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郦食其号称大汉第一说客,还有人说他的功劳不在张良之下,有什么根据吗?

郦食其号称大汉第一说客,还有人说他的功劳不在张良之下,有什么根据吗?

郦食其号称大汉第一说客,还有人说他的功劳不在张良之下,有什么根据吗?

1168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 知识库
最新回答 2022-08-10 07:26:45
共有9条回答
知未是也

谢邀!郦食其是秦未楚汉陈留高阳人,生于战国末年魏国,六十多岁追随刘邦,号称大汉第一说客,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不少功勋,但如要说其功不在张良之下,那确实有点言过其实,毕竟汉高祖刘邦没有这么认为,这一点可从汉初刘邦讲评群臣功劳大小时可看出一二。

高祖说,论治国理政我不如萧何,论运筹帷幄我不比子房,论带兵打仗我不及韩信,但我能发挥他们三人的作用,而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我取得了天下。



从刘邦这段话可以看出,说郦食其功劳不在张良之下,确实有点夸张,但郦食其对大汉和刘邦来说不是没有一点功劳,事实上,郦食其在追随刘邦后,始终在用他的胆略和三寸不烂之舌帮助刘邦攻城掠地。

一、帮助刘邦拿下陈留

郦食其从小家境不好,但他喜欢读书,善于关注天下局势,秦灭魏国后,郦食其沦为门更,但其骄横无比,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平常嗜酒如命,人称狂生。

刘邦攻打陈留县城,郦食其见刘邦为人做事豪爽仗仪,意欲追随刘邦,恰好同乡故友的儿子在刘邦手下做骑士,他便叫其子向刘邦推荐自己,恰刘邦向骑士打听当地贤士名人,骑士便将郦食其推荐给了刘邦,刘邦一日在酒店住房约见郦食其,郦食其到来时刘邦正在衣着不整的在房间洗脚,见到郦食其到来旁若无人,依然在哪里洗自己的脚,郦食其见刘邦很没有礼貌,便问刘邦:"你愿意和各路诸侯一起消灭暴秦,还是站到暴秦一边打各路诸侯?"刘邦听后没有好气的怼道:“好大胆的儒生,怎敢让我站在暴秦一边打天下义军?"郦食其说:“你要消灭暴秦,就不应该象暴秦一样对待天下贤士!"刘邦听后立即停下洗脚,连忙穿好衣服,把郦食其迎到正厅,请郦食其坐在上坐,茶酒款待,和郦食其畅论天下大事,郦食其帮刘邦分析天下形势,主张刘邦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争取秦军的支持,形成强大的统一战线来消灭暴秦,让刘邦听后心悦诚服,信以为然,赞口不绝,后郦食其在夺取陈留上给刘邦出谋划策,利用他和城中高官同学的关系劝其投降,确保得到城中大量存粮,以供补给,如果不降,再采取攻城也不迟,刘邦按照郦食其的计策夺得了陈留和仓粮。



二、说服武关秦将投降刘邦。

自从郦食其跟了刘邦,刘邦在进攻咸阳的道路上顺风顺水,几乎一路没有遇到秦军的抵抗。刘邦采取郦食其的策略,对愿意投降的秦军将领官封原职,委以重任,不随便大动干戈,不战而屈人之兵,其中关中重要关口武关,就是郦食其用口舌之功说服守将投降的,避免了一夫守关,万夫莫开问题的发生,为刘邦义军顺利进入关中扫平了障碍,立下了大功。

三、说服刘邦坚守荥阳占据敖仓。

楚汉争霸在荥阳、成皋陷入长期对峙,刘邦在荥阳屡屡受挫 ,欲放弃在荥阳与项羽的纠缠,在关键时刻,郦食其劝刘邦要坚守荥阳,因为荥阳是产粮屯粮重地,控制了荥阳,把荥阳作为根据地,就能确保与楚军长期争霸需要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刘邦依了郦食其的主张,在荥阳、成皋与楚军反复争夺,不但保证了天下粮仓不丢,还从战略上做到了牵制楚军、有力地配合了韩信所率汉军的行动,为最后彻底打败项羽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说服田广投降汉军。

