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中国三十多个省、区,存在着几对相互对应的省、区。比如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等。其中,就河南和河北来说,历史上是因为分别地处黄河以南、黄河以北而得名,类似于洞庭湖两边的湖南、湖北。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河南和河北的划分,不是因为黄河,而是因为漳河,而且黄河流进河南省境内的一段,与河南、河北的分界地区还相差很远。那么,问题来了,河南、河北的分界线是黄河还是漳河呢?
现在,说漳河是河北省、河南省的分界线,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在历史上,黄河则是河南、河北的分界线。一方面,就现在的情况来说,漳河发源于山西长治,下游作为界河在经过区段划分河北省与河南两省边界,到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合流卫河,称卫漳河、卫运河,进入海河水系的南运河。就下面的地图来说,临漳县就是因为临近漳河而得名,漳河处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和河南省安阳市之间。也即漳河北方主要是河北省,南方则是河南省。
二
但是,就历史上来说,黄河则是河南、河北的分界。早在汉朝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这里提到的“河”指黄河,而河东、河内、河南谓“三河”,是以黄河为坐标界定的区域。其中,河南则指洛阳。对于汉朝的河南郡以及唐朝的河南府中的“河”,都是指黄河。公元627年,唐朝皇帝李世民设置河南道和河北道,河南道辖境在黄河之南,所以得名。与此相对应的是,河北道辖境在黄河之北,故名。
三
众所周知,元朝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在元朝时期,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江北”或“河南江北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河南省、江北行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辖境包括今江苏,安徽北部、河南全境、湖北北部、山东西南部、南与江浙行省,湖广行省接壤。对于今天河南省的区划,虽然和元朝的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存在不小的差距,不过二者在名称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而就今天的河北省,则大致和元朝的中书省相应。
四
最后,从元朝的区划地图可以发现,黄河流经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中书省的一段,大致和这两个省的分界线相吻合。就河北地区来说,明朝属于北直隶,清代属直隶省。公元1928年,以地在黄河以北,于1928年改为河北省。而就河南地区来说,明朝时期河南省下设河南府等8个府1个直隶州,清朝河南基本沿袭了明朝区划。1952年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其区域分别划归河南、山东二省,河南省域基本保持至今。

河南、河北,分界线当然是母亲河黄河了。
之所以我们现在有这个疑问,就是因为现在的河南省,明显已经越过的黄河这条线,一部分辖区到了“河北”的地盘。
横跨黄河南北的“河南”
河南的这个地名由来,就是因为其位于大河之南,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历史上真正的“河南”、“河北”。
唐代的河南道,是真正位于黄河之南的。
唐代河南道位置示意图
元朝建立之后,以行省制统辖广阔的疆域,因为元地盘大,所以一个省的面积也是大的吓人。
今天的河南省大部,在元代隶属于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行省位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
元代河南江北行省位置示意图
直到此时的河南,是名符其实的河南。
而到了明初,形势发生了变化。
“河南”一只脚伸到黄河之北的渊源。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江南站住脚后称帝,建号洪武。此时朱元璋已经搞定了天下的赋税之地,江南。而北方还在残元势力之手。
同年三月,徐达、常遇春两猛将挥师北伐,大军入豫,攻下汴梁,随后向西攻下洛阳。河南基本落入朱元璋手中。六月,朱元璋在视察了河南省后,建立了河南行省,欲以河南为基地,兴师北伐。
这一年七月,徐达帅兵北上,渡过黄河后占领了怀庆、卫辉、彰德三府,均位于黄河以北。由于这三个地方地理位置上与开封接近,并且是凭借河南的兵力取下的,因此朱元璋下令将这三府划归河南。
这样就打破了黄河天险对河南的阻碍,将河南变为横跨黄河两岸的一军事要地。
自此之后,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中,河南就是跨越黄河南北的了。
明代河南政区范围示意图
清代延续了这种政区划分方法。
清代河南政区图
一直到今天,河南都是这个样子了。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敬请关注@熊二History。

谢邀,作为一个山东人还和陕西好友讨论过这个问题。
河南与河北的界河——漳河,关于河南河北的分界,其实一直以来民间一直有争议,无非是黄河还是漳河之争,相比之下,黄河要比漳河出名的多,身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中国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最早的河南河北是一个地区名儿而非行政区划,那时的河南河北便是指的黄河以南地区和黄河以北地区,但慢慢走到元明清时期行省制度不断完善,尤其是民国时期彻底形成今天的样子,此时的河北省邯郸市和河南省安阳市便形成了以漳河为界的既成事实。因此,河北河南之名虽来自于黄河,却形成了以漳河为界的现实。这是历史演化的结果。
另外,其他的省的分界简单扩展一下!
湖南和湖北的“湖”——洞庭湖,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与湘江交汇处,岳阳之侧,浩瀚的湖面是长江的优良“蓄水池”、调洪行洪区,湖南湖北正是由此而得名。值得关注的是,今日之洞庭湖已经比历史上最盛时期小了好多,有其历史原因,更与曾经发生过的人为填湖造田运动有关,此处不再多言。
广东与广西的“广”——广信,今梧州万秀区管辖内,如果说前面三个大多数人都能过知晓或者推敲出来的话,那这一个恐怕除了两广的人很少有人知晓。汉武帝至三国末年,几百年期间,广信一直都是交州首府所在地,是整个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广东广西便来于此。 中国今天的行政区划,多起始于两宋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基本定型于民国和新中国初期五六十年代。其后调整很少,除海南省的设立和重庆市的设立发生在上世纪末。其余基本保持不变。
我是珞珈山的猫,喜欢看你阅读时的样子,希望你也喜欢!

河南、河北以黄河为界。河北河南最初是以黄河而得名,由于黄河的多次改道,所以会有黄河以北仍然有河南的地方的情况,现在省界是清漳河,也就是从河北过漳河桥就是河南了。最早的分界也是比较正统的分界是唐代开始的河南道和河北道,以黄河为界,此后没有相关的分界划分,与黄河没有很大的关系,唯一的区别是目前河南省的安阳市所辖范围,邺州、磁州等地名划分当前的河南河北界。只到解放后划定目前的省界漳河。

黄河!漳河!

一条大河

漳河

漳河