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后来的宋朝面对蒙古会怎么样?

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后来的宋朝面对蒙古会怎么样?

问题补充: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并占领金国土地,在北部建立宋朝稳固防线,那么后来的宋朝面对强大的蒙古,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1028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 知识库
最新回答 2022-08-11 05:45:33
共有30条回答
三人行左中右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没有后来的蒙古崛起。

老树时光倒流

假如南宋朝能够击败金国,夺回失去的河山,根本就没有蒙古什么事了,因为蒙古的强盛有赖南宋的扶持,南宋皇朝为了联蒙灭金,结果促成了蒙古快速壮大,造成养虎为患、驱狼引虎的局面,让蒙古得以吞金灭宋,建立元朝政权。

其实,北宋时代的这种养虎灭狼的方法也是屡见不鲜的了,夏、金的成长也有赖这种国策,关键就是赵氏政权重文抑武种下的苦果,因为赵家皇朝的政权是靠谋朝篡位夺权而得的,致使其对有能力、威望的武将大臣抑制、猜疑过甚,反而让敌国(外族)得益,这些事情,宋史亦有详细的记载。

且行且听风

其实当时的岳飞是有能力击败金国的,南宋初年,经过历年战乱,宋朝的军事实力有了明显增长,尤其是到岳飞北伐时,南宋的军事实力大增,在与金朝作战的时候,是有实力击败金国的,这当然和南宋初年放权给武将有关。

按照假设,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并占领金国领土,在北部建立宋朝稳固防线,那么看以下形势:

首先,金国不会灭亡,南宋(如果发生,可能不会叫南宋,这里仍然称呼南宋,作为与北宋的区分)依旧会和金朝议和。这是因为宋高宗的皇位继承问题,如果迎回二圣,就会面临自己皇位的问题,因此,一朝之君都不愿意彻底击溃金国,那么议和便是必然结果,只不过如果击败金国,可能议和会对南宋更有利,更有主动权一些。

其次,宋金的分界线会在哪里?历史上南宋与金的分界线为大散关到淮河一线,这就导致南宋的北方防线并不坚固,如果岳飞击败金国,宋金的分界线可能会在幽云十六州,即恢复到北宋与金战争前,这对于宋高宗赵构来说,已经收复了宋朝君主历代希望的幽云十六州,已经是功莫大焉。而北方相对贫瘠之地大可留给金朝,这样军事分界线就应在现大同-北京一带,对于南宋来言,北方的防线会大大增强。

最后看,这样的形势下,南宋面临强大的蒙古,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南宋击败金国,将战略防线推到幽云十六州一线,按照南宋的国策来言,宋朝的武将仍然会被削去权力(参照南宋削兵权);国家政治体制会延续北宋,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这种政治制度已经开始腐化(参照南宋的政治),因此,在军事上南宋也并不会有太大起色。而相反,蒙古已经开始崛起,其仍然会先攻取金国、西夏,这样,仍然会威胁到南宋,虽然宋朝此时有幽云十六州作为北方防线,但是其西部防线已经大大暴露(参考北宋与西夏的历次作战以及蒙古攻取金国),因此,北宋面临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骑兵队伍,仍然处于战略劣势,而且其灭亡也是历史的大趋势,仍然不会改变历史进程。

只不过此时宋朝的战略纵深会增加,人口、土地会明显增多,蒙古灭宋战争可能会难度加大。当然历史没有假设,真正的历史进程可能会与君主、名将等多种因素有关,正是这些无数的个例才形成了历史的大走向。




小女天天好

岳飞只是抗金将领中突出贡献之人,并不能力定乾坤。奸臣亡国的作用不可估量。

苍海一针

假如岳飞击败金国并占有了金国的土地,面对强大的蒙古,宋朝也不会有什么便宜可占。原因有三:第一,由宋太祖亲自建立的“重文抑武”维护政权思想,决定了宋朝就是一个被动挨打的政权。由于宋太祖获得国家政权的手段不是很光彩,为了吸取教训,他不得不采取这种维护政权的思想。他的后代也牢记他的祖训,坚决防止武将专权弄权。所以即便有岳飞抗金,收复失地,宋朝也不可能成为一个重视国防、重视武将的政权。这也是岳飞所处的时代的悲剧。第二,历代名将都是应时而生应运而生的。在赵匡胤建构的政权维护统治思想指引下,即使岳飞灭掉了金国,获得了土地,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岳飞也不可能永远为这个政权镇守边疆,在那种思想的统治下,岳飞之后还会有名将出世吗?没有了名将,又只有重文抑武思想,再大的疆土,能守得住吗?第三,成吉思汗的民族政权统治思想传承就是扩张。这种思想与宋朝的政权统治思想是矛盾对立的,一个坚持武力扩张,一个坚持被动防御,且没有了名将,只有滞后的政权统治思想,早晚还是被灭掉。