韩信在北线进展顺利,一路拿下魏、赵等地,剩下齐地七十余城,两军正在为争夺城池而对峙,郦食其出使齐国,劝说齐王田广归汉,齐王愿意放弃战备,并以七十余城降汉,眼看大功告成,汉信听信蒯彻之言,害怕郦食其用三寸不烂之舌抢了平齐大功,在齐国放弃战备的情况下突然向齐国发起了总攻,齐王田广以为被郦食其忽悠和欺骗,遂烹煮了郦食其。虽然韩信最后夺取了齐国,但这是在齐国放弃警惕和战备的情况下成功的,所以许多人认为韩信夺取齐国,郦食其居功至伟。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郦食其在大汉王朝建立过程中,也有过非常大的贡献,只是他死于功成名就之时,很少有人知道他,后来刘邦感念他对大汉所做的贡献,将其儿子郦疥加封高粱候。

郦食其一生成名于口舌,最终也死于口舌,他的成名,超越了年龄,来源于一生喜读诗书和放荡不羁,他给我们后来人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借鉴之处。

94310417小云

郦食其的功劳与作用不及张良的三分之一,张良善于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慧眼独到,出谋划,郦食其是个多辫能言之士,好高务远,斗酒品物,终其一生垮垮奇谈,无多大轶闻,唯这次,韩信率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以成待屠绵羊,他言于汉王可凭三寸不烂之舌,服齐归汉,乃令信暂不攻齐,果如郦食其言,齐王就坡下驴应了此意,消息传到韩信耳中众将官义愤,贼老儿夺汝等军功,此乃城下之盟,岂有不降之理,曹参等众将言与元帅,老匹夫有辱我等,若无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势如水火,齐王怎会降服,他一人而得众将士之功多又不恭,岂可容之,信方醒乃发大军攻入齐境势如破竹,齐王大怒骂郦食其乃用凝兵之计,郦食其大骂韩信不得好死,乃纵身跳入鼎中烹于其汤,。

寻根拜祖

“高阳酒徒”郦食其,确实是刘邦帐下重要谋士,他为刘邦攻取天下,多次奉献奇谋高策。但跟张良相比,还是明显差了一个档次,说他的功劳不在张良之下,言过其实了。不过以他的功劳,跟陈平可以一较高下。

狂放不羁书生郦食其

郦食其是个儒生,但跟一般读书人不一样的是,郦食其是个狂生。他好酒,跟陆贾很相似,还落下个“高阳酒徒”的雅号。他一辈子只做了个看大门的小吏,生活也很窘困落魄。

不过,生活上的不如意,没有改变郦食其的气节,他不以穷困自卑,性格狂放不羁,始终不忘关注国家大事,非常另类。一时的书生意气不难,难得的是,郦食其一辈子就这么过来的。到他投靠刘邦的时候,都已经六十多岁了,依然是一副意气风发的少年情怀。

郦食其没有很多儒生的清高和迂腐,当他得知刘邦招贤纳士时,主动托人自我举荐,绝没有恃才傲物,待价而沽的做作。可以主动投靠,但绝不掉价,所以当刘邦对他表现出傲慢的举动时,他又毫不客气地指责刘邦:你这么对待一位老人家,哪是求贤的姿态!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很明显,郦食其身上既有读书人的气节,又有侠士的豪放不羁,拿得起书简,端得起酒杯,连一向看不起儒生的刘邦,也对他刮目相看。

郦食其的才华

郦食其有非常敏锐的识人之才,天下大乱之际,无数豪杰从他身边走过,他一个也看不上,静静等待他的真命天子。当刘邦出现后,他一眼就能识别出,待人粗鄙的刘邦是做大事的人,他义无反顾地去投靠。

这种识人之才,在刘邦阵营很罕见,包括张良、陈平、韩信,都是几次更换阵营,才来到刘邦身边。年过六旬的郦食其,面对匆匆而过的豪杰们,依然不急于病急乱投医,一次性下对了赌注,不能不让人佩服他的眼光。

