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喜是汉语词汇,拼音zì xǐ,解释为自乐,自我欣赏。出自《庄子·秋水》。

中文名

自喜

拼音

zì xǐ

释义

自乐,自我欣赏

注音

ㄗㄧˋ ㄒㄧˇ

解释

  1. 亦作“自熹”。亦作“自憙”。
  2. 自乐;自我欣赏。
  3. 自己爱好。

出处

①《庄子·秋水》:“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②《汉书·佞幸传·董贤》:“为人美丽自喜。”

③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吾以之自熹,吾以之自慰。”

①《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

②《汉书·贾谊传》:“遇之有礼,故羣臣自憙。”颜师古注:“憙,好也,好为志气也。”

③《后汉书·公孙述传论》:“述虽为汉吏,无所凭资,徒以文俗自憙,遂能集其志计。”[1]

④《金史·王晦传》:“王晦字子明,泽州高平人。少负气自憙,常慕张咏之为人。”

⑤明方孝孺《题刘养浩所制本朝铙歌后》:“金华刘君养浩,亦奋然自喜,以为此难遇之时,不可漫无所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