月夜伴星空

如果岳飞击败金国,那就得把俩个老皇帝接回家,一国三个皇帝,再加上个秦桧,大宋朝指不定乱到什么程度,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灭亡的结局。

凌烟阁论史

题主设置的前提是“岳飞击败金国”,这一点我们首先就要进行分析:南宋想要打败金国,应该做出哪些改变呢?

做出改变,一定是针对史实中南宋存在的问题而言的。那我们先来看看南宋本来的情况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再提出该怎么改变。

史实中南宋初年的军事体制是:“准军阀化”,因此战力大增

战争,其实最考验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将军,要做好情报收集工作,要汇总分析各个情报并及时做出决策。尤其当战机出现的时候,大将的主动出击、及时行动的能力非常重要。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这个意思,尤其在古代交通通信条件不及时的情况下,主将临机决断的权力更加重要。

赵宋王朝原来搞的是“重文轻武”、“崇文抑武”、“将从中御”等手段,把大将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权基本全部扼杀了,所以北宋时宋军屡战屡败,战绩惨不忍睹,这都是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

在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并逃亡的过程中,宋高宗实际已经非常倚重武将,毕竟文人在战乱是不能帮他保命的。各路大军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并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朝廷放权,各部形成“准军阀”,由此大幅提成了战斗力

赵构在逃亡中没有能力实现“将从中御”,因此,南宋建炎年间和绍兴初年期间,各位武将的权力很大,自行招兵,早期钱粮也是自筹,基本没有类似北宋时期那样的制约。

也正因为如此,各位大将才能发展出大军,并逐渐形成了五大护军:

  • 韩世忠的前护军以楚州(今江苏淮安市)作为大本营,兵力3万人;

  • 刘光世的左护军先后以池州和庐州(今安徽合肥市)作为大本营,绍兴七年兵力为5万2千3百12人。

  • 张俊的中护军主要以建康府(今江苏南京)等地作为大本营,兵力最高达8万人。

  • 岳飞的后护军以鄂州作为大本营,兵力达10万。

  • 吴阶的右护军以兴州(今陕西略阳)仙人关作为大本营。绍兴六年时兵力约7万人。

其次,朝廷中央军事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虽然南宋也设置了都督府之类的军事管理机构,试图节制各支大军,但是事实上已不能实行有效地统辖。经常出现如惧战的刘光世、张俊等人拒不奉命的情况。

第三,钱粮给养等管理权控制在朝廷手里。

宋高宗赵构一直把各路大军的钱粮给养权控制在朝廷手里。这个权力赵构在南宋朝廷稳定下来之后就收归中央,之后始终没有放给各位大将。

这是正常的,如果这个也放了,那各路大军就与朝廷逐渐脱离关系了。

小结一下本段:

各位大将除了钱粮,基本都是自主的,因此说他们是“准军阀”;这让各大将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宋军战力因此有了很大提高,并取得了很好的战果。但宋廷的军事管理机构对各大军的管控能力有待提高。

史实中,宋高宗的战斗意志薄弱

面对战争,统治者的战斗意志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没有战斗意志,那么即使有百万大军,也是任人屠戮的羔羊。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对于南宋来讲,北宋惧战怯战导致空有百万大军而灭亡就是近在眼前的教训。

而在史实中,宋高宗的战斗意志是非常薄弱的。

宋高宗的一贯做法是:他自己危险了,就号召各路大军开打;等他觉得安全了,就停止作战,也不管实际战场局势是不是能扩大战果;停战之后就开始求和。

这是宋高宗的一贯套路。

比如1140年5月份,金国完颜宗弼发动大军进攻南宋,金军兵临顺昌(今安徽阜阳)城下,结果被刘锜打得打败。岳飞则更加激进,一路打到了立开封不远的朱仙镇,岳飞部下的王贵所部接连攻下了郑州和洛阳。与此同时,韩世忠部也收复了海州(今江苏东海县),张俊部收复了亳州。

整个局势对南宋非常有利,刘锜、岳飞都想乘胜追击,反攻金军;金军也开始收拾燕京的财宝装车运走,打算放弃中原了。但是,南宋最高统治者赵构却严令各路大军退回,不许追击。对岳飞更是来了著名的十二道撤军金牌诏令。

