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所在,老师批评学生天经地义!
不敢批评学生的老师不称职!
为师者不敢批评学生,
不如回家卖红薯!
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缺失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当下为数不少的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对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为人师者不负责任的表现,应该受到谴责、唾弃,至少不应提倡。天下没有不出错的学生,也不该有不批评学生的老师。否则枉为人师。
出于明哲保身,害怕矛盾,害怕引火上身的心理在作祟。社会风气的压力,校闹事件不时发生。怕学生、家长提意见,怕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批评,怕家长找上门和自己和学校打架,怕学校评价自己的教育思想有问题,方式方法简单粗暴,怕影响师生关系等。还有的考师,专业知识不够,底气不足,前怕狼后怕虎,认为批评学生就是不尊重学生、不爱学生。实事求是讲,这是走向了一个严重的教育误区,不敢批评学生的考师才是不称职的老师、不负责任的老师。
出于害怕别人给自己戴上不懂激励教育、不懂鼓励为主、不懂表扬为主,不懂关爱等帽子。其实,激励、鼓励、表扬、关爱等绝不是排斥和否定适当的批评。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作为教师,其使命就是教书育人,没有批评就是对学生错误的学习态度、错误的行为习惯等行为的放任、放纵和默认!对于教书育人这个神圣的职责来说,否定教育行为中对学生进行批评的就是违反教育的真谛、就是违反教育科学。
现在作为老师敢批评学生吗?我是一名职业院校的老师,说句真心话,现在老师是真的不敢批评学生了。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老师不是不想批评,而是不敢批评。
很多人站在道德的高度批评老师,说不敢批评学生的老师不称职,我也不想反驳什么,如果让这么说的人当老师一段时间后,看看他们还样说吗?
自己的孩子自己有数,自己的孩子自己都管不了,把孩子一下子推给老师,自己做了甩手掌柜的。当老师批评了学生,家长开始护犊子了。
如果老师真的批评了学生,我就想问一下,家长会认为老师做得对呢?还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错呢?
所以,先不要说老师敢不敢批评学生,先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再说。
如果家长认为老师做得对,我想,老师肯定会敢批评学生的;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错的话,老师肯定是不敢批评学生的。
我个人认为,老师敢不敢批评学生,并不在于老师本身,而是在于学生家长的态度。
最后我声明一下呀,老师不敢批评学生,并不意味着老师不批评学生、不管学生。
说实话,批评学生,我还是从未放弃过。连这个权都“自废”了,那他的老师还当得下去?
不过,我的批评是有原则的。
不辱骂学生,不伤害学生自尊。“你就像个猪一样”,“你生成是个傻性”,“你爸妈是近亲吗?”这些话,可以说经常听到老师,有意无意的“脱口而出”。这些话,不仅伤害了学生,甚至伤及其父母。这样,极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引起学生的愤怒。轻则,不听批评,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重则,发生“顶牛”现象,与老师对骂,对打,导致重大安全事故,不可收拾。
想要严厉批评某个学生,尽量不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学生很多的情况下,像在上课,学校大型集合或集会。即使没控制住自己而批评了学生,也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与之沟通。一般不能捱到放学或放假,尽量不过夜。
其三,注意方法,贬中含褒。例如,我今天批评一个学习小组长,没按照要求检查该小组成员学习任务的情况。数落他“严重失职”时,我不忘记提醒他:“你的能力,我是一点也不怀疑的,但令我担心的,倒是你的态度。你如果态度端正了,不仅能担任好组长一职,你一定还是一个优秀的小组长!”