郦食其的沟通技巧无以伦比,逮着儒生的帽子就撒尿的刘邦,被郦食其几句话就收拾得服服帖帖,好酒好菜招待,敬之为上宾。在刘邦的阵营中,郦食其跟刘邦除了工作关系,还有一些惺惺相惜,以至于郦食其去世后,刘邦非常怀念他。

郦食其除了给刘邦献计献策外,还经常深入敌营,凭一张嘴做策反工作,靠的就是沟通技巧。

郦食其除了有见识,还有胆识,他不是枯坐大帐卖弄口舌,经常奔走于敌营,没有相当的胆识,是做不来这个工作的。

郦食其的贡献

除了充当说客,不停奔走于诸侯间外,郦食其在刘邦帐下,最大的贡献有如下几个:

1.攻取陈留

攻取陈留的事,发生在刘邦创业初期,那时候他的势力还很弱。郦食其给刘邦献上第一份大礼,就是攻取陈留。郦食其凭他跟陈留县令的私人关系,帮刘邦获得了一块根据地和大粮仓。

正是陈留,让刘邦的乌合之众,变成了正规军,队伍也得到了迅速扩充。

2.劝降武关

在向潼关进发,跟项羽抢“先入者为王”这块大蛋糕时,刘邦受阻武关进退维谷。弄得刘邦想饶过武关行军,被张良和郦食其及时劝阻。

还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郦食其说降了武关,武关就是守卫咸阳的门户,武备森严,易守难攻,把刘邦都搞绝望了。竟然被郦食其说破了。

3.取荥阳占敖仓

如果以上贡献更多的体现在“战术层面”,建议刘邦取荥阳,占敖仓,就是一个具有战略高度的谋划。

荥阳之战是刘邦最艰苦的一段岁月,双方呈拉锯战,刘邦差点成了项羽的俘虏,搞得心灰意冷的刘邦差点放弃荥阳。郦食其敏锐地看到了,荥阳及敖仓的军事战略地位,以及对天下诸侯的影响力,力劝刘邦,趁项羽没认识到荥阳和敖仓的重要性的时候,赶紧发兵拿下。

4.说降齐地

说服齐王田广归降,是郦食其这个天下第一说客,最辉煌的时刻。觥筹交错间,郦食其说得田广答应奉上齐地七十多座城池,正式加入刘邦阵营。

真是一张嘴胜过千军万马!

郦食其之死

郦食其的成功,让跟他完成同一项任务的韩信无地自容,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几座城池,郦食其上下嘴唇一碰,七十几座城池归了刘邦,实在难堪。

在蒯通的建议下,韩信不顾郦食其已经招降了田广的事实,突然对齐地发起攻击。田广第一反应就是上当了,一定是郦食其与韩信合谋,利用郦食其谈判,齐地放松戒备,韩信再乘机攻打。

愤怒的田广命令郦食其去劝退韩信,否则就烹杀他!郦食其知道着了韩信的阴谋,但为了共同利益,他不可能做出窝里斗的事。于是他拒绝了田广的要求。

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就这样因韩信的嫉妒,被田广烹杀!

郦食其PK张良

从郦食其的经历来看,无疑他是一个更具人格色彩的谋士,不过他对刘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充当说客,大多是战术层面的贡献,除了建议取荥阳占敖仓。

张良完全不一样,他的贡献大多是战略层面的。比如求封汉中、火烧栈道、下邑奇谋、楚汉决战等。尤其是困守荥阳期间,郦食其和张良还有过一次截然相反的建议。

面对项羽的围攻,郦食其建议刘邦分封天下,通过分封,调动天下诸侯的积极性,共同打击项羽,很像张良扩大版的“下邑之谋”。但张良敏锐地发现,郦食其这个建议有致命伤。一旦分封,受封人必定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反而让刘邦失去号召力,相反,极有可能投靠实力更强大的项羽。

刘邦恍然大悟,气得大骂郦食其“臭儒生”。由此可见,郦食其与张良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说郦食其不在张良之下,言过其实了。

