飞舞。花五瓣,多白色,也有粉色、紫色,甚至紫黑色,每朵花似一只小鸟。花开在藤蔓上,吊桂成串,每串二三十朵不等,串串下垂,有如万鸟栖枝,神形兼备,每年3~4月下旬开花。花瓣淡绿色,有两块花瓣会卷拢成翅状,风情万种、十分迷人,颇具观赏价值。

旅游

盘古王公园

狮岭镇

盘古王公园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北部,距广州火车站36公里,距花都区城区中心、广州北站14公里,距狮岭镇城区107国道出入口1公里。

盘古王公园原名盘古王山,山中有座盘古王庙。据清末编《花县志》载,盘古王神坛重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后烧毁,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再花巨资重建,成为古典艺术庙宇,保存至今。

盘古王山气势奇特,清代已是花县八景之一,称“盘古烟霞”。盘古王庙历年香火不绝,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盘古王诞,各地善男信女成群结队,擂鼓舞狮,隆重庆祝,远近数万人前来朝拜。

中国皮具文化园

狮岭镇

中国皮具文化园,又名“阳光6号”,位于花都区狮岭镇阳光路6号,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多平方米,其中1.7万平方米用作产业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1万平方米用于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6亿元,其中一期建设运作资金8000万;二期建设运作资金8000万元。

芙蓉嶂

狮岭镇

芙蓉嶂位于花都市新华镇以北18千米的狮岭镇,距广州47千米。旅游区面积22平方千米,以山、林、湖、泉景观取胜,自然景色优美,人文古迹众多。

芙蓉嶂亦名芙蓉山,海拔360米,重峦叠嶂,方圆数十里,山上石头均表面烟墨色呈芙蓉花形状,故称芙蓉山。

芙蓉嶂风光秀美,山南有花都古八景之首的西山瀑布,落差90米。瀑布下面是能万人同时游泳的人工泳池,占地3.3万平方米。池旁是芙蓉嶂水库,水面面积2.2平方千米,水深24米,蓄水1737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1300多公顷。1987年花都政府决定在芙蓉嶂旅游区内开发旅游度假村。村中的福船岗是北回归线经过之处,树木覆盖率89%,空气清新宜人,有鲤鱼岗、狮山、象山等景点及烧烤区、垂钓区、温泉区、果园等。旅游区内三个半岛还将兴建三个度假村:湖滨半岛以西欧风情为特色;龙臂旅游度假村建成有中国民俗风情特色;半岛度假村则以热带太平洋岛国建筑为主。

获得荣誉

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箱包基地入选第二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名单。

2019年10月,狮岭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1年9月,入选第三批广东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行政区划

2019年,狮岭镇辖:狮岭、旗岭、芙蓉3个社区,联星村、马岭村、中心村、西头村、义山村、军田村、前进村、振兴村、联合村、合成村、益群村、新扬村、旗新村、新民村、新庄村、瑞边村、集贤村17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