因此,南宋如果想要击败金国的话,赵构对战争态度就需要来个一百八十度扭转,赵构要从惧战、被动应战,变成雄心勃勃、主动出击。

这里我们还能看出一点有利之处,那就是赵构还能节制诸位大将。

还要补充一点:

南宋几位大将之间是互相有矛盾、互相不太服气的(这都有史实凭据,限于篇幅就不展开说了);因此,如果统一指挥各路大军反攻金国的话,最高统帅不可能从几位大将中产生。如果委任以为文人当总指挥,则战胜金国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因此,只能由宋高宗来担当统帅,再选张浚之类的老将作为副统帅,当宋高宗的参谋。

至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南宋反攻并击败金国所必须做的改变:

  • 宋高宗赵构变得雄心勃勃,担任最高统帅主动出击;

  • 各路大军在宋高宗统一号令之下行动,充分自主;

  • 钱粮给养由朝廷统一安排调运提供;应急情况可以从当地自筹。

(史实中,南宋的经济实力本来就强于金国,只要有战斗意志、有主动经略中原的决心,南宋必能胜利。这些也是有史实数据支持的,限于篇幅不展开了)

等到宋朝战胜金国之后(宋夺回中原、华北,与蒙古诸部接壤,顺道消灭西夏;金退回东北),我们发现,宋朝从上到下完全变了:

  • 宋朝的性格从原先的保守苟安,变成了开放进取;

  • 国家与国民性格与隋唐类似,积极奔放,昂扬向上;

  • 同时,宋朝没有隋唐世家大族的掣肘;

  • 经济重新进入大发展的轨道(经过与金的大战,北方地广人稀,可以一定程度实施均田制之类的制度,经济将快速发展);

  • 中原百姓像唐初时那样,生活富足,整个社会风气带动人们开始积极追求功名。

战胜金国的宋朝,与原来的宋朝完全不同了,基本是隋唐那样;因此,在面对处于分裂状态的蒙古时,完全可以采用主动经略的战略。

宋朝战胜金国,时间应该就在1140-1150年间。

题主问到,将来“宋朝面对强大的蒙古”会怎么样。

如前分析,大宋能消灭金国,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宋了,因此,大宋不可能任由蒙古还像史实中那么发展。

此时的蒙古,处在大分裂状态。

其内部有汪古部、弘吉剌部、八剌忽部、吉利吉思部、斡亦剌部、不里牙惕部,等等;加上金蒙边境原来的大量契丹人(替金国守卫金蒙边界)、退回东北的女真人,这诸多部落的力量,就是宋朝可以利用的因素。

在这些力量面前,宋朝该对蒙古采取什么战略呢?

宋朝对蒙古,可以采用两步走的战略:先分化瓦解,后武力消灭。

其实这基本上就是隋朝和唐初对待突厥策略的合体。

  • 宋朝积蓄力量阶段,可以对蒙古诸部采取分化瓦解战略。

这里完全可以参考隋文帝对待突厥的策略。

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时,面对北方的突厥,在确定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方面,举棋不定。随后,长孙晟为隋文帝提出了一整套对突厥的战略。

长孙晟曾作为和亲使者三次出使突厥,送千金公主(北周的)、安义公主、义城公主入突厥,与突厥的可汗和贵族交游甚广,广泛地游走于突厥境内,熟悉突厥的政治态势、社会情况和山川地理。长孙晟向隋文帝提出了“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战略,以达到逐步分化突厥,逐一消灭的目的。最终隋文帝采用了这个政策。长孙晟也成了这一政策的具体实行人。

实行效果怎样呢?这里举一个例子。

隋文帝在对都蓝还是染干的许婚之间,长孙晟上书力主隋文帝许婚染干,这就是合弱策略的运用,隋朝开始对染干部进行扶植。

后来长孙晟陪染干入隋,隋文帝封之为启民可汗,之后隋朝对启民可汗进行保护庇佑政策,启民可汗逐渐成了突厥最强的一部。启民可汗也知恩图报,成了隋朝的臣属组织,衷心仕隋。启民可汗几乎成了隋朝的地方政权,终其一生维护突厥与隋朝的关系,保隋朝北境的平安。隋朝“远交近攻离强合弱”这一策略,为隋朝治理突厥发挥了巨大作用与成效。

