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盆地海拔低于海平面,为什么吐鲁番盆地没有成为湖泊呢?

吐鲁番盆地海拔低于海平面,为什么吐鲁番盆地没有成为湖泊呢?

吐鲁番盆地海拔低于海平面,为什么吐鲁番盆地没有成为湖泊呢?

1020人浏览
spider
相关栏目:
最新回答 2022-08-15 07:08:01
共有26条回答
地理纵横

的确,新疆很多海拔低的地方都有湖泊,南疆的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里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在800米左右,过去曾经是一个很大湖泊,后来因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失去了水源,最终干涸成一片盐碱地,沙丘遍布。

北疆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在阿拉山口下,海拔200多米,这里几条河流汇集,最后形成了艾比湖。(上图),那么在天山山脉向东沿伸的一个地方——吐鲁番盆地,比罗布泊、艾比湖还低,甚至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方,最低处海拔—154米,有非常好的成湖条件,从地质构造来说,湖盆发育非常完美,为什么没有形成湖泊呢?

上图,吐鲁番盆地位于南疆、北疆之间,天山余脉尾端,北有博格达山山脉阻挡,南有库鲁克塔格山屏蔽,两座山象一把巨的钳手一样,把吐鲁番锁在了里面。如果说新疆干旱是因为地形闭塞,四周都被高山所包围,密不透风,那么吐鲁番盆地是大盆地里套小盆地,象铁桶一样,一丝丝风进不来,这就使得吐鲁番盆地成为新疆里最为干燥的盆地,降水量很少,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

对于新疆地区,北疆北部有一些山口,能从北冰洋渗透进来一些水汽,冬季能产生很高的降雪量,夏季带来一些降水,为此北疆要比南疆湿润很多,绿洲也比南疆多,另外天山能抬升北冰洋来的水汽,在天山北麓产生降水,还能有冰川发育,夏季冰川融化,补给河流,为此博尔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分别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成为湖水的主要来源,今年新疆地区湖水水位普遍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去年夏季高温导致冰川融化补给了更多河流,导致艾比湖湖水面积扩大。(地理•中国栏目资料)

去年南疆地区,西风带比较活跃,降水较多,从阿拉伯海也带来的很多水汽,在敦煌一带形成降水,还出现了暴雨成灾。祁连山山脉冰川积雪也在融化,疏勒河水位上涨,三百年哈拉奇重现,相信不久罗布泊湖也会碧波荡漾,湖水盈盈。

罗布泊、艾比湖依靠冰川积雪融水和自然降水补给成湖。

那么吐鲁番盆地,它的水源从哪里来呢?上图2

首先从北冰洋进来的水汽被北面的博格达山山脉阻挡,吐鲁番正好处于背风坡,位于”雨影“区,降水很少了,博格达山山脉南坡由于水汽少,冰川发育不好,积雪也少,使得吐鲁番盆地获得的冰川积雪融化的水量较少,周边也有一些小的河流汇入吐鲁番盆地,只能满足盆地里的农耕生产,谈不上多余的水量形成湖泊。

吐鲁番盆地西侧山山脉是高大的天山山脉,南边是库鲁克塔格山扼守,水汽进不来,高山上冰川发育更难了,新疆的河流主要依靠冰川积雪融水来补给,周边高山上冰川积雪少,吐鲁番成湖难上加难了。

总结一下,一句话,吐鲁番没有成湖,都是地形封闭惹的祸,成为万“恶”之源。

这么近那么远F4

吐鲁番盆地,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我国西北内陆,天山山脉东端盆地,被称为我国第五个著名的盆地,面积是我国大十一大面积盆地,面积五万多平方公里。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也是世界上最低的盆地,几乎所有地面均在海拔五百米之下,盆地内有我国最低点艾丁湖,平均海拔-154米,世界上第三洼地。吐鲁番盆地是天山山脉东段南坡的山间断陷盆地,盆地四周被山脉环抱,北部为博格达山,南部为库鲁克山,西部为喀拉乌成山,东南部为库姆塔格山。盆地中有著名的火焰山,有我国的“风库”达坂城,还有著名的坎儿井,丰富的光热资源、油气资源,及葡萄、哈密瓜、长绒棉等著名农副产品,盆地内气候属典型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降水多年平均为16毫米,也被称为“中国干极”,夏季平均温度高达48℃,也被称为“中国热极”。