实事求是讲,郦食其的贡献,可以拿来跟陈平一比(个人感觉还是比不过陈平),要胜过陆贾,肯定比上张良萧何等。

老衲侃春秋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俗话说,乱世出英豪,此话一点不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大圣大贤辈出。往往是你方唱罢,我便登场场。

战国时期,各色人才中,凭口才出类拔萃的,莫过于鬼谷子的两位高徒,苏秦和张仪了。他们都是战国时期的外交家、纵横家。

苏秦和张仪虽然是同门师兄弟,但却分别服务于两个阵营:一个主张合纵,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与秦国对抗的政策;一个主张连横,张仪游说六国诸侯实行与秦国横向联合对抗其他国家的政策。

他们俩各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纵横驰骋,呼风唤雨,好不威风。尤其是苏秦,最后居然身佩六国相印,名震天下。

他们作为师兄弟,虽然政见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雄辩的口才,都是凭舌头吃饭。所以,对他们来说,对自己的舌头那是视若珍宝的。

尤其是张仪,有一次去楚国游说,他曾陪着楚国国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是张仪拿的,就说:“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

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可是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大家只好释放了张仪。

张仪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

但张仪苏醒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他的妻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听到此话,他的妻子噗嗤笑了,说道:“没有舌头你怎么问话的?”

听到妻子这句话,张仪长吁一口气,放心了。满足的说道:“这就够了。”

在他的眼里,只要舌头在,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秦朝。这是一个封建集权高度集中的王朝,再加上他“焚书坑儒”,一时成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政治局面。这时候游说家派不上用场了。所以世人发出战国之后,再无苏秦的感叹。

果然是战国之后再无苏秦吗?

其实大家不用担心。这不是还有一句“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之说吗?

战国之后,建立了秦朝。但没多久就来到了楚汉相争的年代。在那个乱世,也出现了许多的英豪。同样,也出现了凭舌头吃饭的名人高士。

这个人的名字在历史上不太出名,叫郦食其(lìyìjī),许多人可能把他的名字都叫不准。

但是一说他的外号,大家恐怕就知晓了。大诗人李白的《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李白诗句中的“高阳酒徒”,就是说的郦食其。

一般大人物的出场,都给人一种光彩照人的感觉。郦食其的出场,虽然没有什么惊艳的表现,但也够独特,也够与众不同。至少他一露面,就征服了刘邦,不得不让人佩服。

刘邦是草莽出生,他非常看不起儒家书生。相传有人戴着儒生的帽子来拜访他,不但没有得到他的好脸,还把人家的帽子摘下来,往里面撒尿。跟儒生谈话,经常破口大骂。

郦食其求见刘邦时,也几乎遭遇了如此的待遇。一开始,刘邦听侍卫通禀,说有个穿儒生衣服的先生求见,刘邦不愿见,让侍卫找个理由给打发走。郦食其一听刘邦很忙,没空见他,大怒,呵斥侍卫:

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刘邦一听,来了个酒徒,而且还有名号的“高阳酒徒”,马上接见。这就是独特。你不是看不上儒生吗?和你一样的泼皮小儿来看你,你还能不见?这才叫对脾气。

接见是接见,刘邦还是我行我素,自由散漫的样子。他并没有危襟正坐的坐等,郦食其进来时,看到刘邦正坐在床边,岔开双腿,伸着两只脚,两个女人在那里正忙着给他揉脚呢。

如果是真正的儒家子弟,见到此景还不扭头就走?但郦食其不,他一看到此情景,见怪不怪,只是给刘邦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刘邦眼睛一瞥,心说,这老小子有种。见到本王都不下跪。

只听郦食其直接开枪就打,问道:“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 ”

刘邦心想,这话问的一点没有水平,连傻子都知道的道理,你来问我汉王?于是直接破口大骂:“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

郦食其并没有被吓着,反驳道:“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

这一句话驳得刘邦是哑口无言。立刻停止了洗脚,穿整齐衣裳,把郦食其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

郦食其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刘邦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食其进餐,然后问道:“那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 ”

郦食其说道:“您把乌合之众,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如果以此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

于是刘邦就派遣郦食其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这样,郦食其出山的处女作,就是凭三寸不烂之舌,征服了刘邦,紧接着也是凭口吐莲花,给了刘邦一个大大的见面礼。

我们看看刘邦的态度,对郦食其是怠慢→认真接待→共同进餐→赐名号。

是否跟苏轼当年在牛鼻子老道那里的遭遇有相似之处呢?