回到宋蒙关系上。我们从成吉思汗早期经历可以推想出,蒙古诸部的矛盾很多,其互相之间的混战烈度并不低。再加上契丹人、女真人的力量在旁,宋朝完全可以使用隋文帝的策略,逐步分化瓦解,使其各部保持力量平衡、并处于争斗的状态,为下一步武力消灭奠定基础。

  • 宋朝经过20年左右时间,可对蒙古诸部采取武力消灭战略。

既然实行武力消灭战略,那就没有更多的战略可说了,重要的是宋朝做好准备,然后有大将带兵出征。具体可以参考唐太宗、唐高宗时期消灭东突厥、西突厥的战争。

大宋经过真正的中兴,一定也会形成唐初那种人才济济的局面。因此,只怕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不怕缺乏人才。

因此,武力消灭阶段,不再多说。

最终,大宋消灭蒙古力量,应该在1170-1180年间。

结束语

经过大宋“远交近攻离强合弱”战略后,铁木真这个人还会不会出生都不一定。即使出生了,在大宋对蒙古诸部实行武力消灭战略时,铁木真也应该被消灭或者被俘虏了。

后续的历史也就没有蒙古什么事了。

(完)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

醉猫看世界

首先历史是不能够假设。以当时南宋的军事实力以岳飞一己之力彻底击败金国是不太可能的。金人的优势是骑兵,相当于现在的坦克部队。南宋初年,在北方大平原的条件下作战,以步军为主的宋军同以骑兵为主的金军硬钢的话几乎没有胜算。当时宋军的几次大捷就是善于利用江淮之间河网密集不利于骑兵冲锋的优势。岳飞几次大捷也主要是对北方傀儡政权的汉人部队。

对金国胜利的最大可能性在于僵持待变,后期金人后迅速腐化,这是游牧民族不可避免的特性,想想以后的蒙古人、满洲人入主中原后战斗力迅速下降,甚至不能骑马拉弓。

但是即便这样战胜金国,面对更凶悍野蛮的以军事部落联盟为主的蒙古人的时候,还是避免不了面对对方更机动灵活的骑兵群狼战术。

农耕文明面对游牧民族的弱点最明显就是作战成本太高,游牧民族上马是兵下马是民,可以说除了妇孺全民皆兵。而且后勤补给压力小很多,一路走一路抢。

不光南宋王朝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当蒙古人横扫欧亚的时候,各个国家都没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忽必烈灭南宋不光是骑兵占了优势,也从被占领地区带来了大批的工匠,攻城战能力也大大提高。

名将之所以为名将是能顺势而为。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条件,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限制敌人的优势,从而克敌制胜。岳飞也不可能跳出这个规律。所以也很难抵挡住全盛时期的蒙古人。

安徽解

也会打败,但是扩大了底盘,可以延缓宋朝灭亡的时间。因为宋朝君昏臣暗,就算有岳飞也打不过蒙古。

籽竹灬

一,岳飞灭不了金国。二,岳飞也打不过蒙古,野战骑兵永远是王道,宋没几个骑兵。三,宋朝政府永远不会让岳飞做大,或是说不会让一个军阀做大。

整蛊传奇

假如历史真的给予岳飞那种机会的话,其实当时的蒙古对于我们来说还不如金国强呢,如果大宋再励精图治,反击腐败,一直重用岳飞。说不得就没有大元朝什么事了,大宋可能会一举成为当时的军事强国。

饕餮中国

宋只要收回燕云十六州,稳固北方防线,又何惧蒙古。一旦宋的势力强过周边,蒙古哪有喘息之际。

华夏农耕文明对北方游牧民族早有防范,并有一套对付他们的诀窍,只是大金国不知道。对待北方游牧民族,农耕文明对其一直施行减丁政策,每年秋冬季节,百草干枯,只需派一队人马,趁风点火,游牧民族没有牧草,牛羊会饿死大半,剩下的牛羊不够养活太多的人,这也是游牧民族非常憎恨南方农耕文明的原因。

若是蒙古军队壮大起来,宋不是其对手,地球上同时期的国家没有一个是蒙古铁骑的对手。

七侠

就算是岳飞击败金国,面对蒙古铁骑的时候岳飞和岳家军估计会占些优势,但是只有岳飞和岳家军勇猛也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当时的宋朝算不上千疮百孔不过朝庭上下也是保和派比较多,当然还有一些向秦桧一样的反派。所以总体上岳飞和蒙古开仗胜算只是五五开,要是考虑到国家因素那宋朝必败!