吐鲁番盆地形成过程要追溯到亿万年前,那时我国西北内陆为一片汪洋,后由于大陆漂移,地壳运动,从侏罗纪开始,位于吐鲁番盆地逐渐凹陷形成古老盆地雏形。而特别是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北缘的博格达山脉急剧上升,高耸入云;而盆地南部边缘的库鲁克塔格山脉受挤压抬升幅度较小,两山之间断裂陷落,逐渐形成了北高南低、西宽东窄的不对称盆地,也就是吐鲁番盆地现在的模样。

那么,吐鲁番盆地海拔低于海平面以下,为什么吐鲁番盆地没有成为一个五万多平方公里的大湖泊,而盆地内只有一个200平方公里的艾丁湖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跟当地气候、地理位置、水源补给等因素有关。第一、气候因素。吐鲁番盆地内气候主要特点是:干燥、高温、多风。盆地内年日照逾3200小时;夏季炎热,6~8月份平均温温在38℃以上,而吐鲁番市郊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9.6℃,有“火洲”之称;春秋季风暴,每秒达50米,由于盆地气压低,吸引气流流入较强,有“风库”之称。第二、位置因素。吐鲁番盆地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群山环绕,山峰阻挡,夏季影响我国的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暖湿气流很难到达此地;而吐鲁番盆地距离海洋遥远,西距大西洋6900公里左右;北离北冰洋3400公里左右;东至太平洋2500公里左右;南去印度洋2200公里左右。第三、水源补给因素。西北地区本事气候干燥,蒸发量在3200毫米以上,而盆地内年平均降水量仅16毫米,该盆地是我国最少最干旱的地方,且降水分布不均,局部降水较多,季节差异性较大,持续性降水少,但也形成了盆地内的片片绿洲;而盆地内主要补水来源于天山冰雪融水,而冰雪融水在下流过程中,由于盆地内陆地多为粗砂砾层,大部分水源渗透到地下;本事西北内陆河流较少,且季节性较强、流程较短,水量不大,大约有14条河流注入吐鲁番盆地内,而仅有阿拉沟和白杨河这两条河常年有水,注入艾丁湖,阿拉沟为白杨河的一支,年径流量仅2.4亿立方米,也很难维持艾丁湖的水量收支平衡,艾丁湖的面积也在逐渐缩小。综上几点因素,导致吐鲁番盆地没有形成大的湖泊,也仅仅在盆地最低点的艾丁湖一直存在。

谢谢阅读。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在地理学上,地势较低、且拥有一定水资源储量的地貌,称之为湖泊。我国共有大小湖泊2000多个,从湖泊的成因来看,可以分为内力湖泊和外力湖泊两种,其中内力湖泊主要是地球构造作用、火山以及堰塞湖泊,外力湖泊主要是有河流冲积、风蚀洼地、冰川刨蚀以及自然洼地积水等类型。

但无论是以上哪种湖泊,都要满足至少两个条件,一是地势要比周围的偏低,二是要有水源输入或者降雨积累,缺了哪一样,都不能聚水成湖。

新疆地形的总体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即东北部的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天山、南部的昆仑山围住了新疆的四分之三边界,中间夹着位于西北部区域的准葛尔盆地、西南区域的塔里木盆地两大盆地。

吐鲁番盆地在区位上虽然不属于以上两大盆地的范畴,但它也是属于天山山脉南坡的一个谷间盆地,在地理学上是地堑盆地,也就是构造型盆地,夹在博格达山与库鲁克塔格山之间,面积5万平方公里。据研究分析,大约在3000万年前,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抬升速度很快,而盆地南端的库鲁克塔格山虽然也在上升,但上升速度较慢,两山之间就出现了断裂和陷落,最终形成了北高南低的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肯定满足湖泊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它是我国陆地部分地势最低的区域,都在海拔500米以下,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4米。但是,吐鲁番盆地处于典型的大陆荒漠性气候,炎热干旱是其主要气候特征,降水及其稀少,年均降水量不到20毫米,而蒸发量十分旺盛,达到年均3000毫米,地表很难储存大量水资源。同时,受外围“三座大山”的阻挡,来自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水汽根本无法穿越到达这里,没有水汽的输入,盆地变成湖泊更是难上加难了。

不过,虽然吐鲁番盆地不能全部成为湖泊,但以盆地之内的最低点海拔-161米为中心,还是形成了一个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的一个内陆湖,以盆地内的火焰山泉水、坎儿井地下水、冬季灌区余水等,这些水源的补给与蒸发量保持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确保这个较小湖泊的存在。

珞珈山的猫

吐鲁番盆地历史上曾经确实是汪洋大海,只不过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高温少雨的自然气候使得吐鲁番盆地再难形成汪洋大海,甚至连已有的一些湖泊艾丁湖都将无法保住,日渐萎缩消退!


