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是真事吗(窦娥冤是不是真实的)

窦娥冤是真事吗(窦娥冤是不是真实的)

问题补充:窦娥冤不是真事,历史上并不存在。蒲剧《窦娥冤》改编自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说的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端云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后改名为窦娥。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在中国文学

1031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
最新回答 2022-10-01 12:00:26
共有1条回答
问答百科助手

窦娥冤不是真事,历史上并不存在。蒲剧《窦娥冤》改编自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说的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端云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后改名为窦娥。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在中国文学史上,元杂剧在戏剧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多部经典作品里的人物形象,也塑造得十分成功。

关汉卿所著《窦娥冤》中的女主人公窦娥,更是成为了冤屈的代名词。

“比窦娥还冤”也成了人们在受委屈和误解后,最常说的话。

▲《窦娥冤》剧照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借鉴而来的,窦娥也不例外。

学者们一般认为,窦娥的原型人物为东海孝妇周青,但其背后的故事,其实还有更加复杂的文化沉淀。

一、东汉孝妇的故事

窦娥的主要原型为汉代东海孝妇周青的说法,是学界所公认的,在《窦娥冤》第四折中,窦娥之父窦天章就说过:

昔日汉朝有一孝妇守寡,其姑自缢身死,其姑女告孝妇杀姑。东海太守将孝妇斩了,只为一妇含冤,致令三年不雨。后于公治狱,仿佛见孝妇抱卷哭于厅前。于公将文卷改正,亲祭孝妇之墓,天乃大雨。

这段内容也印证了窦娥和汉代孝妇之间的关系,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刘向所著的《说苑》中,讲述的是西汉名相于定国的父亲于公的故事。

当年东海县有一名寡妇在丈夫去世后赡养婆婆多年,两人感情十分深厚,乡亲们也十分赞许孝妇的行为。

▲《窦娥冤》剧照

但后来老妇突然去世,其女儿诬告是孝妇杀死了自己的婆婆,衙门小吏乱用刑罚,致使屈打成招。

于公看到卷宗后,认为孝妇没有杀害婆婆的理由,希望太守能够重新断案,但太守还是处死了孝妇,导致当地大旱三年。

▲西汉名臣于定国

太守无奈只得找到于公,让他帮忙占卜一下大旱的原因。

最终,于公说这是因为孝妇蒙冤而死才导致的,并让太守到其坟茔前杀牛祭拜,之后果然天降大雨。

而后这个故事,又被收录进入了《汉书·于定国传》中。

这令东海孝妇故事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但直到此时,东海孝妇的故事还只是用来表明于公的贤明,其本人的形象还并不突出。

直到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一书中,才将东海孝妇的故事补全。

在《搜神记》中,这名孝妇不但有了自己的名字周青,而且其故事也被进一步完善。

据《搜神记》描述,在周青行刑的当天,刑场边上有几根插着幡旗的竹竿。

周青说自己如果是冤死的,那么自己死后流的血,就会先顺着旗杆逆流到顶,然后再流到地面上,最终这一异象也确实发生了。

这一故事也被认为是窦娥死后,血溅白练这一誓愿的由来。

关汉卿之所以对内容进行了更改,可能是血染白练这一场景,在舞台上更容易实现也更具表现力。

▲如今的孝妇冢

从《搜神记》开始,周青刑场发誓赌咒的内容,被正式确立,这种添加了猎奇内容的版本,显然更符合大众的胃口。

自此之后,周青的故事便逐渐传播开来,其婆婆的死因,乃至其刑场上的赌咒内容,也被不断完善。

这让东海孝妇的故事,在民间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孝妇冢也成为了当地的著名景点。

二、窦娥的其他原型

除了周青之外,在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些类似的故事,也为《窦娥冤》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比如在宋代洪迈的《夷坚丁志》中,也描写了一个类似的孝妇故事。

▲《窦娥冤》书影

在这个故事中,儿媳妇也是在丈夫去世后对婆婆甚为恭敬,但是在婆婆不幸去世后,她的邻居却诬告她,说是其毒死了自己的婆婆。

在行刑前这名孝妇请狱卒为她折了一枝石榴花,并当作发簪插在了头上。

临刑时她赌咒说,如果自己是冤死的,那么这枝石榴花就会在石缝中长成石榴树,否则其第二天就会枯萎。

而这根枝条在落地之后,第二天便生根发芽,验证了这名孝妇所蒙受的不白之冤。

除了孝妇的故事之外,关汉卿还对其他历史故事进行了借鉴。

在《窦娥冤》第三折中就有“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以及“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的唱词。

