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况
东邻香格里拉县金江镇,南邻黎明乡茨科村委会,西邻黎明乡金庄村委会,北邻香格里拉县兴农乡。辖桥头、如意、后卡、柏木、木瓜上、木瓜下等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12户,有乡村人口2729人,其中农业人口2729人,劳动力210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870人。
全村国土面积79平方公里,海拔2083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合种植烤烟、麦类、谷物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176亩,人均耕地1.16亩,林地966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28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欲待丰收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176亩(其中:水田2996亩,旱地180 亩),人均耕地1.16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谷物等作物;拥有林地966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7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7500亩;草地224亩;其他面积11000亩。基础设施

桥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700户通自来水,有1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69%)。有700户通电,有32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5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5.22 %和92.2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2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60户(分别占总数的88.2%和78.65%)。农村经济

烤烟叶林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5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68万元,占总收入的70.24%;畜牧业收入172.2万元,占总收入的18.1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72头,肉牛6头,肉羊10头);林业收入102.4万元,占总收入的10.77%;农民人均纯收入272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特色产业

丰收在望的水稻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县内、省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4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2.06%。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烤烟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产业。人口卫生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貌
该村现有农户712户,共乡村人口2729人,其中男性 1354人,女性1375人。其中农业人口2729人,劳动力2105人。该村以纳西、僳僳族、汉族为主(是纳西、僳僳、汉族混居地),其中纳西族747人,僳僳族221人,其他民族49人。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700人,参合率98.94%;享受低保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为乡卫生院所在地。无公厕,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569户,占农户总数的79.92%。
文化教育

荣誉
该村建有小学6 所,校舍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拥有教师20人,在校学生169人。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55人,其中小学生169人,中学生86人。村务公开
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财务公开、政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71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17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一事一议筹劳2000个(劳均0.95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财务。
基层组织

村委大门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1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2人,少数民族党员35人,其中男党员94人、女党员8人。该村党支部于2006年被评为黎明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该村共有团员35人。村委会由刘光、李嗣荣、张明等组成,下设桥头、如意、后卡、柏木、木瓜上、木瓜下等13个村民小组。
人文地理

烟草基地
中兴纳西语旧称"及满",意为"水尾子",金庄河由此东流入金沙江。中兴是金庄河流域与外界联系的枢纽要塞,东滨金沙,北毗巨甸,南接茨科,西连金庄,又是金沙江岸各乡镇河丽江、大理、迪庆各地交通干道的必经地,扼险守要,造化钟灵,据传说江口北岸的诸葛岭曾是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屯军点将的地方。中兴隔江相望的是香格里拉县金江镇,现在后卡村的古渡已架起吊索大桥,微型车可过往,加强了与西岸的联系、交流。中兴是黎明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乡站所均在中兴。中兴街是丽维公路和中黎公路的咽喉,第三产业发展良好。
中兴世居民族以汉族为主,其次纳西族人口也占相当比例。金庄河流域史称桥头沟,农耕文化起始较早,地肥水美,良田广布,汉族河纳西族先民在此发展以种植水稻为主,玉米为辅的传统农作产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烤烟成为中兴的主产业,科技兴农全面展开,村容村貌逐年优化,群众物质文化正在奔向小康。
中兴是金沙江沿岸世居汉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除了全民性的主流文化得以全面发展外,有悠久的地方文化传统,以江边小调为代表的民歌、情歌曾有过良好的传统。江边小调是金沙江岸世居汉族的情歌。句式自由,唱腔高亢婉转,委婉跌宕。歌词大都是即兴填唱,赋、比、兴的手法广泛运用,语言洗炼生动,是独具特色的民间诗歌典范。江边小调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民歌体裁,由于主流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传承正受到挑战,后继无人。老一辈古人中,以秦正兰的唱词、唱段见称,但也无人传习。
金沙江沿岸汉族聚居区曾有重大节庆舞麒麟的传统,现虽已不再开展活动,但仍有制作舞具和能跳的老艺人。此外中兴还组建了以中老年妇女为主的业余歌舞队,经常组织歌舞传习活动。
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一角
2006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和黎明乡党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15万元。中兴村委会以试点带动全乡新农村建设进程,桥头村作为06年新农村试点,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喜人成绩,建设内容包括:进一步巩固烤烟生产,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增加人民收入;村容村貌整治方面,加强道路硬化和人畜饮工程建设,完成村道建设1100米,饮水管道改造3100米完成,改善居民环境,住房刷白96户,修建垃圾处理池1座、18蹲位的公厕一所,桥头村试点的建成将极大鼓舞其它村民以饱满的热情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列。发展重点

帮手——马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中兴村委会位于黎明乡政府所在地,经济发展较好,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但仍存在发展区域不平衡,古盘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人畜饮水)急需完善。在巩固烤烟的同时,应该向多元化发展,应鼓励农村增强创新意识。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烤烟作为中兴村的支柱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巩固烤烟产业的同时,发展好畜牧业、发展猪2000头;发展旅游服务业,引导300人劳动力参与旅游服务业,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728元增加到3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