吐鲁番盆地面积达到了5万多平方公里,这一面积约等于浙江省或者江苏省陆地面积的一半,比我们国家的内海——渤海只小了2万平方公里,比我们国家最大的湖泊青海湖要大出10倍。

因此,如果整个吐鲁番盆地全部被湖水或者海水填满覆盖,确实会成为我们国家最大的淡水湖或者咸水湖。但是吐鲁番盆地为何没有形成广袤的湖泊呢?

首先吐鲁番盆地的最低处位于海平面以下,海拔高度为-154.23米,这一海拔高度也是我们国家陆地国土上的最低点。也就是说吐鲁番盆地存在部分地区确实低于海平面以下,吐鲁番盆地大部分地方海拔高度都在500米以下。四周被山地所环绕,确实具备形成湖泊的天然地形。

但是吐鲁番盆地得地利而不得天时。尽管地形上具备了形成湖泊的天然条件。但是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我们国家最高的气温记录便诞生于吐鲁番盆地。年均降雨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这就使得吐鲁番盆地极度的缺水。

因此吐鲁番盆地的来水量主要依赖于周边山脉的高山融水。但仅有的宝贵雪水依然无法满足高温强光下的蒸发,根本不可能形成大面积的湖泊。而当地的百姓为了发展绿洲农业,尽可能减少水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蒸发浪费,创造性的发明了新疆坎儿井工程。

吐鲁番盆地尽管占据了良好的自然地形,却因为地处亚洲腹地干旱少雨。因此吐鲁番地区根本不可能形成一片汪洋湖泊。只留下茫茫沙漠和沙漠之中的零丁绿洲。

地理沙龙

谢谢邀请,地球表面分布着数量极其众多的“水”,这些水有的以固态形式存在,比如冰川、冻土中的水;有的以气态形式存在,主要是指大气中的水;有的以液态形式存在,比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等等。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地球上的生命都离不开水,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都离不开水,所以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逐水草而居”的习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利用水资源的量也不断的增加。

地表径流是人类水资源的主要提供来源,其中河流和湖泊是最重要的水源来源地,不过对于湖泊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湖泊都能够作为水源。我们根据湖泊中湖水的咸淡性质可以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比如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等湖泊都是淡水湖,而青藏高原上的许多湖泊,如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等湖泊都是咸水湖,并不能作为水源。

我国的西北地区湖泊数量是比较少的,在新疆东南部有一个盆地,名叫“吐鲁番盆地”,这里不仅葡萄出名,而且海拔高度也十分特别,吐鲁番盆地的绝大多数地方海拔是低于海平面的,其中最低的地方海拔为-154米,也就是低于海平面154米,为什么海拔这么低的地方没有形成一个大的湖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湖泊的定义,湖泊是指地表的湖盆极其承纳的水体,也就是地表蓄水的天然洼地。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的地形属于盆地地形,也就是四周高中部低,是一个山间盆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断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断陷盆地,或者称为地堑盆地。吐鲁番盆地的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拔低于海平面的面积约为4050平方千米,主要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西部。也就是说吐鲁番盆地具有一个十分优越的“湖盆构造”,如果吐鲁番盆地能够蓄水到海平面,那么将会形成一个面积约为4000平方千米的湖泊,将成为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泊。青海湖

不过,这仅仅是理论上的,因为吐鲁番盆地缺乏形成巨大湖泊的第二个条件,那就是“水体”,一个没有水的湖盆,那就是一个盆地或者是洼地地形。我们知道水往低处流,吐鲁番盆地海拔这么低,如果当地有足够的水资源,那么水自然会向盆地内汇聚,从而形成湖泊,很显然在吐鲁番盆地寻找水是一种奢望。不仅仅吐鲁番盆地整个新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深入,形成了冬冷夏热,年降水量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地区是我国年降水量最为稀少的区域。