相传有一次苏轼游完莫干山,来到山腰的一座寺观。道士见来人穿着非常简朴,冷冷地应酬道:“坐!”

对小童吩咐道:“茶!”

苏轼落坐,喝茶。他随便和道士谈了几句,道士见来人出语不凡,马上请苏轼入大殿,摆下椅子说:“请坐!”

又吩咐小童:“敬茶!”

苏轼继续和道士攀谈。苏轼妙语连珠,道土连连称是。道士不禁问起苏轼的名字来,苏轼自谦道:“小官乃杭州通判苏子瞻。”

道士一听连忙起身,请苏轼进入一间静雅的客厅,恭敬地说:“请上座!”

又吩咐随身道童:“敬香茶!”

苏轼见道士十分势利,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道士见挽留不住苏轼,就请苏轼题字留念。苏轼写下了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道士看到后羞愧难当。

郦食其的见面礼,就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陈留。后来汉王又兵临武关,郦食其劝秦将归降,不战而下武关,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郦食其最后一次为汉朝卖命,是出使齐国。他到了齐国,见到齐王田广,一番高屋建瓴的形势分析,一阵唇枪舌剑的辩驳,不费吹灰之力就说服力齐王,当下表示,齐国的72座城市皆归顺于汉王。

既然归顺了,还要战备干什么?于是撤除了历下的兵守战备,天天和郦食其一起纵酒做乐,就等着刘邦前来接受了。

韩信听说郦食其没费吹灰之力,坐在车上跑了一趟,仅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轻易的取得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心中很不服气,也很是气愤。

我的几十万大军,在燕国征战了三个多月,才拿下二十多座城池,你一番口舌就盖过我的功劳?在嫉妒心的驱使下,下令出击。汉军乘着夜幕的掩护,越过平原偷偷地袭击齐国。


齐王田广听说汉兵已到,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对郦食其说:“如果你能阻止汉军进攻的话,我让你活着,若不然的话,我就要烹杀了你!”

郦食其说:“干大事业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别人责备。老子不会替你再去游说韩信!”

“高阳酒徒”果然是高阳酒徒,我的舌头再值钱,但也得看怎么用。这时候,他绝不使用,舍了命也不用。

齐王一看郦食其不愿为自己说话,心想,那留着你还有何用?直接吩咐手下,拿大锅来,地下堆满了柴火,最后烹杀了他。随后带兵向东逃跑而去。

刘邦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当时他的儿子郦疥,虽然多次领兵打仗,但军功远未达到封侯的资格,但刘邦始终惦记着,郦食其用生命立下的功勋,就破例封他儿子郦疥为高粱侯。

由此可见,在刘邦的心里,郦食其和他脾气秉性相投,始终是有一席之地的。

参考资料: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妖鬼录

郦食其战略眼光不如张良,如果说功劳在张良之上未必,但说他是大汉第一说客,倒是名副其实。

郦食其作为谋士最著名的两次献策:成皋荥阳之战中,建议分封六国,被张良否决;游说齐国,结果因为韩信被烹杀。

两次献策让郦食其显得目光短浅而又悲剧,但为何郦食其还能号称第一说客,功劳巨大呢?