我曾对一个学生和她的家长说过这样一句:“批评和表扬,犹如驾在人生小舟上的两支桨,偏废一支,我们的人生之舟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不知此话,有无道理。
应该谨慎批评,万一学生想不开自杀怎么办?要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要叫我是老师 就对学生说:“孩子 老师不想批评你 怕你想不开 自寻短见 那就麻烦了 我把你给害了 你也把我给害了 我要是不批评你 你又是不明白改正 你这棵小树将来长不成材 你说老师该怎么办呀 孩子 ”
不敢批评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高尚的“三观”,老师必须帮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他们错位的“扣子”重新排列正确,使迷失方向的学生重回正确的道路上。
鼓励、表扬、提醒、批评都是正常的教育手段,学生出现了问题就要提醒,违反了纪律就要批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前有两种错误的观念必须纠正:
1、一味地赞美学生,美其名曰“赏识教育”。例如课堂上明明学生回答问题出现了错误,老师也要进行一番“赏识”,赏识他大胆发言,而对于其出现的错误视而不见,长此以往,会给学生传达一个错误的信号,学生用是对的,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极大负面影响的。
2、部分家长溺爱心理严重,动辄就到学校找老师兴师问罪,弄得部分老师面对问题学生缩手缩脚,不敢大胆管理,这其实是教育的悲哀。
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对学生严格教育,既爱有严,严中有爱,只是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分寸和方法,以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教育底线。
学生出现了严重错误就必须接受严厉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能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才能够培养出明辨是非,有担当精神的人。
当然敢,但是必须做好善后工作,需要学会察言观色,体谅学生的心情,给予及时的关怀,拉近关系,让学生体谅到你对她的爱。
当学生做错事情肯定是要批评的,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为什么不敢呢?这就是老师的职责所在啊!不敢批评学生,总是装老好人的老师不是合格的老师!
虽说批评学生是老师的权利,但是批评也一定要讲究方法,要区分批评与辱骂的界限!
比如,有的老师喜欢用“猪脑子”“没长脑子”“笨的和猪一样”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词汇说学生。
这就是辱骂,而不是批评!这样的辱骂对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没有半点好处,不仅降低了老师的素质,同时还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反倒让学生不能积极的纠正错误。
正常的批评至少要做到下面几点:
- 不涉及辱骂学生的词汇。
- 只对事不对人,不能不喜欢一个学生,就天天批评他,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没有半点好处!
- 发自内心的去纠正学生的错误,要讲方法,而不是只指出错误,只批评错误,而不说明方法!
而身为班主任,批评学生,基本上是每天都在做的事。以我身边的学生为例。
班里有个学生,总是在课间喜欢追逐打闹,说了好几遍都不听,还撞到了生物老师。
然后我就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看了当天班里的监控,监控里,每个课间他都在教室里乱窜,撞到了同学不说,还打翻了好几个人的笔袋,书籍。
再看看他在班里乱窜的时候,别人都避着他,就像看见了坏人一般。
给他看完监控后,我就让他自己说说,哪里做得不好,他自己看着监控,也说出了问题所在。然后我再严词批评他,从学习说到责任感,他因为前面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没法再反驳我什么。
正好年级让每个班出个课间督导,督导哪个班的学生课间乱跑乱窜,以前是班长管,后面我就换成了他。他在督导的同时,也渐渐发现了这么做的危险之处,后面基本上在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总之,批评学生是老师权利,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得事儿,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用辱骂性的词汇,要让学生从心底认定错误,才能纠正错误,起到批评的效果!
育人育己,共同成长,关注我@班主任如是说 ,了解更多教育干货!
我是培训机构的老师,目前没有碰到过不敢批评的学生,反而有的家长还总和我说要我对孩子严格些,该说就说。
说说我的经验。暑假的时候,一直带着的一个班里,有一个非常难搞的学生,经常无端扰乱课堂,他有时气过头,还会随手拿东西砸向同学。我甚至被他弄哭过。他妈妈也知道自己孩子的脾气和情况,所以让我多严厉些。
前天晚上上课,他对另一位学生骂脏话,我严厉批评了他,他甩门出教室了。我没理他,继续上课,然后没几分钟,他冷静下来就自己走回来了,还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还有另一个班,有一位男生总是嫌弃说另一位女生太差劲了。我也直接指出他的做法不对,多次提醒他。并抚慰和鼓励那位基础差的女生。现在那位男生收敛了很多,而且那位女生也由一开始的胆怯,到现在自信举手,勇于上台尝试,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然了,对于这些学生,严厉时该严厉,但是私底下我都会和他们玩得比较好,逗逗他们玩。有时也耐心和他们聊天,不影响关系。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特别是老师和学生,老师的交流沟通技巧尤为重要,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初心。
对于那些经不起批评的学生,一定要注意方式。老师需学会总结经验和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同时和家长也多些沟通,有时反而是家长更需要教育。
作为老师不仅应该敢于批评学生的错误行为,而且应该善于批评学生的错误,否则就是失职的行为。
教育学生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就包括不仅敢于而且善于批评学生的不当行为。这跟表扬学生一样,批评和表扬是教师用以教育学生的相生相靠的孪生之道。没有表扬和批评就谈不上教育的完整性,完整的教育是善于表扬和善于批评加循循善诱,或者说善于表扬和善于批评都叫做循循善诱。
对学生的成功教育应该是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对于学生的教育应该在“善于”上下功夫,表扬要讲究方法,恰到好处,批评更应讲究方法,既要实事求是,毫不客气,准确到位,正中要害,又要讲究方法,讲究效果的最大化,要善于批评。
如何才能做到善于批评呢?