吐鲁番盆地由于盆地地形更为封闭,年降水量更为稀少,年降水量仅为约16毫米,而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的地区就是干旱地区了,吐鲁番盆地可谓极度干旱,大气降水几乎没有。吐鲁番盆地中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周围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水,水量十分有限。其次,吐鲁番盆地蒸发旺盛,年蒸发量达到了3000毫米,也就是说如果水分充足的话,一年可以蒸发3000毫米的水量。由于吐鲁番盆地降水少蒸发旺,地表水极度缺乏,难以形成巨大湖泊,不过在吐鲁番盆地的最低处,由于水源汇聚,还是形成了一个湖泊,那就是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的“艾丁湖”,曾经面积约为150平方千米,不过目前几乎干涸了。

泸州小本

吐鲁番盆地有当湖泊的地理构造,也有当湖泊的历史,却注定没有成为湖泊的命!

如果说新疆是三山夹两盆,是个大的封闭盆地,那么吐鲁番就是盆地中的盆地,是大盆地中套的小盆地,西面是天山余脉,北有博格达山山脉,南有库鲁克塔格山山脉,盆地的海拔低于海平面,其中艾丁湖海拔-154米,不但是新疆的最低点,也是全中国的最低点,这就是绝佳的湖盆地形(可惜缺水)。

今天的艾丁湖只有五六十平方公里,一个中型的水库而已,而清朝时还有230平方公里,汉朝时达数千平方公里,万年前的冰川溶化时则有近5万平方公里,看来,吐鲁番盆地曾经就是一个超级大湖。

那么,为什么吐鲁番盆地没有成为一个湖泊呢?

其一,吐鲁番盆地是非季风区,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进不来,北冰洋的气流只能到达阿尔泰山,小部分到达天山北面,更小的气流也被博格达山山脉挡住,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也只能抵达伊犁河谷,越不过天山(南、北天山),这儿的空气就没准备下雨,每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

其二,新疆是非季风区,但日照充足,经过近万年,水汽不断溢出或下沉(地下水),南北两个盆地的湖水早已挥霍干净,变成了沙漠或荒漠,中间的吐鲁番盆地的湖水也不例外,艾丁湖的面积逐年缩小。。。

其三,吐鲁番盆地是回字型,是盆地里套的盆地,不但四周双层封闭,水汽丝毫漏不进来,更因为北面的博格达山山脉和南面的库鲁克塔格山山脉的海拔并不高,积雪有限,只有西面的天山山脉提供冰川雪水,外来水源有限。

其四,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太低,导致地面气温过高(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6℃);北面的博格达山山脉挡住北面的气流,却让地处背风坡的吐鲁番盆地形成雨影区(雨影效应),气温升高;吐鲁番盆地纬度高,日照长;由于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使得多个“风口”形成,而吐鲁番盆地更成为“风极”;正是由于高温(一个火坑)、日照长与大风,吐鲁番盆地的每年理论蒸发量达3000毫米,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差不多,与年降水量16毫米严重不成比例。

其五,天山山脉的冰川雪水有限,输送距离远,还存在高温蒸发与下渗地下,虽有“坎儿井”的存在,但中途截流、水源分配等问题还是存在,艾丁湖入不敷出,吐鲁番盆地仅能解决农业用水,地下水位还在下降。

其六,人口增加,生活要求提高,工农业用水负担重,也是吐鲁番盆地缺水的一个因素。

其七,整个西北都缺水,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的用水缺乏“外援”。

凡事都有利有弊,吐鲁番盆地的高温、日照长、大风,可以造成水汽蒸发量大,但也可以让蔬菜、水果更甜,可以发展风电、太阳能。。。

当然,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是必须的,引藏水入疆的红旗渠工程也是要考虑哈密盆地与吐鲁番盆地的!