1、献策取陈留,引弟弟俪商归顺,壮大刘邦实力

刘邦率军西征,但不过万余人,加上秦军气势正盛。刘邦的西征并不容易。在久攻昌邑不下的情况下,值得率军西行,行军到高阳时,自称高阳酒徒的郦食其前来投奔。

随后在郦食其的建议下,郦食其以自己做内应,接应刘邦攻下了陈留。

攻下陈留后,刘邦占据交通要到,而且陈留城中粮食众多,刘邦得到大量补给,有了壮大自己实力的本钱。

郦食其投奔刘邦后,还给刘邦引来一员大将——俪商。俪商带着自己几千人马投奔刘邦,壮大了刘邦的实力。

之后郦食其凭借自己纵横家口才,为刘邦在各个诸侯之间奔波。

郦生常为说客,驰使诸侯

2、说服武关守将,刘邦才得以轻易攻破武关

武关是秦国四塞之一,易守难攻,但只要攻破武关,关中腹地一览无余。

这个时候张良献策,派人游说武关守将,而选中的人就是郦食其与陆贾。郦食其与陆贾果然幸不辱命,说服守将投降。

刘邦以最小的代价攻下武关,论功,张良第一,郦食其与陆贾其次。

3、献策守敖仓,奠定楚汉相争的基础

楚汉相争最关键的成皋荥阳之战中,刘邦多次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成皋等地,如果不是彭越在背后骚扰楚国粮道,纪信替身刘邦等,刘邦也许就被项羽打败。

所以刘邦在战争中一度想要放弃成皋以东的地盘,这个时候是郦食其劝阻刘邦,让他出兵收服荥阳据守敖仓。

即占据交通要塞,又取得敖仓粮食补给,项羽最终也没能突破成皋荥阳一线。

4、一张利口说降齐国

如果不是韩信听了蒯彻的话,进兵攻打齐国,郦食其绝对会建立不世之功。

此时齐国占据七十多城,虽然未必是韩信的对手,但实力不容小觑,结果被郦食其一通劝说,齐王田广就放弃武备,举国归顺刘邦,这样的功劳未必比韩信平定赵国,彭越平定魏国差。

只是可惜。

步天衢

郦食其(读作“利益鸡”)是西汉杰出的说客,所谓说客,也就是辩士,苏秦张仪那样的人物。他是不是西汉第一辩士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陆贾说服南越王赵佗臣汉,随何说服九江王英布降汉,功劳与郦食其也差不多。不过有一点要记住,郦食其虽然能将敌人劝降,但敌人未必是真心投降,随时可以反悔。而且事实上,郦食其就是被反悔的齐王给烹杀了。至于郦食其的功劳,确实不小,但和张良比,还是差了些。


郦食其简介:

秦朝时,陈留高阳有个叫郦食其的人,家境贫寒,喜欢喝酒读书,常常口吐狂言。郦食其当上了守城门的门卫,虽然贫贱,但县里黑白两道上的大哥们,都不敢使唤他,县里的人称他为狂生。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群雄纷纷响应。很多英雄豪杰路过陈留,郦食其都看不上眼,躲起来不想辅佐他们。后来沛公刘邦将要路过陈留,郦食其却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想亲自前去拜见。

郦食其有个老乡在刘邦帐下当骑兵,他请求老乡向刘邦引荐。不久,刘邦到了高阳,便召郦食其前来。

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前去见刘邦,看见刘邦坐在床上,正让两个婢女给他洗脚。虽然郦食其早听说刘邦不喜欢儒生,还将尿撒在他们帽子里,但百闻不如一见,终于领教到刘邦的傲慢无礼了。


于是,郦食故意激一激刘邦,他说:“你是想帮助秦朝攻打起义的诸侯,还是想帮助诸侯灭掉无道的秦朝?”

刘邦闻言破口大骂:“你这无知的儒生,秦朝无道,天下不堪其苦,所以我和诸侯合力要消灭秦朝。”

郦食其便说:“既然你要聚众灭秦,不应该对我老人家无礼!”