首先应该明确批评的目的,批评的对象,其次是批评的方式和效果。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错误,分清是非,教育一个,警醒一个班。批评的根本目的是让犯错误的学生知错改错,并以此为戒为鉴,不再重犯,也让其他同学从中吸取教训,免得再犯类似的错误。
批评的对象应该是主要针对错误本身,而非主要针对学生本人,要对事不对人,重在指责错误的危害性,启发学生认识到错误行为对自身进步成长的不良影响。这样的批评,学生才易于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批评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批评必须讲究方法,不仅仅要敢于批评,而且关键要善于批评。善于批评就是要因材施教,拿捏好分寸,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使被批评的对象勇于承认错误,乐于改正错误。不同的人,不同的错误,批评的方式方法不同。什么情况下先批评再表扬并且突出批评,什么情况下先表扬再批评,突出表扬,两者相生相依;什么情况下必须当众批评,什么情况下适合个别交谈;什么事情要重重敲打,狠狠批评,什么事情该和风细雨,点到为止。带苗头性的,普遍性旳,影响较大的,性质严重的错误行为应该当众批评,以点带面;对于屡教不改的错误行动或者行为人则应不断加重批评的砝码,甚至动动必须的惩戒手段,否则则应个别交流,采用和风细雨式的说服引导工作。
对于错误行为的批评要着重弄清楚所犯错误的来胧去脉,弄清楚错误发生的具体原因,造成的具体影响(伤害)程度,受害人的反应程度,家长的态度等,这些情况都必须弄个水落石出,清清楚楚,批评要言之有据,言之有度,言之有理,方可有效。
至于对于老师不敢批评学生是因为个别学生积错成恶,非用重典不能奏效,那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批评范畴了。或者是因为家长护短,容易导致家校矛盾,甚至出现校闹班闹的情况,我这里省而不谈。
教师教育学生除了要善于表扬和善于批评之外,还应该打铁做到自身硬,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戒勉的,自己要首先不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行。自己的行为规范了,批评学生就有了底气,就不会出现“不敢\"的现象,批评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这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对题主说:现在的我(们)敢于批评学生,而且很能、很会批评。
现代社会学生太疯狂,家长太疯狂,社会太疯狂!学生的不正行为,教师指出并批评,可能会对教师人身安全带来危害,所以对孩子的批评教师一般都可能不会进行!
怕了,我怕二十年后被学生拦在路上打,呜呜
为什么要批评学生呢?一批评就很可能导致很多矛盾,有的矛盾是你承受不了的。这样的例子很多,举起来都是叹气。要学会鼓励,人们不是常提倡鼓励教育吗?学生打架了,要鼓励他们的勇武精神,打回去,许多人说美国人都这样教育孩子。学生抽烟喝酒,要鼓励,适应社会吗,这样才能朋友多,能力强。学生在课堂上捣乱,要鼓励他们的反抗精神,让老师反思自己。学生不想读书,要鼓励他们,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听老师话,要鼓励他们,反抗权威才有创新精神。不听父母话,逍遥走天下!
有啥不敢的,还是同情同理的人多,别怕,该咋管咋管。
不批评学生,要老师干嘛?乖
傻老师才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