科普拾录

准确地讲吐鲁番盆地形成有湖泊,名字叫艾丁湖,只不过艾丁湖从清朝以来面积急剧缩小,从清朝有记录以来的230平方公里,到当前全面枯涸,这才使吐鲁番盆地丧失了湖泊。艾丁湖的枯竭消失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就是吐鲁番自身地表水缺乏,整个新疆的水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雪山融水,但是吐鲁番盆地所处地区像是一个“回”字形,被双层山脉阻挡,内层山脉海拔普遍较低,雪山融水有限,而外层山脉融化的雪水受内层阻挡也流不进来,即便艾丁湖的海拔低于海平面-154米,没有充足水源补充也无济于事。

另外是吐鲁番盆地的气候环境,本身新疆就是相对干旱少雨地区,而吐鲁番盆地更加干燥、高温,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且海平面以下海拔高度每下降一百米温度就上升0.6度,吐鲁番盆地地表温度超高,另外海拔越低气压越也低,造成周边大风向吐鲁番盆地集结,高温加大风,使吐鲁番盆地年蒸发量在3000毫米,降水量远不够蒸发。最后便是人类开发造成的地下水减少,因为海拔低而周边雪山多,吐鲁番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其实非常丰富,著名的坎儿井就位于此,但随着吐鲁番地区的种植业增多,人口聚集增多,对地下水的抽取利用也逐渐增多,这就使得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从而不能有效补充湖泊,综合以上三个原因,吐鲁番盆地看不到大型湖泊。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那些事

吐鲁番盆地海拔低于海平面,为什么吐鲁番盆地没有成为湖泊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湖泊的成因及其类型,湖水的来源及消耗等讲起。

湖泊的成因

我们都知道,湖泊是地表相对封闭并且可蓄水的天然洼池,按照其成因可分为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构造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风成湖、海成湖以及人工湖(水库)等,按湖水的含盐度则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另外按照泄水情况又可分为外流胡和内流湖。

据统计,全球湖泊总面积约为270万平方公里,大约占到地表陆地面积的1.8%,其中北欧的芬兰境内有大小湖泊6万余个,被誉为“万湖之国”,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拥有世界上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虽然面积仅为3.15万平方公里,但蓄水量却高达23.6万亿立方米,比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的北美五大湖的蓄水量还要多出近8000亿立方米。

我国是世界上河流和湖泊较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地处我国中部的湖北省由于处在长江中游,古代云梦泽淤塞分割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江之间,湖泊总面积达2983.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在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多个,被称为“千湖之省”,而湖北省会武汉市则拥有大小湖泊104处,有着“百湖之市”的美誉,比较有名的湖泊有东湖、汤逊湖、知音湖、后湖等等。

湖水的来源及消耗

1、湖水的来源是主要有大气降水、冰川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以及地下水等补给类型;

2、湖水的消耗则主要表现在蒸发、渗漏、排泄以及人为开发利用等方面。

先秦时期的荀子在《劝学》中提到:“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就是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不可能汇聚成江河湖海。可见形成湖泊的先决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能够蓄水的湖盆,二是要有源源不断的流水汇入。

吐鲁番的地理位置

吐鲁番属于我国新疆下辖地级市之一,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东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东南部、罗布泊西北部,四周分别与自治区内的哈密、和静、和硕、尉犁、若羌县、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奇台、吉木萨尔、木垒等地州或市县相连。

吐鲁番处在天山山脉东部,市域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山,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约245公里,区域总面积为6.9713万平方公里,其中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2085平方公里。

从地形上来看,吐鲁番四面环山,周围海拔高度在1500~4000米不等,而中间地势相对低平,是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

由于吐鲁番四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一方面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抵达,另一方面是四周边缘群山环抱处于背风坡,因此形成了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降雨稀少、大风频繁,年均降水量约为16.4毫米,然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

吐鲁番为何没有形成大湖?

位于吐鲁番中部的艾丁湖,水面海拔为负154米,确实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低的地,但并不像题主所讲的整个吐鲁番盆地全部都是低于海平面,而且吐鲁番盆地内并不是没有湖,艾丁湖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内陆咸水湖泊,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只是受各种环境的限制没有形成面积非常大的湖泊而已。

至于为什么艾丁湖面积相当较小且还在不断缩小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从艾丁湖的水源补给来看,主要有3个方面,分别是主要来自于阿拉沟的河流夏季洪水、坎儿井冬季流量、绿洲灌区排水通过地下径流入湖,由于气候异常和人工截流、蒸发等的影响,汇入到艾丁湖的来水逐渐较少。