刘邦闻言,便不洗脚了,向他道歉,并恭敬地请他上坐。郦食其满意了,便跟刘邦谈六国合纵之术。又建议刘邦说:“你兵力弱少,不宜急于攻秦,应该先取陈留。我与陈留县令的关系较好,可以前去劝说他投降。如果他不听话,你就进攻他,我可以作为内应。“于是,刘邦依计取得了陈留,便封郦食其为广野君。


郦食其常常为刘邦出谋划策,又凭借雄辩之才出使各国,办事让刘邦很满意,受到刘邦的器重。

公元前204秋天,汉王刘邦在荥阳被项羽打败,逃到巩义,洛阳一带。韩信无暇顾及刘邦,正在攻打齐国,却久攻不克。郦食其向刘邦献策说:“荥阳敖仓粮草很多,又是战略要地,项羽却不重兵守护,大王应该收复荥阳。齐国兵多地广,就算有10万大军,也不能一年半载攻破。我想奉大王的命令,前去说服齐王,让他投降,成为大王的藩国。”刘邦高兴地答应了。

郦食其出使到齐国,对齐王说:“大王知道民心所向么?”齐王见楚汉相争,难分上下,便老实回答说不知道。


郦食其吓唬齐王说:“大王如果知道民心所向,还能保留齐国,否者,齐国就没了!”齐王慌了:“那么民心向谁呢?”郦食其回答:“民心向汉。”齐王不解地问:“先生为何这样说?”

郦食其分析道:“当初约定,先入咸阳的可以在咸阳称王,汉王先入,但项王不守信用,更改汉王封地。项王又作乱杀了义帝,汉王听说义帝有危险,起兵讨伐项王,去营救义帝。汉王攻下城池就封给功臣,得到财宝就赏给士兵,有福同享。所以,贤材豪杰都愿意辅助汉王。而项王不守信用,又残杀义帝。别人有功他不封赏,别人有过他不原谅,项王任人唯亲,天下人都背叛怨恨项王,不愿帮助他。汉王攻城略地,诛杀不服之人,取得巨大的成果,是受到上天的祝福。如今汉王已占据天下咽喉要道,最后臣服的诸侯会先灭亡。大王要赶紧向汉王投降,齐国才能保住,不然,齐国很快就灭亡了!”

郦食其这段话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分析的有理有据,直中要害。所以,齐王十分信服,便听从了郦食其的话,撤下了城池兵防,天天和郦食其吃喝玩乐。

韩信听说郦食其坐着马车去齐国跑一趟,三言两语就把齐王忽悠傻了,取下了齐国70多个城池。再想想自己千军万马,攻打了很久,兵士死伤无数,也没拿下齐国。韩信心中又嫉妒又恼恨:“老头,你找死!”于是,韩信趁着夜色率兵袭击齐国,想要抢夺功劳和借刀杀人。


因为郦食其已经说服了齐王降汉,所以齐国没有一丝防备。齐王听说韩信已经兵临城下,以为郦食其欺骗和出卖了自己,愤怒的对郦食其说:“你如果能阻拦汉军进攻,还能活命,不然,我活煮了你!”

郦食其明白,如果阻拦汉军,无论成败,不但前功尽弃,而且会留下污名,并且都难逃一死。况且,韩信是铁了心要争功和害人,一定不会退兵。

郦食其自知必死无疑,便慷慨地说“成大事不拘小节,建大功不推托辞让,我不管你了!”

齐王大怒,将郦食其活煮了,然后向东方逃窜了。郦食其死时大概65岁。


郦食其VS张良

郦食其和张良是个谋士,本来扮演的角色不同,很难比较,但恰好他俩在某些事上有交集,还是勉强可以比较的。

当初刘邦打算率兵攻入咸阳,被峣关守将抵挡。张良向刘邦献策说:“大王您可以在山上插满军旗虚张声势,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财宝劝降峣关守将。”刘邦依计而行,峣关守将果然投降。从这一点来看,张良的作用和功劳显然比郦食其更大。


刘邦在荥阳被楚军围困时,情势危急,向群臣问计。郦食其建议刘邦复立六国之后,这样六国君主都会对刘邦感恩戴德,刘邦便能称霸天下了。这其实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做法,恢复西周分封制,自己当霸主,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开历史倒车。刘邦病急乱投医,便答应了,命人刻制印玺,派郦食去分封诸侯。当时张良外出了,等张良回来,听说刘邦要实行分封制,急忙阻止此事。张良详细为刘邦分析种种弊端,使刘邦恍然大悟,吐出嘴里的饭,大骂郦食其:“这个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然后下令销毁刻好的六国玉玺。由此可以看出郦食其在谋略方面与张良相差甚远,而功劳也是差张良一些。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长城说历史

郦食其号称大汉第一说客,还有人说他的功劳不在张良之下,有什么根据吗?