邹衍的故事,更是为窦娥六月飞雪的咒言提供了灵感。

▲苌弘塑像

苌弘是东周时期周王室的大臣,在其帮助下,周王室有了复兴的迹象。

但这随后招来了诸侯们的嫉恨,他们在周敬王面前进谗言,挑拨君臣之间的关系。

最终迫于诸侯们的压力,周敬王不得不将苌弘贬到偏远的蜀地。

在到达蜀地之后,苌弘万念俱灰,便在蜀地自杀了(或被人所杀)。

蜀人感念他的忠心,为其收尸后,又将其鲜血装在玉匣中一同埋葬。

三年后,蜀人为苌弘迁葬时意外发现,玉匣中的鲜血凝结成了宝石,这也被当作苌弘忠心感天动地的象征。

邹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阴阳学家,其本是齐国人,但因为后来在燕国受到了燕惠王的礼遇而在燕国发展。

邹衍在燕惠王跟前的走红,让燕国其他贵族十分嫉妒,于是他们就在燕惠王面前说邹衍的坏话,诬陷他是齐国派来的奸细。

▲邹衍画像

燕惠王在开始的时候很信任邹衍,但是他经不住燕国王公贵族们的轮番轰炸,最终下令将邹衍关入监狱。

在入狱之后,邹衍心情悲愤放声痛哭,谁料与此同时六月的燕国,竟然飘起了雪花。

燕惠王这才意识到,自己错怪了邹衍,便赶忙将其释放出来。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窦娥冤》中,窦娥希望六月飞雪掩盖其尸身一愿的灵感来源。

三、古人对公正的追求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在《窦娥冤》成书之前,中国便流传着大量以超自然现象来为受害者鸣冤的故事。

这其实源于中国古人,对于“神判”的坚信不疑。

在司法体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一旦发生纠纷,先人们一般会将审判的权力交给上天,或者其他超自然力量,这也是占卜的起源原因之一。

在远古时期,类似的做法被学者们分类为占卜判、神兽判、捞沸判、铁火判、起誓判等等。

窦娥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起誓判”。

▲关于巫术的壁画

在《窦娥冤》中由于贪官污吏的存在,令窦娥的冤屈无法申诉。

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相信头顶的“湛湛青天”,这一意象也在剧本中多次被提及。

之后《窦娥冤》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行,则说明了元朝民众对于窦娥的遭遇有着强烈的共鸣。

这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来说,也是一种十分直接的反映。

在元朝时,由于蒙古统治者采取的分级管理政策,许多汉族百姓都遭遇了严重的迫害,但地方官员显然是站在当朝权贵一边,这让百姓们没有地方诉说冤情。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寄希望于上天帮自己主持正义,这也是《窦娥冤》在元朝备受追捧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且相比于原版东汉孝妇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窦娥冤》中的唱词在叙述上和前作,有一定的出入。

在《说苑》和《汉书》中,于公一直都不是当地官员,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占卜,令当地太守意识到办错了案,最终为周青洗脱冤情。

▲窦天章扮相

但到了窦天章的口中,却成了于公在上任后因为看到冤魂的幻影,才检查了昔日卷宗,最终为冤死的孝妇,伸张了正义。

《窦娥冤》后续的剧情发展,也和东汉孝妇的故事走向十分类似,但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还加上了窦天章惩治昏官的桥段,这让观众出尽了心底的恶气,而大呼过瘾。

因此《窦娥冤》,虽然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故事,并结合了邹衍等人的传说,但其精神内核,其实是要比这些典故更加进步的。

相比于原案例,止步于对死者清白的验证,《窦娥冤》的剧情中,还加入了对现世恶人的制裁。

▲窦娥临刑前起誓

这里面其实体现出了古人对于公正的追求,和心底的抗争精神,这相较于一味顺从天命的传统观念,无疑是巨大的突破。

《窦娥冤》作为一部悲剧,其结局却可以给观众们带来更大的希望,让人们对于正义和公平有更坚定的信心。

与此同时,这种观念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给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一些心理压力,这都是《窦娥冤》在文学价值之外的巨大作用。

当然作为中国古代戏剧的里程碑,《窦娥冤》对于国人的生活习惯也产生了一定的改变。

现在人们在进行约定的时候,除了白纸黑字的合约之外,恐怕“我发誓”是最常见的说法了。

起誓判能够超越其他的“神判”形式,拥有如此超然的地位,《窦娥冤》也是功不可没的。

▲关汉卿画像

东海孝妇的故事,让古人坚定地相信了天人感应的概念,这对于人的行为自然有规劝作用。

但《窦娥冤》将天人感应的理论发展到了“青天在上,善恶有报!”的层面,这让人们在接受向善概念的同时,也有了和黑暗势力对抗的底气。

这也是窦娥这一形象能够超越其历史原型,甚至邹衍等名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标志性符号的原因。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