2、吐鲁番的水资源主要形成于吐鲁番盆地西、北部的中高山区,而盆底的平原区降水稀少、蒸发量较大,因此不仅对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甚少意义不大,而且还是水资源的散发区,消耗量较大。

综上所述:吐鲁番盆地之所以没有形成面积较大的湖泊,主要是受这一区域的气候环境决定的。正是由于降雨稀少、蒸发旺盛,因此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人们利用盆底边缘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蒸发甚少的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

降维科普

湖泊形成的条件很多,形成之后维持湖泊也有很多要求,单单就形成蓄水池这一条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该湖泊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入手分析。


问这个问题的可能还是个在校生,那我先来普及一下一般情况下湖泊发育的条件。

湖泊发育的首要条件就是湖盆,也就是储水地,那么湖盆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内力湖泊(地球内部力量作用而成)

  • 构造湖。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凹陷
  • 火山湖。停止喷发的火山口成为湖盆
  • 堰塞湖。火山爆发后的熔岩、或地震引起的阻塞河道而成。

二、外力湖泊(由外力侵蚀而成)

  • 河成湖
  • 冰蚀湖
  • 风蚀湖
  • 溶蚀湖

湖泊发育的第二大条件就是水源

通常来说,湖水的来源呢一般有这么几个:

  • 大气降水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冰雪融水

第三个条件,就是当湖水的补给量≥排泄量时,才能形成固定的湖泊


我们再来看吐鲁番盆地的地理条件是否符合着三个要求:

1.有无湖盆的形成

吐鲁番盆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地堑盆地,是中国地势最低的地方(—154.31米)。那么这个地方已经具备了成为湖泊的首要条件。

2.湖水补给量

吐鲁番盆地属于典型的大陆荒漠性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夏季降水量仅16mm,而全年蒸发量达3000mm。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最高纪录达49.6℃,素有“火洲”之称。其实吐鲁番盆地的地下水十分丰富,主要水源是天山的冰雪融水。但可惜盆地面积太大,这些地下水只汇成了河流,还没有能力填满整个大盆地

明显不符合,甚至难为盆地了。

3.湖水蒸发量

首先,吐鲁番属于高温干旱地区,蒸发量多大就不用强调了,降水量简直是杯水车薪。 其次,因为盆地地势低,故而气压也低,吸引气流流入,这里也就“盛产”大风。这里也是中国有名的“风城”。(说到这儿我忍不住多句嘴,太阳光多风大,是个风能太阳能发电的好地方!另外,风和太阳的组合,还能产出来上等的葡萄干啊!)

(风城 达坂城)

再次呢,这个盆地不仅仅降水量少,而且分布极不均匀,季节差异性大,夏多春少。

所以,温度使蒸发量大,风力大又增加蒸发量,这么一看,这一项也不及格。

(沙漠绿洲)

综上来看,吐鲁番盆地除了是个盆地能兜得住水以外,什么条件都不满足,怎么可能成的了湖泊嘛,但是独特的气候条件给了吐鲁番独特的资源,太阳能风能、葡萄干哈密瓜、火焰山坎儿井……

以上仅个人观点,欢迎指正,欢迎讨论

多读书读好书12345

没水啊,就这么简单。新疆要是跟长江流域一样的降水,早就成西部江南了

麦克斯韦的科学

海拔低于海平面一定会形成湖泊吗?我们首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形成湖泊的几个关键自然条件吧。

湖泊的形成

湖泊一般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湖盆,二是水体。首先,湖泊形成的关键是洼地,只有在地表上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可蓄水的洼地才有可能形成湖泊。其次,就是水体,只有湖盆是不够的,只有当湖盆里充满了水才能形成湖泊。水的来源有可能是降水、地下水或者是冰雪融水。

那么吐鲁番盆地的海拔低于海平面,而且形成了一个洼地,也就是说具备了湖盆的条件,那么为什么没有成为湖泊呢?原因很简单,缺水。

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是非常典型的地堑盆地,从地质构造上来说,它的两侧被断层围限,中间下降形成了槽型断块,所以吐鲁番盆地从原理上来说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湖盆。

实际上,吐鲁番盆地里有一个艾丁湖,湖面比海平面还低154,.31米,是吐鲁番盆地地表径流的归宿点。这个艾丁湖和我们想象中的湖泊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中国矿化度最大的湖泊,也就是说基本上看起来是一个盐沼泽。其实在很早以前,它也曾经是一个很大淡水湖泊。

湖泊变迁

新疆的地形非常有特色,三山夹两盆。北部是阿尔泰山,中间是天山,南部是昆仑山,山脉之间夹着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其实这两个盆地都有非常著名的湖泊,艾比湖和罗布泊。

同样是盆地,为什么吐鲁番盆地却如此不争气,湖泊都没发育出来呢?