说起郦食其,这可是给刘邦出了很大的功绩,可以说他的功劳不在张良之下,主要根据有这些。

一:收复陈留县,助刘邦进关

刘邦正要进关,可是陈留县阻碍了前进。此时,一个叫郦食其的进来拜见刘邦,骑士一看是个儒生,骑士便对郦食其说刘邦不喜欢儒生,郦食其没有在意。郦食其来到旅馆中,看见刘邦在床上坐着,两个女人正在给他洗脚,就给刘邦行礼,并说:你是想联合秦攻打各个诸侯,还是想联合各个诸侯攻打秦。刘邦大骂:你个儒生,秦把老百姓弄的苦不堪言,我怎么会联合秦攻打各个诸侯,肯定是联合各个诸侯攻打秦了。

郦食其说:你要是聚合民众,共同抗秦,你就不该用不礼的态度对待长者。刘邦立马收拾衣服起身向郦食其道歉,客气的请郦食其坐下,并请郦食其吃饭。郦食其说:你现在乌合之众,散兵聚集起来不到一万的兵力,就这,你想和秦对抗,我看有些难。我和陈留县县令是好朋友,我前去陈留县说服县令,让他投降于你,如果他不投降于你,我在陈留县做内应,我们里应外合,就可取下陈留县。

刘邦采取了郦食其的计谋,自己带兵尾随其后,就这样陈留县就到手了。后来刘邦赐给郦食其做广野君的称号。

就这样郦食其立下了第一个功劳。

二:说服齐王,献出城池

汉王刘邦想统一天下,遇到收复齐国时,从地理位置上,不得利,在加上齐国人异常变化,就是用十万军队攻打,也不一定能在一年半载攻打得下来。于是,郦食其请求汉王刘邦,愿意出使齐国,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王,让齐王投降汉王,刘邦便答应了。

郦食其就来到了齐国了,就用自己的说服能力,最后终于说服了齐王,愿意带着七十余处城池投降汉王刘邦。

这就是郦食其的又一个大功劳,这个功劳可算是非常之大,对以后的仕途开辟了道路,畅通无阻。

综上所述:郦食其的功劳和张良有一拼,说服能力相当的厉害,通过收复陈留县,说服齐王,献出城池,证明其能力的厉害。

文:长城品史

图:来源网络

原创首发,请勿转载

想了解更多历史,欢迎关注,转发,点赞,收藏,谢谢

风和时间的翅膀

如果不是韩信捣乱,齐国就直接归附刘邦了,不过他确实比不上张良,但他口才好

神行宝酷路泽

郦食其,秦朝陈留县高阳人,嗜好饮酒,人称高阳酒徒。郦食其投奔刘邦时,已经年过六十。郦食其为大汉立下三大功。

 1 。他献策攻下陈留,使汉军的西征军获得许多粮草和辎重物资,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楚汉两军相持苦战难解难分情势被动的局面下,他建议汉王夺取荥阳,占据敖仓,获得巩固的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

  

 2 郦食其里应外合拿下陈留县城。帅卒杀死县令,始城内士兵不战而降,汉军得到了许多兵器和粮食,投降的士兵也有一万多,这样,为刘邦西进,提供了物质条件,这全是郦食其的功劳。 3楚汉相争时,郦食其又建议刘邦说:希望你急速进兵,收取荥阳,有了粮食,并且占据了险要地方,天下就归属于你了,并说自己愿意去说服齐王田广。郦食其到了齐地,向齐王晓以利害,齐王欣然同意。罢兵守城,天天和郦食其纵酒谈心。这时由于韩信乘机攻齐,齐国因此被灭,然而郦食其为此被齐王所杀。为大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