每一句晚安都是我想你

历史哪有如果

清青子衿

宋朝兵败在于末期朝庭昏庸,权臣乱政,形成风吹即倒之势。即便兵飞有盖世之才,也只能保一时。泱泱中华自古不泛文武俊才,假若皇帝能够知人善任,自然国体稳固,金蒙又岂敢窥视中原

聪明的小龙女

南宋名将岳飞当时能击败金国,自然也能击败蒙古,南宋最终也不会亡于蒙古之手。

烟郭说历史

岳飞即使灭了金国,后面蒙古攻宋的时候,宋朝照样会灭亡。

首先即使岳飞灭金,宋朝占领了北部及东北部地区,建立了新的防线,但是那意义没有想象中的大,因为宋朝亡在制度和王朝更迭的历史规律上,不是一条防线和更多国土能挽救的。

宋朝是历朝历代极致化重文轻武的,文官的权力比武将的要大,文官可以指挥武将去打仗,这么乱弹琴的玩法,打谁能打赢。

记得以前在哪看到过一段总结,说的很有道理,宋朝除了重文轻武之外,还强中央,弱地方。简单说,就是宋朝的军队中,除了京师的禁军和边防部队是精锐部队以外,其他地方部队都是弱兵,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地方造反。

但同时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危害,就是一旦边关有战事,边防部队一旦顶不住,只要边关被突破,敌军进入边关以后直接是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因为边关防线的军队最强,地方都是弱兵,人家突破了你的边关之后,再往你的腹地打,腹地的这些军队都是弱兵,完全抵挡不住的。

最后就是王朝更迭规律,宋朝即使灭了金国,百年之后,它也会出现昏庸的皇帝,贪污腐败的朝政,加上重文轻武,军事制度上强中央,弱地方,面对蒙古骑兵,没有多少胜算。

神鹰61963173

会和蒙古长期对峙,或者击败蒙古,社会经济会达到繁荣的顶峰,也可能有第二个,大唐盛世,

清风抚山1

当然是击溃蒙古咯!蒙古兵面对宋朝的话,根本打不过,当然宋兵也只能防守为主!科技不是一个时代的,而且宋兵有丰富的对付骑兵的办法!

平安是福1345019185547

岳飞武力强智力差!

無咎齋

即使岳飞击败金国,在北方建立防线,也会重复金国被蒙古铁骑踩踏的结果。这是由宋朝统治者能力决定的结果。一个岳飞扭转不了趋势。

更何况,历史没有假如。

侃侃谈谈聊天

既然是假如,那我们就按照假如来说一下:

首先,假如岳元帅率兵击败了金国,那么可以得到金国的所有,兵员,百姓,包括资源储备和领土,那么他将直接面对蒙古的冲击,那时候就是南宋和蒙古的直接交锋了,按照当时蒙古的实力,或许还没有实力打败已经灭了金国的南宋,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南宋政府不会保持太长的时间,只是延缓一个亡国时间。

再者,击败金国后,肯定会迎回徽钦二宗,那么对于当时的南宋当权者就是一种威胁,这种威胁会导致南宋政府内部出现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声音,导致政府出现国本之争,那时候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针对蒙古的军事行动了,这样一来就让蒙古有了很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了

最后,在击败金国后,国内可能出现分裂的情况,宋高宗和徽钦二宗因为皇权的问题,搞不好会出现两个朝廷,这样就使得自身的实力反而下降了,这样一来,就更不可能打败蒙古了

假设永远是假设,只能说历史就是一个必然,也是一个进程。

后山路人

这个还要看朝廷对岳家军支持到什么程度吧,还有就是迎回二圣后的权利平衡问题,宋朝之所以一再丧权失地,很大一个原因是朝廷重文轻武的策略,武将平时没有实权,朝廷对领兵大将也缺乏信任,恐其做大,北宋是有名相无名将,南宋终于有了岳飞韩世忠等名将,朝廷却没有了明相配合,皇帝也担心自己的位置而对岳家军各种猜疑,导致岳飞岳云父子殒命,如果当时岳飞能击败金国,说明朝廷能一定程度的支持军队,开始重视军队及武将的地位,如果岳飞击败金国,势必迎回二圣,如果赵构和二圣能实现平稳的权利划分,无论谁来做这个皇帝,然后继续重用当时的一批良将,用心经营占据的金国土地,安抚百姓,恢复经济,整顿军备,届时兵精粮足,上下同欲,蒙古非但不会主动袭扰,甚至会主动示好,大宋也许会重现大唐开元盛世,万邦来朝的景象。