准确来说,罗布泊曾经是个湖泊,但是后来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湖泊开始萎缩,最终形成了一片盐碱地,现在是沙丘遍地的景象,人迹罕至。艾比湖则是汇集了准噶尔盆地的多条河流,形成了湖泊,但是现在它的面积也在不断地缩小,现在的面积连1940年的一半都没有。

为什么吐鲁番盆地不能形成湖泊呢?

我们上面提到,吐鲁番盆地完美契合了湖盆结构,之所以不能形成湖泊最主要的原因是缺水。实际上新疆很多盆地和沙漠下面都隐藏着非常的地下水资源,这些水主要是冰雪融水积累而成的。

然而吐鲁番的气候是大陆荒漠性气候,非常干旱炎热,在夏季甚至是全国最为炎热的地方。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但是蒸发量却高达了3000毫米,因此地表上的水基本上是留不住的,很快就被蒸发掉了。

吐鲁番盆地为什么如此炎热呢?

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的内陆,气候非常干旱干燥。此外盆地地形导致空气流通不顺畅,热量很容易聚集。最后整个盆地的地势非常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同样导致热量无法流失。也就是说地势低洼的盆地保温效果非常好,所以吐鲁番盆地夏天真的非常之炎热。

所以水资源在这样的一个地方简直就是“入不敷出”,不仅降水少,蒸发量还极大。

吐鲁番盆地变成湖泊有多大?

虽然和另外两个大盆地比起来,吐鲁番就是个小弟,但是如果真的把它装满水有多大呢?

吐鲁番盆地的面积是5万平方公里,大家对这个大小的概念可能不直观。中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面积是4583平方千米,也就是说如果吐鲁番盆地装满水有整整11个青海湖那么大。

在最干旱的地区,有最大的湖泊,这等好事哪里有呢?

小结:

湖泊的形成有两大关键要素,一是湖盆,二是水源。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吐鲁番盆地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湖盆结构,无奈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最干旱的地方,而且年蒸发量达年降水量的20倍左右,地表上基本留不下水来。

吐鲁番如此炎热的原因主要是由它的地形所导致的,本来气候就炎热,低洼的盆地地形进一步导致热量无法消散,不断聚集。最后,吐鲁番盆地虽然听起来不太大,但是装满水也整整有11个青海湖那么大,而青海湖已经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了。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新疆很多湖泊都是慢慢萎缩和消逝,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注麦克斯韦妖妖灵,带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学动态。

lipurnc

你的脸盆比水龙头低,可水管没接通水源,你的盆里能有水吗?

清清奎河水

很简单,该地区干旱地区,没有大的河流,没有形成湖泊的的水资源。

太兴真人

吐鲁番盆地有个艾丁湖,这个湖泊在历史上面积曾经很大,只是后来盆地周围人口增长,农业灌溉导致大量的水被蒸发了,现在的湖泊就只能说是湿地了。

桥32684396

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储水,估计沙漠底下有一个流向海洋的漏斗,如果我们找到那个地方,将其填塞,塔里木河的水将可以让其变成湖泊。

和田玉55

缺水

pjtzbyhz

水是往下流的,要想有湖泊先补树。

梯城人在春城

降水太少!

慢摇78456621

还不是因为孙悟空那一脚,要不然就有了吐鲁番海!

空城9256

因为地下水水面更低

地图达人

历史上肯定有湖泊的,后来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导致湖水水位不断降低,湖面积缩小。当缩小到一定程度时,湖水收支平衡后,面积不再缩小。现在吐鲁番里有艾丁湖的

行者无忧行天下

吐鲁番盆地降雨稀少,而蒸发量却很大,水体入不敷出,怎能成湖?

董哥

因为没有水,降雨量小于蒸发量

耕读祁连

土太厚,海水钻不透,不然早灌满了。

二老虎8

没水

阳光灿烂老顽童

艾丁湖理解一下

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