仓颉嘉措

我来说一下,这个假如完全取决于岳飞本人!岳飞如果有机会击败金国那他也不用死了!归根结底,岳飞太不识时务了!当他一再提出直捣黄龙的时候,他应该感觉的当今皇帝的心里想什么,还一味的提醒皇帝该立太子了!这是大忌,先不说他能不能打败金国,从这一点,皇上就想弄死他了!你一个做臣子的总提醒让皇帝立太子,你是何居心?做为臣子你如果想打败金国就要想到打败后是什么局面,就应该跟皇帝商量,把金国打败迎回二帝,让二帝退居二线做太上皇,或直接退休,誓死保当今皇帝做天下,这个想法得到当今皇帝的信任和支持,这样你才出师有名,无后顾之忧,傻屌一个!岳家军声望那么高,你又不表决心,还经常逼皇帝立太子,把二帝接回来到时谁当家?你以为你是谁?你不死谁死啊!好像有点跑题了!回来回答这个问题,击败金国元朝来了宋朝恐怕也要被灭,就算岳飞能打他也活不过永世不死,元朝还是会打进来的,只是时间的问题!朝代更迭在冷兵器时代是必然!

叶飘刀

也许强大的蒙古就不存在了

蒙古最终反金,这个和金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有关。

而众所周知,宋代的对外政策是偏柔的,所以宋才用岁币换来了和辽百年的和平。

如果宋收复了梦寐以求的燕云,而且建立起了防线,那么面对蒙古会如何呢?

我们看几个对比:

1. 此时的宋,远远强于历史上的南宋,不但国土面积更大,而且在北方拥有了更完备的防线;

2. 此时的蒙古,弱于历史上的蒙古,历史上蒙古和南宋交手的时候,已经吞并了金国,占据了北部中国,此时的北中国还在宋手中,蒙古要比历史上的蒙古弱,特别是没有吞并金国,就少了很多工匠、铁匠,武器制造等等,都收到了限制;

3. 历史上南宋和蒙古的战争,持续了三十多年,为此蒙古还在钓鱼城赔上了蒙哥大汉的性命。而此时双方力量此消彼长,谁胜谁败先不说,打超过三十年是很可能的。而蒙古由盛转衰也不过仅仅百余年,一旦交战拖得过长,无疑对蒙古不利。

从以上几点看,无疑宋比历史的局面要好很多。

但也不排除另外一种情况,在覆灭金国,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宋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最终被蒙古一击而溃,这就好比历史上金国轻松突破北宋在河北的防线一样,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宋辽承平百年无战事。

所以宋和蒙古之战,蒙古如果无法在第一波闪电战中,就彻底将宋打垮,一旦拖入消耗战,蒙古是没可能胜利的。更何况如果金不在了,无法吸收金的土地和人口的蒙古,也很难是历史上那个强大的蒙古。

字节dance

宋朝灭亡不是偶然,是烂到根子里去了,光一个岳飞又能如何?,况且你不会真以为岳飞是秦桧害死的吧

乾坤看世界

估计也是一样被灭国。

宋朝的军事软弱,整个宋朝都是这样。岳飞即使击败金国,收复了故土,但也不可能全灭金国。宋朝的军事政策不会改变,国策不会改变,仍会是严重的重文抑武,防的仍是内部。承平日久,宋朝仍是那个对外军事无能的宋朝。

面对蒙古,宋朝的军队挡不住。

柳毅

如果岳飞击败金国,就面临着赢回二圣,可参照明朝土木堡之战,迎回后朝廷会出现赵构皇位不正的问题,于是乎会软禁徽钦二宗,从而产生朝内党派斗争,灭金的过程中武将掌兵过多,产生过多的岳家军,韩家军,这对于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不符,朝廷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处理不好,面对迅速崛起的蒙古会很吃力,如果处理好了朝廷内部矛盾,解决西夏后,对抗蒙古,会产生和明朝一样的局面。

秦时风花汉雪月

宋朝重文轻武,其结局到那都不是一样!

小民学历史

依然会败,为什么,举例

时运 宋朝的国运已经到头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宋朝后期没有出现一个明君,没有出现文治武功较强的君主,而蒙古时运必将会诞生一个明主

重文轻武 宋朝从开国就制订了这个国策,导致文官集团一直压制武将,武将没有前途

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是当时最强大的兵种了,而且英勇善战,宋朝是抵挡不住的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